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青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56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主体、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所述主体的外壁粘合有第一防火层,所述主体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该建筑用防火钢结构,通过第一横板、梯形板、喷水管和主体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喷水管将水通过喷头喷出,从而对主体的内壁进行降温处理,通过支板、水箱、喷水管、第二横板和水泵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水泵的吸水管将水箱内的水吸出,通过其出水管将水排入喷水管内,通过夹板、连杆、双向螺纹杆、竖板和把手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方形块进行移动,方形块通过连杆带动夹板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此装置的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工程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中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绩,但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临时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世纪末,中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管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而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在防火的防火上大多数都是在表面粘附防火层,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防火层的效果便会降低,而且现有技术中多层结构之间的连接也过于简单,固定效果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而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在防火的防火上大多数都是在表面粘附防火层,但是经过长时间使用防火层的效果便会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主体、第一防火层和第二防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主体(1)、第一防火层(2)和第二防火层(6),所述主体(1)的外壁粘合有第一防火层(2),所述第一防火层(2)的外壁粘合有第二防火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3);/n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夹板(301)、连杆(302)、方形块(303)、双向螺纹杆(304)、竖板(305)和把手(306);/n多个所述夹板(301)的内壁与主体(1)、第一防火层(2)和第二防火层(6)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夹板(301)的前后端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302),所述连杆(302)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方形块(303),所述方形块(303)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包括主体(1)、第一防火层(2)和第二防火层(6),所述主体(1)的外壁粘合有第一防火层(2),所述第一防火层(2)的外壁粘合有第二防火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固定装置(3);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夹板(301)、连杆(302)、方形块(303)、双向螺纹杆(304)、竖板(305)和把手(306);
多个所述夹板(301)的内壁与主体(1)、第一防火层(2)和第二防火层(6)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夹板(301)的前后端面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杆(302),所述连杆(302)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方形块(303),所述方形块(3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04),所述双向螺纹杆(304)的外侧外壁转动连接有竖板(305),所述竖板(305)的外壁与主体(1)固定相连,所述双向螺纹杆(304)的中间外壁固接有把手(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方形块(303)以双向螺纹杆(304)的中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夹板(301)的下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防火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喷水装置(4);
所述喷水装置(4)包括第一横板(401)、梯形板(402)、喷水管(403)、连接管(404)和排水管(405);
上下所述第一横板(401)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崔青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