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1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置物台顶面的高度固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置物台底壁设有插杆,台阶顶壁设有供插杆适配插设的插孔,插杆侧壁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底壁转动连接有端部可转出容置槽并抵接在台阶顶壁的支撑杆;当需要下降置物台时:先人工将置物台抬起一定高度,满足支撑杆的可转动状态,此后人工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转至收置于容置槽内,此后即可恢复插杆相对于插孔的可滑动状态,此后松开置物台,即可使得插杆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插设至插孔内,直至置物台底壁稳定抵接在台阶顶壁,此后即可实现置物台的收纳,缩小了收纳状态下置物台及台阶整体在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
技术介绍
飘窗是一种用于采光及通风的建筑结构。现有技术中一种飘窗参照图6所示,其包括台阶1及一体成型于台阶1上方的门型架12,台阶1顶壁固定连接有置物台11,置物台11为长方体状。其使用时,可供使用者坐于置物台11两侧,且手部放置在置物台11顶面进行工作或娱乐。但是,置物台11顶面的高度固定,当无需使用置物台11时,其不便于进行升降以实现收纳,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固定,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其具有可对置物台相对于台阶进行升降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包括台阶,所述台阶上方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底壁设有插杆,所述台阶顶壁设有供插杆适配插设的插孔,所述插杆侧壁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底壁转动连接有端部可转出容置槽并抵接在台阶顶壁的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置物台,即需要升起置物台时:人工先将置物台抬起,直至支撑杆露出插孔,此后人工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端部转出容置槽,且使得支撑杆大致呈水平状态,此后松开置物台,此后即可使得支撑杆稳定抵接在台阶顶壁,此后即可维持置物台稳定升起后的状态。当无需使用置物台,即需要下降置物台时:先人工将置物台抬起一定高度,满足支撑杆的可转动状态,此后人工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转至收置于容置槽内,此后即可恢复插杆相对于插孔的可滑动状态,此后松开置物台,即可使得插杆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插设至插孔内,直至置物台底壁稳定抵接在台阶顶壁,此后即可实现置物台的收纳,缩小了收纳状态下置物台及台阶整体在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底端设有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杆插设至插孔内的过程中,无需将插杆与插孔精确对准,将导向面抵接在插孔孔口处,通过导向面与插孔孔口处抵接并滑动的过程,即可更轻松的实现插杆与插孔的对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外侧壁设有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避免支撑杆外侧壁与台阶顶壁直接接触,即可避免台阶顶壁与支撑杆外壁硬性接触产生划痕,有效维持了台阶的表面平整度。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容置槽沿插杆轴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位置的支撑杆实现插杆的支撑,即可实现对置物台顶壁高度更细致的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两侧壁为以支撑杆转动的轴心为圆心的弧面,所述支撑杆的端壁设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远离支撑杆的端壁与容置槽内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转动至收置于容置槽内时,弹性限位块收缩后与容置槽内壁相抵接,此后即可通过弹性限位块与容置槽内壁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弹性限位块不易与容置槽内壁发生相对滑动,即可提升支撑杆位于容置槽内后的状态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壁设有供弹性限位块端部插设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限位块插设至限位孔内,此后即可进一步提升支撑杆位于容置槽内后的状态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块内部设有变形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弹性限位块更易发生形变,更便于被容置槽内壁挤压变形后进入容置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台阶侧壁位于置物台下方设有置物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位于置物台两侧常为使用者实际所坐的位置,其受力较大,将置物腔置于置物台下方,此位置受力较小,因此在该处设置置物腔,对台阶实际承力部位的支撑强度影响较小,且有效利用了台阶的内部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台阶上方设有置物台,置物台底壁设有插杆,台阶顶壁设有供插杆适配插设的插孔,插杆侧壁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底壁转动连接有端部可转出容置槽并抵接在台阶顶壁的支撑杆;当需要使用置物台,即需要升起置物台时:人工先将置物台抬起,直至支撑杆露出插孔,此后人工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端部转出容置槽,且使得支撑杆大致呈水平状态,此后松开置物台,此后即可使得支撑杆稳定抵接在台阶顶壁,此后即可维持置物台稳定升起后的状态;当无需使用置物台,即需要下降置物台时:先人工将置物台抬起一定高度,满足支撑杆的可转动状态,此后人工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转至收置于容置槽内,此后即可恢复插杆相对于插孔的可滑动状态,此后松开置物台,即可使得插杆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插设至插孔内,直至置物台底壁稳定抵接在台阶顶壁,此后即可实现置物台的收纳,缩小了收纳状态下置物台及台阶整体在竖直方向的占用空间;2、采用了台阶侧壁位于置物台下方设有置物腔;台阶位于置物台两侧常为使用者实际所坐的位置,其受力较大,将置物腔置于置物台下方,此位置受力较小,因此在该处设置置物腔,对台阶实际承力部位的支撑强度影响较小,且有效利用了台阶的内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置物台下降后插杆与台阶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置物台升起后插杆与台阶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图6为
技术介绍
附图。图中:1、台阶;10、置物腔;11、置物台;12、门型架;2、插杆;20、插孔;21、导向面;3、支撑杆;30、容置槽;31、弹性垫;32、弹性限位块;320、限位孔;3200、变形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参照图1及图2,其包括台阶1,台阶1上方设有置物台11。台阶1侧壁位于置物台11下方设有置物腔10,置物腔10为盲孔状,用于临时存放物品。参照图3,置物台11(参照图2)底壁一体成型有插杆2,优选的,插杆2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置物台11底壁的四角处。台阶1顶壁设有与插杆2一一对应的插孔20,插杆2适配插设至相应插孔20内。插杆2底端设有导向面21,导向面21优选的为半球面。参照图3,插杆2侧壁设有容置槽30,容置槽30的数量为三个,若干容置槽30沿插杆2的轴向均匀分布,若干容置槽30内部结构相同。参照图3,容置槽30底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外侧壁胶粘固定有弹性垫31,弹性垫31优选的为橡胶材质。容置槽30相对的两侧壁为以支撑杆3转动的轴心为圆心的弧面,容置槽30内壁设限位孔320。支撑杆3的端壁胶粘固定有弹性限位块32,弹性限位块32优选的为橡胶材质。弹性限位块32远离支撑杆3的端壁可适配插设至限位孔320内,以实现支撑杆3的临时锁止。弹性限位块32内部设有变形空腔3200。参照图4及图5,支撑杆3端部可转出容置槽30,优选的,支撑杆3可转至与插杆2轴线相垂直,且支撑杆3侧壁的弹性垫31抵接在台阶1顶壁,以实现对插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包括台阶(1),所述台阶(1)上方设有置物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1)底壁设有插杆(2),所述台阶(1)顶壁设有供插杆(2)适配插设的插孔(20),所述插杆(2)侧壁设有容置槽(30),所述容置槽(30)底壁转动连接有端部可转出容置槽(30)并抵接在台阶(1)顶壁的支撑杆(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包括台阶(1),所述台阶(1)上方设有置物台(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台(11)底壁设有插杆(2),所述台阶(1)顶壁设有供插杆(2)适配插设的插孔(20),所述插杆(2)侧壁设有容置槽(30),所述容置槽(30)底壁转动连接有端部可转出容置槽(30)并抵接在台阶(1)顶壁的支撑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底端设有导向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外侧壁设有弹性垫(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可升降置物台的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0)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所述容置槽(30)沿插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俊陆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惠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