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12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及汽车,该限位器结构,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上的下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的下限位座机构,设置在发动机盖上的上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上的上限位机构;该限位器结构不尽能够增加发动机盖与车身的整体性,减少发动机盖位移、扭转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发动机盖可靠性路试通过率,而且自身结构还可通过更换部件,改变结构高度来适用于多款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限位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整车可靠性路试通过率一直是整车厂新车型开发节点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发动机盖可靠性路试通过率在整车可靠性路试中占重要一环。发动机盖在可靠性路试时由于各种路况造成发动机盖频繁产生位移、扭转等情况,造成发动机盖可靠性失效问题;常规做法需要将车身、发动机盖钣金进行加强处理,增加不必要的车身重量和零部件应该成本,同时产生油耗增加问题,增加客户满意度降低的概率;因此需要一种发动机盖限位器结构,既能够增加发动机盖与车身的整体性,减少发动机盖位移、扭转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发动机盖可靠性路试通过率,同时自身结构还可通过更换部件,改变结构高度来适用于多款车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及汽车,不仅能够增加发动机盖与车身的整体性,减少发动机盖位移、扭转等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发动机盖可靠性路试通过率,而且自身结构还可通过更换部件,改变结构高度来适用于多款车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上的下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的下限位座机构,设置在发动机盖上的上安装板(16),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16)上的上限位机构;/n所述下限位座机构包括两相互对称设置的L型限位支撑板(22),设置在L型限位支撑板(22)上的横向承载板(20),设置在所述横向承载板(20)上的燕尾槽(21),设置在所述L型限位支撑板(22)上的固定孔(24),设置在固定孔(24)内用于与所述下安装板固定的紧固件(23),以及设置在两所述燕尾槽(21)内的下限位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上的下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下安装板上的下限位座机构,设置在发动机盖上的上安装板(16),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板(16)上的上限位机构;
所述下限位座机构包括两相互对称设置的L型限位支撑板(22),设置在L型限位支撑板(22)上的横向承载板(20),设置在所述横向承载板(20)上的燕尾槽(21),设置在所述L型限位支撑板(22)上的固定孔(24),设置在固定孔(24)内用于与所述下安装板固定的紧固件(23),以及设置在两所述燕尾槽(21)内的下限位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模块包括U型支撑板(7),设置在所述U型支撑板(7)两侧的竖直板(10),设置在所述竖直板(10)外侧面上用于与两所述燕尾槽(21)相配合的燕尾导轨(12),包裹所述U型支撑板(7)与两竖直板(10)且两竖直板(10)外表面裸露的下弹性支撑件(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高度的限位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安装板(16)上的上弹性支撑件,所述上弹性支撑件为两侧设置固定耳板(19)且与两固定耳板(19)连为一体的凸起条(17),所述固定耳板(19)上设置沉孔(13),所述沉孔(13)底面设置第二通孔(14),所述上安装板(16)上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14)相配合的第三通孔(18),一端设置在沉孔(13)内,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4)和第三通孔(18)的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与发动机盖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振宇宋丹丹陈潇张晓生邴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