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和相关的防回弹移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130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包括:运动件,其固接于门扇,并沿门扇的滑动方向延伸设有限位部;限位夹,其包括固接于门框的固定件、铰接于固定件的转动件和弹性件;固定件和转动件围合形成开口朝向限位部的夹口,且其二者之间装设弹性件;固定件和/或转动件在夹口处设有凸起;凸起设有朝向夹口内的第一斜面和朝向夹口外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弹性件在限位部离开凸起时,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还公开了一种防回弹移门,门框设有滑轨,包括上述的防回弹装置;吊轮座滑设于滑轨,门夹固接于门扇;限位夹固接于门框。该防回弹装置用于避免门扇回弹,使用时所需推力小,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和相关的防回弹移门
本技术涉及平移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和相关的防回弹移门。
技术介绍
移门在开门或关门的过程中,如其移动速度过大容易与门框发生碰撞出现门扇回弹的情况,导致门扇无法贴合于门框上出现缝隙容易漏风漏雨,不便于实际场景的使用。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以实现移门的降速避免门扇的回弹,具体地,即是在移门滑入缓冲作用的范围内时,缓冲机构对移门的两侧施加压力,从而增大其与移门之间的摩擦力,利用该摩擦力消耗移门的动能以实现减速。但是,上述的缓冲机构需要设置足够的减速距离,才能达到理想的降速效果,因此需要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不适于小户型平移门的安装使用;其外,在使移门远离门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克服上述的摩擦力,即使用者再次推开移门所需的用力较大,无法轻松启闭,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和相关的防回弹移门,该防回弹装置避免门扇出现回弹问题,使得门扇能够贴合于门框不留缝隙,满足实际场景的使用需求;且使用时所需的推力小;所需的安装空间小,易于操作安装。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所述移门包括门框和与门框滑动配合的门扇,包括:运动件,其固接于门扇,并沿门扇的滑动方向延伸设有限位部;限位夹,其包括固接于门框的固定件、铰接于固定件的转动件和弹性件;固定件和转动件围合形成开口朝向限位部的夹口,且其二者之间装设弹性件;固定件和/或转动件在夹口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朝向夹口内的第一斜面和朝向夹口外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弹性件在限位部离开所述凸起时,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优选地,所述运动件包括单向阻尼器,其设有阻尼腔和活塞杆;活塞杆的内端滑设于阻尼腔内,其外端伸出阻尼腔并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优选地,所述夹口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固定件和转动件铰接点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设有朝向转动件的第一凸柱,转动件对应设有第二凸柱;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在限位部推抵凸起时互相顶抵,以限制夹口的撑展角度。优选地,所述运动件还包括安装滑座,其设有阻尼座和吊轮座;所述阻尼座与吊轮座固接,且其设有供所述单向阻尼器插设的安装管;所述吊轮座设有彼此间固接的滑轮和门夹,滑轮与门框滑动配合,门夹固接于门扇。优选地,所述限位部设有橡胶套。一种防回弹移门,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框设有滑轨,优选地,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所述吊轮座滑设于滑轨,门夹固接于门扇;所述限位夹固接于门框。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安装槽。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1、该防回弹装置中的运动件由门扇驱动以相对于门框左右滑动,并与限位夹配合避免门扇碰撞门框后出现回弹,使得门扇能够贴合于门框不留间隙,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具体地,运动件固接于门扇,并沿门扇的滑动方向延伸设有限位部;则运动件由门扇驱动左右滑动的过程中,其所设的限位部均会先接近门框。限位夹中的固定件固接于门框并与转动件铰接,固定件与转动件二者形成开口朝向限位部的夹口,即限位部与夹口相对设置,限位部朝向夹口滑动;并且其二者之间装设有弹性件。固定件和/或转动件在夹口处设有凸起,该凸起用于供限位部推抵以撑展夹口并使弹性件发生形变。凸起设有朝向夹口内的第一斜面和朝向夹口外的第二斜面。具体地,门扇驱动运动件朝向夹口内滑动时,限位部会先推抵第一斜面以将夹口撑展至一定角度并使弹性件发生形变,限位部因第一斜面的导向会滑入夹口内;限位部滑入夹口内即离开凸起时,则弹性件形变恢复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即夹口收合以夹紧限位部限制其滑脱,其中因为运动件与门扇固接,进而避免了门扇出现回弹,使得门扇能够贴合于门框。同样的,门扇驱动运动件朝向夹口外滑动时,限位部会推抵第二斜面以将夹口撑展至一定角度并使弹性件发生形变,使得限位部能从夹口内滑脱;在限位部离开凸起后,弹性件形变恢复驱动转动件复位。其中,由于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则限位部滑脱夹口所需的驱动力大于限位部滑入夹口内所需的驱动力,进一步确保限位部在滑入夹口内后不会因为运动惯性直接再从夹口内脱离,保证了门扇的防回弹效果。并且,在本装置中限位部将夹口撑展至可脱离的程度即可,该操作中所需的滑脱驱动力较小,区别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克服较大摩擦力才能滑脱夹口,即使用者启闭门扇所需的推力小,易于操作。该防回弹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灵活且所需的安装空间小,满足现代小居室的使用需求。2、运动件包括单向阻尼器,用于与限位夹配合实现门扇的缓冲降速,使门扇缓慢贴合于门框;并通过限位夹的夹口夹紧限位部,保证门扇防回弹的效果。具体地,该单向阻尼器设有阻尼腔和活塞杆,活塞杆在限位部滑入夹口内后会受到限位夹的压力而逐渐回缩至阻尼腔内,回缩过程中与阻尼腔配合产生阻尼作用以实现门扇的降速。在门扇驱动单向阻尼器朝向夹口外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夹口夹紧限位部以将活塞杆从阻尼腔内逐渐拉出,直至限位部脱离夹口即活塞杆复位,以便于运动件与限位夹再次配合使用。3、固定件和转动件的铰接点为杠杆支点,夹口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固定件和转动件铰接点的两侧即构成杠杆结构;当限位部向下推抵凸起以撑展夹口时,由于杠杆作用即反向向上压缩弹性件使得弹性件储能;当限位部远离凸起时,弹性件释能形变恢复,并由于杠杆作用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即转动件复位。4、固定件和转动件对应设有相对的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该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在限位部推抵凸起即夹口受撑展时互相顶抵,用于限制夹口的撑展角度,避免夹口被撑展过大无法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即弹性件在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相对运动过程中受压缩。5、运动件包括安装滑座,其设有阻尼座用于供单向阻尼器插设,安装拆卸方便;还设有吊轮座,吊轮座的滑轮与门框滑动配合,门夹与门扇固接,以便于门扇驱动安装滑座整体相对于门框滑动。6、限位部设有橡胶套,用于消除限位部碰击限位夹的声音,并且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7、该防回弹移门装设有上述防回弹装置,以通过运动件与限位夹的配合减缓门扇的移动速度,并能够限制门扇的回弹;且启闭时所需的推力较小,易于操作安装,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8、固定件设有与滑轨相适配的安装槽,以将固定件稳定安装于门框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件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所述移门包括门框和与门框滑动配合的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运动件,其固接于门扇,并沿门扇的滑动方向延伸设有限位部;/n限位夹,其包括固接于门框的固定件、铰接于固定件的转动件和弹性件;/n固定件和转动件围合形成开口朝向限位部的夹口,且其二者之间装设弹性件;固定件和/或转动件在夹口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朝向夹口内的第一斜面和朝向夹口外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弹性件在限位部离开所述凸起时,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所述移门包括门框和与门框滑动配合的门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件,其固接于门扇,并沿门扇的滑动方向延伸设有限位部;
限位夹,其包括固接于门框的固定件、铰接于固定件的转动件和弹性件;
固定件和转动件围合形成开口朝向限位部的夹口,且其二者之间装设弹性件;固定件和/或转动件在夹口处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朝向夹口内的第一斜面和朝向夹口外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弹性件在限位部离开所述凸起时,驱动转动件转动至夹口收紧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包括单向阻尼器,其设有阻尼腔和活塞杆;活塞杆的内端滑设于阻尼腔内,其外端伸出阻尼腔并延伸形成所述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门的防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口和弹性件分别设于固定件和转动件铰接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门的防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王家骏王伏根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