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离散型数据的处理思路就是“多线开工”——利用其“上下文无关”的特性在多个流水线上同时处理。较为成熟的方案为使用CUDA,但其本身依赖于英伟达的显卡,这意味着会使程序本身对硬件的依赖增大,且同时考验着显卡的性能;另外也有OpenCL同样可胜任,但相比CUDA,虽然脱离了特定品牌显卡的约束,但使用难度却进一步提升。其中:上下文无关:指数据个体之间没有关联约束,各自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均不会影响到其他数据。CUDA:CUDA(ComputeUnifiedDeviceArchitecture),是显卡厂商NVIDIA推出的运算平台。CUDA是一种由NVIDIA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使GPU能够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它包含了CUDA指令集架构(ISA)以及GPU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开发人员可以使用C语言来为CUDA架构编写程序,C语言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所编写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外部的原数据转换为设计好的中间缓存格式,且需要使用到工作线程;用户发起请求后,对所述中间缓存格式的数据进行配置、请求和计算;/n完成配置、请求和计算后,将处理结果分段反馈给用户;/n所述配置、请求和计算具体为:/n配置:按照设计好的格式,组织用于请求计算的配置项,配置项内容包含采样的位置和大小、横纵方向的缩放比例;/n请求:将配置项传递给处理单元,并使其运行处理;/n计算:按照配置项对缓存数据进行分割、创建线程池、分发切割块,由多个工作线程异步完成各个块的处理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外部的原数据转换为设计好的中间缓存格式,且需要使用到工作线程;用户发起请求后,对所述中间缓存格式的数据进行配置、请求和计算;
完成配置、请求和计算后,将处理结果分段反馈给用户;
所述配置、请求和计算具体为:
配置:按照设计好的格式,组织用于请求计算的配置项,配置项内容包含采样的位置和大小、横纵方向的缩放比例;
请求:将配置项传递给处理单元,并使其运行处理;
计算:按照配置项对缓存数据进行分割、创建线程池、分发切割块,由多个工作线程异步完成各个块的处理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为使用多级散列表或散列表搭配顺序容器的方式设计缓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线程是一个工作线程,或者是一个线程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过程还包括对于某个采样区域的任意缩放倍率展示需求,其散点数据的处理有如下公式:
Xdisplay=Scalex*(Xsplash-Xtopleft)
Ydisplay=Scaley*(Ysplash-Ytopleft)
其中display指展示,scale为缩放倍率,splash为散点;topleft为采样区域的左上角坐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取得处理结果后,将结果显示到GUI界面上:如果选择输出为块数据集,即包含左上角坐标和散点集,则使用绘制点的功能;如果得到的是8-bit图片,则使用绘制图片的功能。
6.一种对海量散点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外部的原数据转换为设计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歌零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