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蕊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80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护栏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护栏本体受到冲击传递给橡胶轮,橡胶轮通过旋转减少动能的同时带动连接柱向后移动,连接柱配合滑槽向后限位移动的同时带动伸缩杆向后缩短,伸缩杆向后移动并缩短压缩弹簧减少动能,伸缩杆向后移动的同时带动固定环和L型连接杆向后移动,L型连接杆向后移动通过连接套进入限位杆的内部并配合限位槽进行限位,冲击结束后弹簧推动连接柱复位,解决了现有的护栏不具有减少冲击的问题,增加了护栏的防护性,也增加了护栏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护栏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
本技术涉及道路护栏机械
,具体为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
技术介绍
护栏常用钢材所制,如:不锈钢,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铁丝。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或喷漆,近年来也较流行铝合金材质的插接,组装式护栏。在护栏受到冲击时,需要用到道路冲击吸收护栏,但现有的护栏不具有减少冲击的功能,降低了护栏的防护性,也降低了护栏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护栏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具备冲击吸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栏不具有减少冲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轮,所述护栏本体内腔的前侧和背侧且对应连接柱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柱的左侧和右侧与连接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且位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前侧与连接柱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板的内侧且位于伸缩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限位杆,所述固定环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贯穿至限位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连接柱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与伸缩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槽与L型连接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前侧且对应L型连接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套与L型连接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橡胶轮的表面设置有反光膜,所述反光膜的横截面积等于橡胶轮的横截面积,所述反光膜与橡胶轮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护栏本体、连接柱、橡胶轮、固定板、连接板、伸缩杆、固定环、限位杆和L型连接杆配合使用,通过护栏本体受到冲击传递给橡胶轮,橡胶轮通过旋转减少动能的同时带动连接柱向后移动,连接柱配合滑槽向后限位移动的同时带动伸缩杆向后缩短,伸缩杆向后移动并缩短压缩弹簧减少动能,伸缩杆向后移动的同时带动固定环和L型连接杆向后移动,L型连接杆向后移动通过连接套进入限位杆的内部并配合限位槽进行限位,冲击结束后弹簧推动连接柱复位,解决了现有的护栏不具有减少冲击的问题,增加了护栏的防护性,也增加了护栏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护栏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辅助连接柱进行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柱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柱对连接板内壁的摩擦,增加连接柱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辅助伸缩杆进行移动,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伸缩杆移动至最远处无法复位导致机械不能正常运转,也增加了伸缩杆移动的稳定性。4、本技术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L型连接杆在限位槽内部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L型连接杆在移动的过程出现偏移的现象,减少L型连接杆的摩擦,延长L型连接杆的使用时间。5、本技术通过连接套的设置,能够使L型连接杆在连接套内部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L型连接杆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增加L型连接杆移动的稳定性。6、本技术通过反光膜的设置,能够辅助橡胶轮反光,同时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了护栏本体在夜晚光线不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也提高了护栏本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护栏本体1结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护栏本体、2连接柱、3橡胶轮、4固定板、5连接板、6伸缩杆、7固定环、8限位杆、9L型连接杆、10滑槽、11弹簧、12限位槽、13连接套、14反光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包括护栏本体1,护栏本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连接柱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轮3,橡胶轮3的表面设置有反光膜14,反光膜14的横截面积等于橡胶轮3的横截面积,反光膜14与橡胶轮3配合使用,通过反光膜14的设置,能够辅助橡胶轮3反光,同时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了护栏本体1在夜晚光线不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也提高了护栏本体1的安全性,护栏本体1内腔的前侧和背侧且对应连接柱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滑槽10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通过滑槽10的设置,能够辅助连接柱2进行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柱2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连接柱2对连接板5内壁的摩擦,增加连接柱2的使用寿命,连接柱2的左侧和右侧与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连接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表面套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弹簧11与伸缩杆6配合使用,通过弹簧11的设置,能够辅助伸缩杆6进行移动,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伸缩杆6移动至最远处无法复位导致机械不能正常运转,也增加了伸缩杆6移动的稳定性,伸缩杆6的前侧与连接柱2的背侧固定连接,伸缩杆6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7,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伸缩杆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限位杆8,固定环7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9,限位杆8的内腔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限位槽12与L型连接杆9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槽12的设置,能够使L型连接杆9在限位槽12内部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L型连接杆9在移动的过程出现偏移的现象,减少L型连接杆9的摩擦,延长L型连接杆9的使用时间,限位杆8的前侧且对应L型连接杆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连接套1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连接套13与L型连接杆9配合使用,通过连接套13的设置,能够使L型连接杆9在连接套13内部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L型连接杆9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也增加L型连接杆9移动的稳定性,L型连接杆9远离固定环7的一端贯穿至限位杆8的内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护栏本体1受到冲击传递给橡胶轮3,橡胶轮3通过旋转减少动能的同时带动连接柱2向后移动,连接柱2配合滑槽10向后限位移动的同时带动伸缩杆6向后缩短,伸缩杆6向后移动并缩短压缩弹簧11减少动能,伸缩杆6向后移动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包括护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轮(3),所述护栏本体(1)内腔的前侧和背侧且对应连接柱(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柱(2)的左侧和右侧与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连接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前侧与连接柱(2)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伸缩杆(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限位杆(8),所述固定环(7)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9),所述L型连接杆(9)远离固定环(7)的一端贯穿至限位杆(8)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包括护栏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轮(3),所述护栏本体(1)内腔的前侧和背侧且对应连接柱(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柱(2)的左侧和右侧与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连接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前侧与连接柱(2)的背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的表面套接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板(4)的内侧且位于伸缩杆(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限位杆(8),所述固定环(7)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9),所述L型连接杆(9)远离固定环(7)的一端贯穿至限位杆(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冲击吸收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10)与连接柱(2)配合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蕊
申请(专利权)人:王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