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230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包括:内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一调节组件贴合搭接在二衬台车的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内侧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条形孔,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外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二调节组件与内侧钢模板可转动连接,外侧钢模板与内侧钢模板之间存在间隙以夹设止水带;夹紧固定机构,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内侧钢模板和外侧钢模板上的固定环和两端同时插入固定环的插销;其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紧固螺母;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一对加劲肋钢板、第二螺栓、第二紧固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保证止水带本身不被损伤,而且可以保证其安装位置准确和牢固,进而提高二衬防排水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
本技术涉及隧道二衬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越来越多的天堑变通途,都离不开隧道的贡献。随着公路隧道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也发现了在运营当中隧道出现的很多问题,其中隧道二衬渗水是一项常见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运营安全风险。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则是防止二衬施工缝中渗水的一道重要施工措施,而现有技术的安装方式,止水带安装后断面形状为L型,半边环向与混凝土纵向一致,另外半边需要半折回与端头模板相适应;拆模后需要将L型半折的一边从二衬端头混凝土中拆出,这个时候由于止水带的两边为薄钢板,其刚度比较大,由于安装时候的对折和拆出,其边缘容易出现断裂而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其不仅可以保证隧道二衬环向钢边止水带本身不被损伤,而且可以保证其安装位置准确和牢固,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一调节组件贴合搭接在二衬台车的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所述内侧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一个第一固定孔对应一个条形孔;/n外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内侧钢模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侧钢模板与所述内侧钢模板之间存在间隙以夹设止水带;/n夹紧固定机构,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侧钢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上的固定环和两端同时插入所述固定环的插销;/n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条形孔后套设所述第一紧...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一调节组件贴合搭接在二衬台车的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所述内侧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一个第一固定孔对应一个条形孔;
外侧钢模板,其通过多个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内侧钢模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外侧钢模板与所述内侧钢模板之间存在间隙以夹设止水带;
夹紧固定机构,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侧钢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上的固定环和两端同时插入所述固定环的插销;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条形孔后套设所述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一对加劲肋钢板、第二螺栓、第二紧固螺母,所述一对加劲肋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内侧钢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上,且所述一对加劲肋钢板上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同时穿过所述一对加劲肋钢板的所述第二固定孔后套设所述第二紧固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钢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相互靠近的边缘同时向所述隧道二衬的外侧翻折,且翻折的宽度等于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宽度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环向中埋钢边止水带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钢模板沿贴合面相对于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可移动的水平位移范围为0~8cm,所述内侧钢模板与二衬端头环向固定钢模板最小搭接宽度为16cm。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少伍张国庆曹军龙崔栓栓潘鹏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