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84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桩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桩单元,所述每个预制桩单元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尖端,所述第一尖端为锥形,所述桩身的下端还设有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处于所述第一尖端的上部,所述第一凸台上开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桩身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且所述第二凸台上开有第二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桩身的顶部开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为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施工要求,并且装配简单,安全可靠的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
本技术涉及管桩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桩具有结构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地基建设中。随着建筑物、铁路、公路、桥梁对地基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混凝土预制桩的工程越来越多,要求桩长度也越来越长,由于受施工机械及道路运输的限制,混凝土预制桩一般分段压入地基土中及分段运输,而分段压入土的预制混凝土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抱箍连接,其中:1、焊接连接由于施焊、清焊渣、等待冷却等工艺要求桩连接时间长,影响工程进度,也受施工人员焊接水平影响,质量差异较大,同时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焊接母材及焊材也会影响焊接质量,所以焊接连接质量难以控制;2、抱箍连接对抗拔桩的连接有效果,而很多桩除了抗拔要求外也同时要求抗水平力和抗弯,抱箍连接对混凝土预制桩的抗弯要求不理想,尤其对基坑支护、水运码头及河道围护的预制桩,其连接强度达不到设计抗弯要求。为使混凝土预制桩能够插入至地下深处,在施工中,需要通过连接装置将两根以上的混凝土预制桩首尾串连使用。连接装置通常包括由两个以上锁块形成的锁孔,以及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桩单元,所述每个预制桩单元包括桩身(101),所述桩身(101)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尖端(102),所述第一尖端(102)为锥形,所述桩身(101)的下端还设有第一凸台(103),且所述第一凸台(103)处于所述第一尖端(102)的上部,所述第一凸台(103)上开有第一定位孔(105),所述桩身(101)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104),且所述第二凸台(104)上开有第二定位孔(108),且所述第一定位孔(10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8)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桩身(101)的顶部开有容置槽(107),所述容置槽(107)为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预制桩单元,所述每个预制桩单元包括桩身(101),所述桩身(101)的底端连接有第一尖端(102),所述第一尖端(102)为锥形,所述桩身(101)的下端还设有第一凸台(103),且所述第一凸台(103)处于所述第一尖端(102)的上部,所述第一凸台(103)上开有第一定位孔(105),所述桩身(101)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104),且所述第二凸台(104)上开有第二定位孔(108),且所述第一定位孔(10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定位孔(108)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桩身(101)的顶部开有容置槽(107),所述容置槽(107)为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单元上方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下端设有第二尖端(302),所述第二尖端(302)为锥形,所述第二尖端(302)置于所述容置槽(107)内,且所述第二尖端(302)与所述容置槽(107)配合,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第三定位孔(301),所述第三定位孔(301)和第二定位孔(108)通过定位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预制桩单元,分别为第一预制桩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秋朱栋谭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