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孢菌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629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包括顶壁、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端和所述底端之间的侧壁,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成矩阵分布的腔室,所述隔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底壁的与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水孔,在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毛细管,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孔连接;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所述营养液施加装置包括储液槽、泵和喷头,所述泵和所述储液槽固定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开口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镰孢菌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镰孢菌培育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镰孢菌是一个庞大的菌丝型真菌的属分类,其中部分成员通常被分类为丝孢菌。镰孢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并与植物交互作用。镰孢菌绝大部分种类是无害的腐生菌,在土壤微生物相中数量丰富。有些镰孢菌寄生在谷类作物中的种类会产生炼霉菌毒素,若进入食物炼中会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能够稳定、高效地培育出镰孢菌,对于研究防止镰孢菌对作物的危害有很大的作用。现有的培育方式多为直接在土壤中进行。然而,这种方式培育出的镰孢菌的稳定性差,受到土壤环境的影响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的新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镰孢菌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的至少局部形成开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成矩阵分布的腔室,所述隔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底壁的与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水孔,在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毛细管,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孔连接;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所述营养液施加装置包括储液槽、泵和喷头,所述泵和所述储液槽固定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开口外侧。可选地,在所述底壁外侧设置有万向轮。可选地,在每个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毛细管。可选地,还包括湿度计和温度计,所述湿度计和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侧壁外侧。可选地,所述喷头通过挠性管与所述泵的出口连接。可选地,所述箱体由透明材料制备而成。可选地,还包括pH计,所述pH计固定在所述侧壁外侧。可选地,还包括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设置在所述侧壁外侧。可选地,所述喷头包括伞形盖体、挡板和连接在所述伞形盖体内侧与所述挡板之间的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上形成多个喷口。可选地,所述喷口的开口走向垂直于所述管体的轴向。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箱体被分隔为多个腔室,这使得作为能够定量地进行栽培,从而使得镰孢菌的培育能够量化。此外,该培育装置包括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的供水孔通过毛细管实现自动供水。此外,该培育装置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从而使得营养液的施加更及时更均匀。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镰孢菌培育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镰孢菌培育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喷头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供水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如图1-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用于容纳土壤、培养液等。箱体的材质为木质、金属、塑料等。箱体呈长方体、柱体等。所述箱体的包括顶壁17、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壁11以及连接在所述顶端和所述底端之间的侧壁13。例如,通过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上述壁部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壁17的至少局部形成开口。例如顶壁17通过合页铰接在侧壁13上。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地隔板15。所述隔板15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成矩阵分布的腔室。每个腔室内种植设定数量的作物。所述隔板15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底壁11的与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水孔20。供水孔20用于向土壤或培养液中供水。在所述供水孔20内设置有毛细管201,在所述侧壁13上设置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孔20连接。毛细管201起到虹吸作用,在土壤中水分含量不足时,毛细管201的两端产生压差,在压差作用下,水箱14中的水会被虹吸进入土壤内,从而达到自动供水的效果。在该例子中,培育装置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所述营养液施加装置包括储液槽16、泵19和喷头18。所述泵19和所述储液槽16固定在所述侧壁13外侧。所述喷头18通过管路与所述泵19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槽16通过管路与所述泵19的入口连接,所述喷头18位于所述开口外侧。营养液施加装置用于向土壤中喷洒营养液。泵19能够将储液槽16内的营养液泵19出,并经由喷头18将营养液喷洒到各个腔室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箱体被分隔为多个腔室,这使得作为能够定量地进行栽培,从而使得镰孢菌的培育能够量化。此外,该培育装置包括供水系统。供水系统的供水孔20通过毛细管201实现自动供水。此外,该培育装置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从而使得营养液的施加更及时更均匀。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底壁11外侧设置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使得该箱体能够轻松地被移动,便于作物的转运,提高了机动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每个所述供水孔20内设置有多个所述毛细管201。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供水能够更迅速更及时。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湿度计22和温度计21,所述湿度计22和所述温度计21设置在所述侧壁13外侧。温度计21和湿度计22能够显示箱体所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为操作者提供参考,以便于调整镰孢菌的生长环境。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喷头18通过挠性管与所述泵19的出口连接。挠性管包括塑料管、波纹管、伸缩管、钢丝管等。挠性管能够变形,从而根据不同的使用位置调整喷头18的位置,以达到良好的喷洒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由透明材料制备而成。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塑料等。这种材质有利于作物的光照。在本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的至少局部形成开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成矩阵分布的腔室,所述隔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底壁的与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水孔,在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毛细管,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孔连接;/n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所述营养液施加装置包括储液槽、泵和喷头,所述泵和所述储液槽固定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开口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镰孢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以及连接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的至少局部形成开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成矩阵分布的腔室,所述隔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在底壁的与每个所述腔室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水孔,在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毛细管,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孔连接;
还包括营养液施加装置,所述营养液施加装置包括储液槽、泵和喷头,所述泵和所述储液槽固定在所述侧壁外侧,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储液槽通过管路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所述开口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镰孢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外侧设置有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镰孢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供水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毛细管。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秀丽韩业辉王冰雪陆杰王立达刘洋李青超王俊强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