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8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呈环形布置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的落水管、以及与落水管连通的地下管沟,所述落水管于建筑物柱体或墙体中竖向穿下,所述落水管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落水管及建筑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密封设置有封盖,所述落水管与地下管沟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输入端与落水管连通,输出端与地下管沟连通,所述分流管上安装有开关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布置在建筑物顶部,防止雨水从檐部落下,降低雨水对建筑外部整洁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景观建筑物
,特别涉及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景观建筑主要是供观赏休憩的构筑物,如亭子、廊架、门楼、敞轩等,此类建筑物顶部一般都会建造传统飞檐结构,通过对檐部的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提高了建筑物的观赏韵味。但飞檐的设置带来的弊端是雨水集中排泄形成水流,落在地面上后自由溅落,反而会打湿墙身,影响建筑外部整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布置在建筑物顶部,防止雨水从檐部落下,降低雨水对建筑外部整洁度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包括呈环形布置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的落水管、以及与落水管连通的地下管沟,所述落水管于建筑物柱体或墙体中竖向穿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雨水落在廊顶上后,会自动汇集流向排水槽,通过落水管和地下管沟的连通,最终流入到雨水口或其他集水处,等待二次利用。排水结构一方面直接减少了雨水对敞轩、廊架等建筑物的不利影响,防止雨水自由溅落打湿墙身,影响建筑外部整洁度;另一方面排水结构隐藏设置,不会影响建筑物最初的设计造型,使建筑物外观与排水功能兼顾。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管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落水管及建筑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密封设置有封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结构能够正常排水,只需定期打开封盖,清理过滤网上的杂物即可降低落叶堵塞过滤网的可能性,影响正常排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呈半球状,外球面朝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网的表面设置为曲面,落叶被过滤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边沿设置有凸环,所述落水管内壁上设置有凸楞,所述凸环支撑在凸楞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支撑结构使过滤网支撑的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环上垂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凸楞上开设有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只需要将定位柱插接至定位孔中即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同时还能增加过滤网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落水管与地下管沟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输入端与落水管连通,输出端与地下管沟连通,所述分流管上安装有开关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网被杂物堵塞,落水管中积水时,清理过滤网前可以先打开开关阀,将过滤网上方的积水排出,避免打开封盖后积水渗漏影响周边环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与落水管的连接处安装有拦截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拦截网呈半球形或圆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拦截网避免落叶进入到分流管中,而曲面的拦截网同样降低落叶堵塞拦截网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景观建筑上设置隐藏式排水结构,一方面可有效防止雨水溅落打湿墙身,影响建筑外部整洁度,另一方面不会影响建筑物最初的设计造型,使建筑物外观与排水功能兼顾;2、通过在落水管中设置过滤网,由过滤网拦截进入排水结构中的落叶、杂物等,只需定期清理过滤网即可,保证排水结构的正常排水功能;3、通过在排水结构中额外设置分流管,利用分流管将过滤网上方的积水排出,避免打开封盖后积水渗漏影响周边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排水结构与景观建筑位置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排水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水槽;2、落水管;3、地下管沟;4、过滤网;5、凸环;51、定位柱;6、凸楞;7、分流管;71、拦截网;72、开关阀;8、廊顶;9、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景观建筑以廊架为例,如图1、图2所示,廊架包括廊顶8和支撑柱9,排水结构包括不锈钢或塑料制成的排水槽1、落水管2以及地下管沟3,排水槽1呈环形布置在廊顶8边檐处,排水槽1靠近支撑柱9的地方开设一排水口,落水管2一端与排水口连通,另一端穿入支撑柱9中,最终与埋设在地底的地下管沟3(参照图3)连通;如此,待雨水落在廊顶8上后,会自动汇集流向排水槽1,通过落水管2和地下管沟3的连通,最终流入到雨水口或其他集水处,等待二次利用。排水结构一方面直接减少了雨水对敞轩、廊架等建筑物的不利影响,防止雨水自由溅落打湿墙身,影响建筑外部整洁度;另一方面排水结构隐藏设置,不会影响建筑物最初的设计造型,使建筑物外观与排水功能兼顾。廊架等景观建筑的顶部经常会积留落叶,有时候落叶会随着水流一起进入到排水槽1中,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排水口处安装过滤网4,但落叶又容易堵塞过滤网4,影响正常排水。为此,如图3所示,在落水管2中、靠近支撑柱9底部的位置处安装有半球状的过滤网4,过滤网4的边沿固接有一圈凸环5,落水管2的内壁上固接有一圈凸楞6,与凸环5配合对过滤网4进行支撑;凸环5背离过滤网4外球面的一侧垂直固接有多个定位柱51,相应的,在凸楞6上开设有相同数量的定位孔,安装时,过滤网4的外球面朝上扣在凸楞6上,将定位柱51插接在定位孔中即可。支撑柱9及落水管2在设置过滤网4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口,并于通口处通过紧固件密封盖设有封盖。如此,排水结构正常排水,定期打开封盖,清理过滤网4上的杂物即可。进一步的,在落水管2与地下管沟3之间设置一段分流管7,分流管7输入端与落水管2连通,且输入端位于过滤网4上方,输出端与地下管沟3连通。分流管7与落水管2连通处安装有半球形或圆筒形状的拦截网71,分流管7上还安装有手动或电动控制的开关阀72。当过滤网4被杂物堵塞,落水管2中积水时,清理过滤网4前可以先打开开关阀72,将过滤网4上方的积水排出,避免打开封盖后积水渗漏影响周边环境。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布置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水槽(1)、与排水槽(1)相连通的落水管(2)、以及与落水管(2)连通的地下管沟(3),所述落水管(2)于建筑物柱体或墙体中竖向穿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布置在建筑物顶部的排水槽(1)、与排水槽(1)相连通的落水管(2)、以及与落水管(2)连通的地下管沟(3),所述落水管(2)于建筑物柱体或墙体中竖向穿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管(2)中设置有过滤网(4),所述落水管(2)及建筑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密封设置有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呈半球状,外球面朝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边沿设置有凸环(5),所述落水管(2)内壁上设置有凸楞(6),所述凸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源树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