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10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厚度能够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地减少。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以及一彩色滤光图案层。第一基板包括许多触控感应图案。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液晶层填充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彩色滤光图案层设于第二基板上,包括多个滤光图案,且这些滤光图案一一对应这些像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触控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现今的手机、平板等手持式电子装置皆设有一触控显示装置,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触控显示装置的最外层设有一保护玻璃,其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及耐磨耗的特性,以降低使用磨损与不慎刮花的可能性。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50包括一触控面板52、一液晶面板54以及一背光模块56。触控面板52与背光模块56分别配置于液晶面板54的上下两侧。触控面板52包括一保护玻璃52A以及一触控薄膜52B。触控薄膜52B夹在保护玻璃52A与液晶面板54之间,且分别通过一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层OCA1、OCA2胶合于保护玻璃52A与液晶面板54。举例来说,保护玻璃52A的厚度为0.3~2公厘(mm);光学胶层OCA1、OCA2的厚度分别为0.075~0.125mm与0.125~0.225mm。此外,触控薄膜52B可为玻璃-薄膜(Glass-Film,GF)结构或(Glass-Film-Film,GFF)结构,分别厚度约为0.05mm以及0.2mm。液晶面板54包括一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54A、一液晶层54B以及一薄膜晶体管基板54C。液晶层54B夹在彩色滤光片54A与薄膜晶体管基板54C之间,且液晶层54B的周围设有一框胶(sealant)S。彩色滤光片54A包括一玻璃基板54A1、一彩色滤光图案层54A2以及一黑色矩阵(BlackMatrix)层54A3。彩色滤光图案层54A2以及黑矩阵54A3涂布于玻璃基板54A1靠近液晶层54B的一下表面。彩色滤光图案层54A2包括多个红色颜料R、多个绿色颜料G以及多个蓝色颜料B。薄膜晶体管基板54C包括一玻璃基板54C1以及以一矩阵排列于玻璃基板54C1上的多个的薄膜晶体管54C2。背光模块56设于玻璃基板54C1的下方。然而,在手持式电子装置越来越轻薄的趋势下,如何降低触控显示装置50的厚度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厚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以及一彩色滤光图案层。第一基板包括许多触控感应图案。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液晶层填充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彩色滤光图案层设于第二基板上,包括多个滤光图案,且这些滤光图案一一对应这些像素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包括一屏蔽层及一绝缘层,屏蔽层设置于这些触控感应图案之上,且屏蔽层及这些触控感应图案之间夹设绝缘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更包括一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覆盖彩色滤光图案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更包括多个黑矩阵,这些黑矩阵设置于这些像素单元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包含一油墨层以及一线路层,油墨层围绕这些触控感应图案,且线路层连接这些触控感应图案且配置于油墨层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更包含一第一偏光片,设置于相对于这些触控感应图案远离液晶层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更包含一第二偏光片,设置于相对于这些像素单元的一侧或这些像素单元与彩色滤光图案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的厚度大于第二基板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基板的外尺寸小于第二基板的外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框胶,围绕液晶层且夹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能够通過直接在第二基板上配置彩色滤光片颜料,而无需额外的彩色滤光片基板。此外,由于触控面板的触控感应图案是直接配置于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也无需额外的光学胶层作胶合。因此,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得以减少。底下通過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3绘示为图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6绘示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50、100、200、300、400触控显示装置52触控面板52A保护玻璃52B触控薄膜54液晶面板54A彩色滤光片54B、130液晶层54C薄膜晶体管基板54A1、54C1玻璃基板54A2、140彩色滤光图案层54A3、126黑矩阵54C2薄膜晶体管56、150背光模块110第一基板110A外表面110B内表面112触控感应图案114屏蔽层116绝缘层117油墨层118线路层120第二基板122像素单元124透明导电层132液晶142滤光图案160、S框胶A堆叠结构B蓝色颜料D1、D2、D3厚度G绿色颜料OCA1、OCA2光学胶层P1第一偏光片P2、P2’第二偏光片R红色颜料S1、S2外尺寸具体实施方式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2,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20、一液晶层130以及彩色滤光图案层140。第一基板110包括许多触控感应图案112。第二基板120与第一基板110相对设置。第二基板12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22。液晶层130内设有液晶132,且填充于第一基板110及第二基板120之间。彩色滤光图案层140设于第二基板120上,包括多个滤光图案142,且这些滤光图案142一一对应这些像素单元122。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可将具触控功能的第一基板110及具显示功能的第二基板120整合在一起,共同夹设液晶层130。因此,可有效减少触控显示装置100的整体厚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的厚度D1可大于第二基板120的厚度D2。由于使用者会从第一基板110外表面110A观看画面以及进行操作,且玻璃厚度越厚其结构强度越高。因此,可将位于触控显示装置100最外侧的第一基板110增加厚度,第一基板110除了有触控功能也同时兼有保护盖板的功能。第一基板110的材质较佳选用强化玻璃,且优选康宁FIT玻璃,但并不以此为限。图3绘示为图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基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考图2与图3,第一基板110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外表面110A以及一内表面110B,且更可包括一堆叠结构A,设置于内表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基板,包括许多触控感应图案;/n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n一液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n一彩色滤光图案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包括多个滤光图案,且所述滤光图案一一对应所述像素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许多触控感应图案;
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包括多个像素单元;
一液晶层,填充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一彩色滤光图案层,设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包括多个滤光图案,且所述滤光图案一一对应所述像素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更包括一屏蔽层及一绝缘层,所述屏蔽层设置于所述触控感应图案之上,且所述屏蔽层及所述触控感应图案之间夹设所述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基板更包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覆盖所述彩色滤光图案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基板更包括多个黑矩阵,所述黑矩阵设置于所述像素单元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佳锜黄彦衡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光电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