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695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加热管以及控制模块,电加热管通过法兰与内胆固定,法兰与所述内胆绝缘固定,还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法兰与所述内胆之间连接有一保护电阻,漏电检测装置设置在内胆外侧且靠近保护电阻的位置处,漏电检测装置的感应元件与保护电阻非接触设置,且漏电检测装置与报警模块或者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通过在靠近保护电阻的位置处设置感应元件,其能够感知周围的交流电场,当电热水器发生地线漏电时,无论其是否导通形成回路,感应元件会产生感应信号,本方案的检测原理不依赖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平衡,也无需要求漏电电流形成回路,检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避免发生漏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加热水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路老化、故障等原因可能出现漏电现象,当发生漏电时,一般是火线与地线相连,导致地线带电。如果地线良好,产生的电会导到大地,不会有危险。为了防止地线接地不好时,一些电器采取一些漏电保护措施,对于电热水器而言,目前主要的漏电防护措施包括如下:漏保线圈检测漏电的方式,其原理是同时将火线和零线穿过检测线圈,用于检测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当二者不一致时判断为漏电。但是,该种检测方式的前提是电器与地线正常连接,在漏电时才会出现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不一致的情况,如果电器由于设计缺陷或者故障等原因没有连接地线,漏电发生时火线电流与零线电流仍然是相同的,此时漏保线圈的方式将检测不到漏电,造成漏检。光耦检测的方案是检测地线与墙之前是否形成回路,一旦漏电形成回路可以检测到,如果墙体没有良好接地,对地有较大电阻,则回路电流过小,光耦检测的方式将无法检测到漏电电流,造成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电热水器漏电检测不精准,容易出现漏检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热水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加热管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加热管通过法兰与所述内胆固定,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绝缘固定,还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之间连接有一保护电阻,所述漏电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且靠近所述保护电阻的位置处,所述漏电检测装置的感应元件与所述保护电阻非接触设置,且漏电检测装置与报警模块或者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漏电检测装置还包括:放大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感应元件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其用于为所述放大电路提供电源;屏蔽罩壳,所述保护电阻和所述感应元件封闭在所述罩壳内,用于屏蔽外部电磁信号进入所述屏蔽罩壳内。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元件为感应线圈或者感应线圈。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一端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地连接,所述感应元件产生的感应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导通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其中一端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所述感应元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两端还并联有滤波电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为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为第二NPN三极管,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感应元件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大电路为一颗集成运放器。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罩壳包括金属屏蔽层和绝缘层,所述金属屏蔽层位于内侧,所述绝缘层位于外侧。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通信模块,用于与总电源开关通信,所述总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总输入电源的通断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电热水器,通过在靠近保护电阻的位置处设置感应元件,其能够感知周围的交流电场,当电热水器发生地线漏电时,相当于保护电阻与220V交流电连接,无论其是否导通形成回路,均会向空间发出交流电场,当感应元件的周围具有交流电场时,会产生感应信号,对于地线的漏电检测非常灵敏和精准,本方案的检测原理不依赖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平衡,也无需要求漏电电流形成回路,检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避免发生漏检的情况。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电热水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热水器的漏电检测原理方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电热水器的漏电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原理方框图;图4是图3中漏电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热水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内胆11、电加热管12以及控制模块13,电加热管12通过法兰14与内胆11固定,法兰14与内胆11绝缘固定,还包括漏电检测装置15,法兰14与内胆11之间连接有一保护电阻16,内胆11和电加热管12之间应当绝缘设置,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内胆11通过连接件17和法兰14固定,电加热管12固定在法兰14上,连接件17与法兰14之间通过绝缘结构隔离。法兰14与内胆11之间通过一个保护电阻16相连,当发生漏电时,漏电会导致内胆中的水、内胆11、法兰14以及保护电阻16均带电,通过将漏电检测装置15设置在内胆11外侧且靠近保护电阻16的位置处,漏电检测装置15的感应元件151与保护电阻16非接触设置,且漏电检测装置15与报警模块或者控制模块15连接。感应元件151可以感知周围的交流电场,并产生感应信号。正常情况下保护电阻16是零电位,也即不会向空间辐射电场,当发生漏电时交流电压施加在内胆11、法兰14以及保护电阻16上,相当于保护电阻16与220V交流电连接,无论其是否导通形成回路,均会向空间发出交流电场,当感应元件的周围具有交流电场时,会产生感应信号,对于地线的漏电检测非常灵敏和精准,本方案的检测原理不依赖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平衡,也无需要求漏电电流形成回路,检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避免发生漏检的情况。漏电检测装置15检测到漏电信号可直接发送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或者发送至控制模块15,由控制模块采取保护控制措施,如控制断开热水器电源等。漏电检测装置15的感应元件151与保护电阻16之间非接触设置,保护电阻16具有漏电时,其向空间辐射的电场才能够被感应元件151检测到,同时可以防止保护电阻16直接接触感应元件151,导致高压交流电对感应式漏电检测装置造成损坏,此外,还可以防止带有漏电的保护电阻16将电继续传递至该漏电检测装置,导致增加了一个漏电点,进而增加触电风险。储水式电热水器内胆由于长期浸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加热管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加热管通过法兰与所述内胆固定,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绝缘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之间连接有一保护电阻,所述漏电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且靠近所述保护电阻的位置处,所述漏电检测装置的感应元件与所述保护电阻非接触设置,且漏电检测装置与报警模块或者控制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内胆、电加热管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加热管通过法兰与所述内胆固定,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绝缘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所述法兰与所述内胆之间连接有一保护电阻,所述漏电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外侧且靠近所述保护电阻的位置处,所述漏电检测装置的感应元件与所述保护电阻非接触设置,且漏电检测装置与报警模块或者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装置还包括:
放大电路,其输入端与所述感应元件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电源模块,其用于为所述放大电路提供电源;
屏蔽罩壳,所述保护电阻和所述感应元件封闭在所述罩壳内,用于屏蔽外部电磁信号进入所述屏蔽罩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元件为金属检拾片或者感应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一端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地连接,所述感应元件产生的感应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导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保敬陈小雷孙强张斌薛祥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