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霞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88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包括墙体和排水管,所述墙体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管匹配的贯穿孔,所述排水管贯穿贯穿孔设置,所述排水管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挡圈和第二防水挡圈,所述第一防水挡圈与贯穿孔上端开口相抵,所述第二防水挡圈与贯穿孔下端开口处相抵,所述排水管上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环形挡片,每个所述环形挡片均位于第一防水挡圈和第二防水挡圈之间,所述墙体内设置有与贯穿孔匹配的环形水腔,所述贯穿孔内壁设置有与环形挡片匹配的环形水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密封防漏效果较好,不受温度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管道穿楼板、屋顶、墙面和楼板处的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近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加快,高楼林立,其建设速度和质量有目共睹,目前,管道穿越墙壁、地板的时候,依然存在漏水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实生活中在穿越处预留大于管道外径的孔,管道安装后再填充相应的材料防漏,这种方式依然存在着缺点,由于管道外部光滑面以及管道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漏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的解决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墙体处的渗漏问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包括墙体和排水管,所述墙体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管匹配的贯穿孔,所述排水管贯穿贯穿孔设置,所述排水管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挡圈和第二防水挡圈,所述第一防水挡圈与贯穿孔上端开口相抵,所述第二防水挡圈与贯穿孔下端开口处相抵,所述排水管上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环形挡片,每个所述环形挡片均位于第一防水挡圈和第二防水挡圈之间,所述墙体内设置有与贯穿孔匹配的环形水腔,所述贯穿孔内壁设置有与环形挡片匹配的环形水囊,每个所述环形水囊与环形水腔之间均通过对应的通水口连通,且墙体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环形水腔连通的加水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挡圈下侧壁和第二防水挡圈上侧壁均分别设置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水密封层。优选地,所述环形水囊上下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环形挡片匹配的密封毛绒垫。优选地,每个所述通水口内均设置有匹配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外表面涂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锈蚀镀层。优选地,每个所述环形挡片均由ABS塑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水密封层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雨水经由第一防水挡圈与墙体间的缝隙流经贯穿孔发生雨水的渗漏,采用塑料ABS作为制作环形挡片的原料既保证了环形挡片高温下的稳定性,又提高了环形挡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环形挡片能够与环形水囊密切配合,本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密封防漏效果较好,不受温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的环形挡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的环形水腔与环形水腔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墙体、2排水管、3第一防水挡圈、4第二防水挡圈、5环形挡片、6贯穿孔、7环形水囊、8环形水腔、9通水口、1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包括墙体1和排水管2,墙体1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管2匹配的贯穿孔6,排水管2贯穿贯穿孔6设置,排水管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第一防水挡圈3下侧壁和第二防水挡圈4上侧壁均分别设置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水密封层,防水密封层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雨水经由第一防水挡圈3与墙体1间的缝隙流经贯穿孔6发生雨水的渗漏,第一防水挡圈3与贯穿孔6上端开口相抵,第二防水挡圈4与贯穿孔6下端开口处相抵,排水管2上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环形挡片5,每个环形挡片5均由ABS塑料制作而成,塑料ABS的热变形温度为93-118℃,塑料ABS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采用塑料ABS作为制作环形挡片5的原料既保证了环形挡片5高温下的稳定性,又提高了环形挡片5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环形挡片5能够与环形水囊7密切配合;每个环形挡片5均位于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之间,墙体1内设置有与贯穿孔6匹配的环形水腔8,贯穿孔6内壁设置有与环形挡片5匹配的环形水囊7,环形水囊7上下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环形挡片5匹配的密封毛绒垫,密封毛绒垫的设置是为了让环形水囊7外侧壁与对应的环形挡片5上下侧壁紧紧相抵,更好的卡接在一起,形成多层密封结构,确保防水效果,每个环形水囊7与环形水腔8之间均通过对应的通水口9连通,每个通水口9内均设置有匹配的过滤网10,过滤网10外表面涂设有一层厚度均匀的防锈蚀镀层,雨水中可能含有杂质,过滤网10的设置能够避免这些杂质在通水口9内堆积,造成通水口9的堵塞,当然,在实际安装的时候也可以人工向环形水腔8内加入足量的液体,确保环形水囊7能够充分撑起,且墙体1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环形水腔8连通的加水口。本技术中,使用时,首先将排水管2穿过墙体1上预留的贯穿孔6,当第一防水挡圈3下侧壁与贯穿孔6上端开口处相抵时,此时套上第二防水挡圈4,因为第二防水挡圈4与排水管2外侧壁螺纹连接,拧动第二防水挡圈4,直到第二防水挡圈4与贯穿孔6下端开口处紧紧相抵时,此时通过抽水泵向加水口内加入足量的水,环形水腔8内的水受到水压的影响会通过通水口9进入对应的环形水囊7里,此时每个环形水囊7均被撑起,与环形挡片5上下侧壁紧紧相抵,然后封住加水口,保证环形水腔8内的水压始终处于一定水压下,雨水便不会通过墙体1与排水管2外侧壁的缝隙中发生渗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包括墙体(1)和排水管(2),所述墙体(1)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管(2)匹配的贯穿孔(6),所述排水管(2)贯穿贯穿孔(6)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所述第一防水挡圈(3)与贯穿孔(6)上端开口相抵,所述第二防水挡圈(4)与贯穿孔(6)下端开口处相抵,所述排水管(2)上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环形挡片(5),每个所述环形挡片(5)均位于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之间,所述墙体(1)内设置有与贯穿孔(6)匹配的环形水腔(8),所述贯穿孔(6)内壁设置有与环形挡片(5)匹配的环形水囊(7),每个所述环形水囊(7)与环形水腔(8)之间均通过对应的通水口(9)连通,且墙体(1)上侧壁固定设置有与环形水腔(8)连通的加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给排水用防漏机构,包括墙体(1)和排水管(2),所述墙体(1)上固定设置有与排水管(2)匹配的贯穿孔(6),所述排水管(2)贯穿贯穿孔(6)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所述第一防水挡圈(3)与贯穿孔(6)上端开口相抵,所述第二防水挡圈(4)与贯穿孔(6)下端开口处相抵,所述排水管(2)上还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环形挡片(5),每个所述环形挡片(5)均位于第一防水挡圈(3)和第二防水挡圈(4)之间,所述墙体(1)内设置有与贯穿孔(6)匹配的环形水腔(8),所述贯穿孔(6)内壁设置有与环形挡片(5)匹配的环形水囊(7),每个所述环形水囊(7)与环形水腔(8)之间均通过对应的通水口(9)连通,且墙体(1)上侧壁固定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霞张圣磊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