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7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包括插座单元,其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接件;插头单元,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后盖,所述连接件连接有熔断单元;熔断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熔断壳、位于所述熔断壳内的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插座单元使用螺栓固定在配电终端上,熔断单元内的保险丝可轻易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插头单元防止两相间跨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终端接线领域,尤其是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智能电能的建设,目前配电网中配变监测终端的数量日渐增多,此类终端的表尾接线达10根之多,涉及到由互感器、低压主干线接线至接线盒再进入表尾,接线次数多,而施工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又因招标结果不同,终端和电能表施工人员流动也较大,培训困难还难达到要求,导致接线错误屡有发生,给电网造成电量损失,使智能终端采集错误,形成安全隐患,影响客户服务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人员接线错误屡有发生,给电网造成电量损失,使智能终端采集错误,形成安全隐患,影响客户服务满意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包括,插座单元,包括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接件;插头单元,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位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以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后盖,所述连接件连接有熔断单元;熔断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熔断壳、位于所述熔断壳一端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一导体、位于所述熔断壳另一端且与外部导线连接的第二导体,以及位于所述熔断壳内的保险丝,所述保险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体与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熔断壳连接有第二导体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导体包括位于所述熔断壳内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连接板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穿过所述熔断壳,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熔断壳之间还连接有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熔断壳侧面设置有转动孔和滑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孔铰接,所述第一导体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径向向两侧延伸形成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滑槽并连接有按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对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导线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线对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插座单元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对称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内形成卡口,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嵌入到所述卡口内;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适应孔,所述转接件穿过所述适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转接件的数量一致且位置对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连接件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件侧面延伸形成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台配合的限位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插座单元连接的一端延伸形成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能够分别插入到位于一个连接件上不同的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内安装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包括导电孔、与所述导电孔连接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一端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弯折,所述固定片另一端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第二弯折连接定位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孔区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固定片连接,所述第一端开口沿轴向开设有槽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区分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对应的电表接头连接,第二连接端插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内;所述第二导线区分为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对应的电表接头连接,第四连接端插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头单元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有铰接孔,所述壳体两侧设置有第一圆台,所述铰接孔与所述第一圆台铰接,所述紧固件还设置有挂钩,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第二圆台,所述挂钩能够挂在所述第二圆台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盖设置有外接孔,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接触的面还设置有卡勾,所述壳体与所述卡勾接触的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嵌在所述卡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插座单元使用螺栓固定在配电终端上,使得配电终端的接头与插座单元的导线连接,将外接导线按照正确的顺序接在插头单元上,其中插头单元内部安装有易拆卸的熔断单元,熔断单元内的保险丝可轻易的安装和拆卸,操作简便,而对多股导线与插头单元连接后,便可将插头单元与插座单元进行连接,插头单元带线标并预留适当接线长度用于连接、同时防止两相间跨接,从而达到防止错误接线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中熔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中熔断单元安装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中接头分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中插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三相表计接线防误接头中插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三相表计接线防误接头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三相表计接线防误接头中连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三相表计接线防误接头中插头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座单元(100),包括固定板(101)、与所述固定板(101)连接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接件(102);/n插头单元(200),包括壳体(201)、位于所述壳体(201)一端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02)、位于所述安装孔(202)内的连接件(203),以及与所述壳体(201)连接的后盖(204),所述连接件(203)连接有熔断单元(300);/n熔断单元(300)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201)内的熔断壳(301)、位于所述熔断壳(301)一端且与所述连接件(203)连接的第一导体(302)、位于所述熔断壳(301)另一端且与外部导线连接的第二导体(303),以及位于所述熔断壳(301)内的保险丝(304),所述保险丝(3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体(302)和第二导体(30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单元(100),包括固定板(101)、与所述固定板(101)连接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转接件(102);
插头单元(200),包括壳体(201)、位于所述壳体(201)一端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02)、位于所述安装孔(202)内的连接件(203),以及与所述壳体(201)连接的后盖(204),所述连接件(203)连接有熔断单元(300);
熔断单元(300)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201)内的熔断壳(301)、位于所述熔断壳(301)一端且与所述连接件(203)连接的第一导体(302)、位于所述熔断壳(301)另一端且与外部导线连接的第二导体(303),以及位于所述熔断壳(301)内的保险丝(304),所述保险丝(3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体(302)和第二导体(3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02)包括第一导线(102a)和第二导线(102b),所述第一导体(302)与第一导线(102a)连接,所述熔断壳(301)连接有第二导体(303)的一端设置有挡板(301a),所述第二导体(303)包括位于所述熔断壳(301)内的连接板(303a)以及与所述连接板(303a)的滑动杆(303b),所述滑动杆(303b)穿过所述熔断壳(301),所述连接板(303a)与所述熔断壳(301)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0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302)设置有转动杆(302a),所述熔断壳(301)侧面设置有转动孔(301b)和滑槽(301c),所述转动杆(302a)与所述转动孔(301b)铰接,所述第一导体(302)内部还设置有滑动槽(302b),所述滑动槽(302b)内安装有滑动杆(305),所述滑动杆(305)沿径向向两侧延伸形成连接杆(305a),所述连接杆(305a)穿过所述滑槽(301c)并连接有按钮(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102a)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01a),所述第一导线(102a)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01a),所述固定板(1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线(102b)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01b),所述第二导线(102b)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101b);所述插座单元(100)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101)连接的压板(103),所述压板(103)上设置有对称放置的凸起(103a),所述凸起(103a)内形成卡口(103b),所述固定板(101)内部设置有卡块(101c),所述卡块(101c)嵌入到所述卡口(103b)内;
所述压板(103)上设置有适应孔(103c),所述转接件(102)穿过所述适应孔(103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终端防止误接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皓刘志斌黄子锋张君富王银王磊王颖李洪张永超赵圆圆刘天楠黄松李诗奇曾勇张广梅陈习诗叶远红梁戟郭丽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