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558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罐、管式电絮凝反应器、储液罐、预覆膜过滤器和滤液罐;氧化罐与管式电絮凝反应器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泵,管式电絮凝反应器通过管路与储液罐相连通,储液罐与预覆膜过滤器相连通,预覆膜过滤器通过管路直接或间接与滤液罐相连通;其中,氧化罐、管式电絮凝反应器、预覆膜过滤器和滤液罐均固定在一个箱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能力强,可以运输到油井现场工作,而且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气行业储层改造清洁化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压裂改造一直是油气田开发的主体技术,但压裂后返出大量液体如何处理处置成为现场施工的制约因素。目前,压裂返排液除色、除悬浮物预处理技术主要为沉淀、金属滤网过滤、介质过滤器过滤、电絮凝、化学絮凝等技术,沉淀、金属滤网过滤处理后液体仍存在颜色深、浊度大、悬浮物含量高等问题;其中,介质过滤器反洗频繁且不易反洗干净;化学絮凝处理过程中多种药剂加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板式电絮凝处理器运行过程中液体相对静止,流速慢,絮体粘附在极板上,装置维护困难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罐、管式电絮凝反应器、储液罐、预覆膜过滤器和滤液罐;所述氧化罐的出口与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的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泵,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储液罐的出口与所述预覆膜过滤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预覆膜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滤液罐的入口相连接;其中,所述氧化罐、管式电絮凝反应器、储液罐、预覆膜过滤器和滤液罐均固定在一个箱体中。本技术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可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窗户、排气扇以及空调。可选地,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包括多个单体反应器,多个所述单体反应器通过液体管路串联和/或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反应器包括管壳,所述管壳内设置有电极棒和电极板,所述电极棒轴向设置在所述管壳内,所述电极板呈筒形,并围在所述电极棒的外围,所述管壳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入液接口和出液接口。可选地,所述预覆膜过滤器主要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入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出口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储液槽的开口处水平架设有过滤转鼓,所述过滤转鼓上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过滤转鼓的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气液出口,所述气液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过滤转鼓的外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下方设置有残渣收集槽。可选地,所述储液槽的入口和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还连接有助剂罐,所述助剂罐的入口与所述储液槽的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排液泵。可选地,所述储液槽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可选地,所述过滤转鼓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过滤转鼓的端面上。可选地,所述预覆膜过滤器与所述滤液罐之间还通过管路连接有气液分离器和负压泵,所述气液分离器中部设有入口,底部设有液出口,上部设有气出口,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出口连接有真空泵和消音器,液出口上依次连接有所述负压泵和所述滤液罐。本技术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管式电絮凝反应器可以防止压裂反排液中分离的絮体粘附在电极板上和电极棒上,使絮体容易排出,采用预覆膜过滤器可对压裂返排液进行过滤,并将过滤的污染物进行刮取分离和固体回收,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也容易对覆膜过滤器进行维护和清理,而且整个处理装置集成在一个箱体内,可以通过卡车运输至各个井场进行现场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的连接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的管式电絮凝反应器的单元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预覆膜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在以上图中:1氧化罐;2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10单体反应器;211管壳;212电极棒;213电极板;214入液接口;215出液接口;3储液罐;4预覆膜过滤器;401储液槽;402过滤转鼓;403转动装置;404气液出口;405刮板;406残渣收集槽;407搅拌装置;408喷淋装置;5滤液罐;6负压泵;7进液泵;8助剂罐;9排液泵;10气液分离器;11真空泵;12消音器。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包括氧化罐1、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储液罐3、预覆膜过滤器4、滤液罐5和箱体;氧化罐1的出口与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泵7,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液罐3的入口相连接,储液罐3的出口与预覆膜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接,预覆膜过滤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直接或间接与滤液罐5的入口相连接;其中,氧化罐1、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预覆膜过滤器4和滤液罐5均固定在箱体中。从油井中抽出的压裂返排液在氧化罐1氧化后通入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中进行电絮凝反应,使污染物被凝絮后通入储液罐3中,等积攒到一定量后,再将其通入预覆膜过滤器4中进行过滤,使凝絮的污染物被分离和集中收集处理,过滤后的压裂返排液通入滤液罐5中。由于氧化罐1、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预覆膜过滤器4和滤液罐5均布置和固定在箱体内,通过卡车装载箱体可以将本技术的压裂返排液,运输至各个井场进行现场工作。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窗户、排气扇以及空调。通过窗户可以查看箱体内的设备的运转情况,通过排气扇可以将箱体内设备释放的废气排出,通过空调可以调整箱体内的环境温度,使设备能正常运行。实施例3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包括多个单体反应器210,多个单体反应器210通过液体管路串联和/或并联连接;每个单体反应器210包括管壳211,管壳211内设置有电极棒212和电极板213,电极棒212轴向设置在管壳211内,电极板213呈筒形,并围在电极棒212的外围,管壳2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入液接口214和出液接口215。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由九个单体反应器210组成,且前三个单体反应器210并联连接的入液接口214以及出液接口215都并联连接,其中,出液接口215与其他单体反应器210的入液接口串联连接。每个单体反应器均包括管壳211,每个管壳211内设置有电极棒212和筒形的电极板213,电极棒212和电极板213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在水流的作用下,絮体基本不粘附在筒形的电极板213和电极棒212上,每个单体反应器都可以在控制柜上实现单独通电控制,便于对单个单体反应器进行维护和更换。实施例4参考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预覆膜过滤器4主要包括储液槽401,储液槽401的入口与储液罐3的出口通过管路相连接;储液槽401的开口处水平架设有过滤转鼓402,过滤转鼓402上连接有转动装置403,过滤转鼓402的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气液出口404,气液出口404与气液分离器10的入口相连接,过滤转鼓402的外侧设置有刮板405,刮板405的下方设置有残渣收集槽406。预覆膜过滤器4的过滤转鼓402的周面具有过滤孔,其表面伸入储液槽401内,当预覆膜过滤器4的储液槽401接收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中经过电絮凝反应的压裂返排液后,压裂返排液接触过滤转鼓402的周面,启动真空泵8,真空泵8从气液出口404抽走过滤转鼓40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罐(1)、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储液罐(3)、预覆膜过滤器(4)、滤液罐(5)和箱体;所述氧化罐(1)的出口与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泵(7),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3)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储液罐(3)的出口与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滤液罐(5)的入口相连接;其中,所述氧化罐(1)、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和所述滤液罐(5)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罐(1)、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储液罐(3)、预覆膜过滤器(4)、滤液罐(5)和箱体;所述氧化罐(1)的出口与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入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进液泵(7),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液罐(3)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储液罐(3)的出口与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接,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的出口通过管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滤液罐(5)的入口相连接;其中,所述氧化罐(1)、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和所述滤液罐(5)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窗户、排气扇以及空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电絮凝反应器(2)包括多个单体反应器(210),多个所述单体反应器(210)通过液体管路串联和/或并联连接;每个所述单体反应器(210)包括管壳(211),所述管壳(211)内设置有电极棒(212)和电极板(213),所述电极棒(212)轴向设置在所述管壳(211)内,所述电极板(213)呈筒形,并围在所述电极棒(212)的外围,所述管壳(2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入液接口(214)和出液接口(2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覆膜过滤器(4)包括储液槽(401),所述储液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兰李还向杨迅王文武兰建平刘凯文尹俊禄高银锁席忠琛韩静静陈文博刘小会雷璠杨博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