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626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涉及输电线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一上侧面倾斜的主架体,所述的上侧面上从上往下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套筒,且所述驱动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套筒内设置有一空心钻杆,且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空心钻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的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顶紧销,且当所述的顶紧销顶紧在空心钻杆上时,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相对固定。该设备能够将原状土的破坏降到最低,确保锚体与原状土的最大接触面,提升抗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施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地锚的受力大小取决于锚体的本身强度及埋入土内的容许上拔力,在施工时需计算地锚本身强度和抗拔力。根据施工所需的抗拔力和土质计算出地锚埋设的深度,条件允许时地锚坑可采用机械开挖,但马道口挖设均采用人工开挖,工具为铁锹或钢钎,不仅开挖效率较低,且易造成马道口的坍塌,破坏原状土层,致使影响地锚抗拔力。如图22所示,尤其在软土、普通土土质使用50kN地锚(长*宽:900mm*300mm)时,其埋深L不小于3.1米才能满足抗拔力要求,马道口实际成形的宽度受施工人员影响较大,最严重时宽度达到500mm左右,严重破坏了原状土,埋设后的抗拔力不符合要求,以往通过增加埋深来确保抗拔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该设备能够将原状土的破坏降到最低,确保锚体与原状土的最大接触面,提升抗拔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包括一上侧面倾斜的主架体,所述的上侧面上从上往下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套筒,且所述驱动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套筒内设置有一空心钻杆,且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空心钻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的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顶紧销,且当所述的顶紧销顶紧在空心钻杆上时,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相对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紧销和驱动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顶紧销向内滑动的弹簧,所述的驱动套筒上位于所述顶紧销的后方套设有第三滑座,所述的第三滑座内同轴设置有一楔形环,且所述的楔形环与所述的第三滑座转动连接,所述楔形环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且所述锥形面的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顶紧销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外端设置有导向螺塞,所述的定位销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顶紧部和导向部,且所述的导向部穿过所述的导向螺塞延伸至所述导向螺塞的外部,所述顶紧销的顶紧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抵靠在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上,所述弹簧的外端抵靠在所述顶紧销的定位板的内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套筒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顶紧销。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滑座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内侧圆柱面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筒体同轴布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滚轮,且所述楔形环的外侧圆柱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滚轮相配合的第二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滑座上设置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头上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绳索固定销,且所述的绳索固定销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钻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架体包括一倾斜设置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支腿,所述方形框架的前端与位于前侧的支腿相铰接,位于后侧的两个支腿上分别设置有滑套,且所述的滑套与所述的方向框架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的驱动套筒上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从动齿轮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备能够将原状土的破坏降到最低,确保锚体与原状土的最大接触面,提升抗拔力。2、该设备能够实现马道口的机械化挖掘,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3、该设备结构简单、巧妙,生产成本低,体积小巧,方便施工,4、该设备操作简单,且没有复杂的控制程序,能够适应户外施工的环境要求,维修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的左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5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钻杆跟随驱动套筒转动时离合控制部分状态图;图12为离合控制器中第三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离合控制器中楔形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第一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驱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的B-B剖视图;图17为导向螺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为绳索固定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为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图一;图20为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图二;图21为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图三;图22为马道口的施工图。图中:1-主架体,11-导轨,21-第一滑座,211-第一筒体,212-安装平板,213-支撑板,214-第一筋板,22-第二滑座,23-驱动套筒,231-顶紧销,2311-定位板,2312-顶紧部,2313-导向部,232-弹簧,233-导向螺塞,2331-旋合部,2332-卡接部,24-空心钻杆,25-钻头,251-绳索固定销,2511-固定环,252-安装孔,26-离合控制器,261-第三滑座,2611-第一凹槽,2612-安装板,2613-第二筋板,2614-把手,262-楔形环,2621-第二凹槽,263-滚轮,27-滑块,28-压紧端盖,3-驱动电机,41-主动带轮,42-从动带轮,43-同步带,51-马道口,52-地锚拉杆,53-地锚,54-地锚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如图1所示,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包括主架体1,且所述主架体1的上侧面为一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在这里,以斜面的高度较矮的一侧为前侧。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的主架体1包括一倾斜设置的方形框架,且所述的方形框架由四根型材(方钢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依次收尾相连所形成的。所述方形框架的下侧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支腿,且相邻的两个支腿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优选为,位于后侧的两个支腿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横梁。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主架体1的斜面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滑座21和第二滑座22,且所述的第一滑座21和第二滑座22分别与所述的主架体1滑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方形框架的左边梁和右边梁的上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11,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滑座21和第二滑座22的下侧面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侧面倾斜的主架体,所述的上侧面上从上往下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n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套筒,且所述驱动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转动连接;/n所述的驱动套筒内设置有一空心钻杆,且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空心钻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钻头;/n所述的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n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顶紧销,且当所述的顶紧销顶紧在空心钻杆上时,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相对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侧面倾斜的主架体,所述的上侧面上从上往下依次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
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设置有一驱动套筒,且所述驱动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转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套筒内设置有一空心钻杆,且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空心钻杆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钻头;
所述的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
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顶紧销,且当所述的顶紧销顶紧在空心钻杆上时,所述的空心钻杆与所述的驱动套筒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紧销和驱动套筒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顶紧销向内滑动的弹簧,所述的驱动套筒上位于所述顶紧销的后方套设有第三滑座,所述的第三滑座内同轴设置有一楔形环,且所述的楔形环与所述的第三滑座转动连接,所述楔形环的内侧面为一锥形面,且所述锥形面的直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锚马道口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顶紧销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外端设置有导向螺塞,所述的定位销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顶紧部和导向部,且所述的导向部穿过所述的导向螺塞延伸至所述导向螺塞的外部,所述顶紧销的顶紧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抵靠在所述台阶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俊靳义奎张君甘生霖李涓朱雪莲曾生伟王春林韩学文吴宏岩王庭保国存武恒霍俊俊陈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