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动能及风能收集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型发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焦点。目前世界公认的对于二次能源较为合理的利用方式是电力,其相比于对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对环境更加友好且用途最广、使用最为方便。因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发展较为成熟,故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一次能源,即直接取自自然界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能够通过水能、风能、化学能、太阳能和核能进行发电。但在自然界中,还有其他能源值得利用,例如降雨的能量。本机构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利用压电材料来收集雨水中的动能和风能,完成发电。据检索,目前已经存在一些雨水能量的收集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9714461公开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适用范围广的太阳能路灯”,该装置收通过蓄水池收集雨水后利用发电机构进行雨水发电,收集效率及能量的利用率较低,且该装置主要作用于路灯,收集的能量较少,较难收回成本。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3157498公开的“一种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动能及风能收集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和水力转动架(2),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底板(1)的中部与一侧分别设有同轴线的主轴支撑(5),主轴支撑(5)为“L”形结构,其底部与长方形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阶梯轴结构的主轴(4)两端与主轴支撑(5)之间通过轴承外圈配合固定,长方形底板(1)中部的主轴支撑(5)的外侧设有大齿轮(6),大齿轮(6)通过平键固定在主轴(4)一端,大齿轮(6)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之啮合小齿轮(12);长方形底板(1)边缘的主轴支撑(5)内侧的主轴(4)上设有导电滑环(15),导电滑环(15)与主轴(4)通过顶丝固定,主轴(4)的中部设有与主轴(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动能及风能收集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和水力转动架(2),其特征在于:长方形底板(1)的中部与一侧分别设有同轴线的主轴支撑(5),主轴支撑(5)为“L”形结构,其底部与长方形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阶梯轴结构的主轴(4)两端与主轴支撑(5)之间通过轴承外圈配合固定,长方形底板(1)中部的主轴支撑(5)的外侧设有大齿轮(6),大齿轮(6)通过平键固定在主轴(4)一端,大齿轮(6)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之啮合小齿轮(12);长方形底板(1)边缘的主轴支撑(5)内侧的主轴(4)上设有导电滑环(15),导电滑环(15)与主轴(4)通过顶丝固定,主轴(4)的中部设有与主轴(4)之间通过平键配合固定的“十字形”结构的水力转动架(2);该“十字形”结构的四个端部均设有水车压电片(3),每个水车压电片(3)的端部与转动架附加板(14)过盈配合;长方形底板(1)沿水力转动架(2)径线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主支撑(7),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涛,张庭生,何雨宸,张超,郗凯,孙一鸣,安宣谕,潘亚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