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车辆用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58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向车外的噪声光减少的车辆用夹层玻璃。车辆用夹层玻璃,其为多块玻璃板和配置在上述多块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层叠而得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具备沿着安装于车辆时的上边具有着色层的第一区域、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下侧的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包括具有光散射层的区域A、和不具有上述光散射层的区域B;在上述区域A中,可见光透射率为0.7~32%,可见光反射率为0.5~10%,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为3~45%,上述光散射层配置在比上述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夹层玻璃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防眩性和隔热性的目的,有时在车辆用夹层玻璃上沿着上边形成着色为绿色、蓝色等的带状的遮光带。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不降低透过可看到的背景的像的识别性、并将像投影显示的透明屏幕受到关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透明屏幕应用到汽车用的前窗玻璃的遮光部分。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8666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遮光部分配置有透明屏幕的车辆用夹层玻璃,但是没有公开在夹层玻璃的截面中配置透明屏幕的位置等的具体构成。即、对于配置了透明屏幕的夹层玻璃实际作为车辆的前窗玻璃安装时由夹层玻璃引起的外部光及显示像的不良情况,专利文献1中没有具体记载。例如,存在下述技术问题:在透明屏幕上没有显示显示像的情况下,乘员及车外的人怎样可以看到配置了透明屏幕的部分;在显示显示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显示像的识别性,怎样来确定所需的亮度等。即,实际上将配置有透明屏幕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安装在车辆上时,需要具体地设定应满足的影像识别性、设计性等相关的条件。本技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是提供具有影像识别性和防眩性,并且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减少了下述的向车外的噪声光的车辆用夹层玻璃。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夹层玻璃,其为多块玻璃板和配置在上述多块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层叠而得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具备:沿着安装于车辆时的上边具有着色层的第一区域、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下侧的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包括具有光散射层的区域A、和不具有上述光散射层的区域B;在上述区域A中,可见光透射率为0.7~32%,可见光反射率为0.5~10%,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为3~45%,上述光散射层配置在比上述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识别性、防眩性和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且减少了向车外的噪声光的车辆用夹层玻璃。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一例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上边的端部附近的部分的一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中的光散射层6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表示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构成的一例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上边的端部附近的部分的其他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基于本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来进行,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另外,使用文字“~”表示的数值的范围包括“~”的两侧的数值(上限值和下限值)。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一例的主视图。车辆用夹层玻璃1具备沿着安装于车辆时的上边具有着色层的第一区域9、和设置在第一区域9的下侧的第二区域10。第一区域9由具有显示影像时所用的光散射层的区域A7(图1、图4中标以参照符号7进行表示)和不具有光散射层的区域B8(图1、图4中标以参照符号8进行表示)构成。图2是本技术的车辆用夹层玻璃1的上边的端部附近的局部剖视图。第1玻璃板2、第二玻璃板3、中间膜4、着色层5和光散射层6层叠在一起。光散射层6配置在比着色层5靠近车内侧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玻璃板2配置在车内侧,将第二玻璃板3配置在车外侧。本技术中,夹层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是指透过第一玻璃板2的可见光相对于沿着第二玻璃板3的表面的法线方向(入射角0°)入射至第二玻璃板3的入射光的比例。即、可见光透射率可根据JISR3106:1998(板玻璃类的透射率、反射率、放射率和太阳能得热系数的试验方法)记载的分光透射率的测定方法来测定。此外,夹层玻璃的可见光反射率表示以小于15°的入射角入射至第一玻璃板2的入射光的镜面反射光相对于作为反射基准的标准白板的反射光的比例。即、可见光反射率可通过JISR3106:1998中记载的分光反射率的测定方法来测定。此外,夹层玻璃的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表示以小于15°的入射角入射至第一玻璃板2的入射光的除镜面反射光以外的全部反射光相对于作为反射基准的标准白板的反射光的比例。夹层玻璃的车外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表示以小于15°的入射角入射至第二玻璃板3的入射光的除镜面反射光以外的反射光相对于作为反射基准的标准白板的反射光的比例。另外,本技术中,可见光是指波长380nm~780nm的光。(夹层玻璃)在夹层玻璃1的具有着色层5和光散射层6的区域A7中,可见光透射率为0.7~32%,可见光反射率为0.5~10%,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为3~45%。此外,在夹层玻璃1的区域A7中,光散射层6位于比着色层5靠近车内侧的位置。具有这样的光学特性和构成的夹层玻璃1具有影像识别性和防眩性,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可减少向车外的噪声光。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透明屏幕和汽车用前窗玻璃的遮光带的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能同时实现影像识别性和防眩性,但后续车的前照灯的光在透明屏幕上反射,存在容易产生向车外的噪声光的问题。此外,发现在非投影时,存在透明屏幕在车内侧容易显眼的问题。于是,在将透明屏幕的可见光扩散反射率减小的情况下,扩散反射光量下降,向车外的噪声光减少。此外,在非投影时,透明屏幕的白色度减小,透明屏幕不容易变得显眼。但是,投影至透明屏幕的影像的亮度降低,影像识别性下降。即、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设置于夹层玻璃的遮光带的透明屏幕中,存在难以同时实现影像识别性优良、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及减少向车外的噪声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如下研究,并最终完成了本技术。首先,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后续车的前照灯的光的反射光容易成为向车外的噪声光是因为光散射层的扩散反射率高。于是,如上所述,当减小光散射层的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时,扩散反射光量下降,向车外的噪声光减少。此外,非投影时的光散射层的白色度减小,光散射层不容易显眼。但是,随着投影至光散射层的影像的亮度下降,影像识别性也下降。接着,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投影到光散射层的影像的亮度下降的问题只要通过将夹层玻璃的车内侧扩散反射率设得比车外侧扩散反射率高就能解决。当采用光散射层比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的构成时,可在不改变光散射层的结构的情况下提高投影至光散射层的影像的亮度,影像识别性得到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非投影时光散射层显眼的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光散射层中,来自车外的透射光少。当提高光散射层的可见光透射率时,发现光散射层不会更显眼,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由此,通过控制光散射层的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和可见光透射率、采用使光散射层比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的构成,得到了影像识别性和非投影时的设计性优良、且减少向车外的噪声光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在夹层玻璃1的区域A7中,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夹层玻璃,其为多块玻璃板和配置在所述多块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层叠而得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n具备沿着安装于车辆时的上边具有着色层的第一区域、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下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具有光散射层的区域A、和不具有所述光散射层的区域B;/n在所述区域A中,可见光透射率为0.7~32%,可见光反射率为0.5~10%,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为3~45%,所述光散射层配置在比所述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6 JP 2017-1445141.一种车辆用夹层玻璃,其为多块玻璃板和配置在所述多块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层叠而得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具备沿着安装于车辆时的上边具有着色层的第一区域、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下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具有光散射层的区域A、和不具有所述光散射层的区域B;
在所述区域A中,可见光透射率为0.7~32%,可见光反射率为0.5~10%,车内侧可见光扩散反射率为3~45%,所述光散射层配置在比所述着色层靠近车内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域B中,对于由CIEL*a*b*表色系统表示的a*、b*和C*,a*在-55~-5的范围内,b*在-30~-3的范围内,由数学式(1)表示的C*在20~60的范围内,
[数学式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A中的C*与所述区域B中的C*的差在1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重叠的2个以上的光散射层。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垰幸宏臼井玲大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