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方法
,具体为一种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基建技术快速的成长,同时在全国各地各种建筑物拔地而起,其中很多建筑需要在建筑主体的某个位置进行悬挑混凝土结构施工,而往往在悬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对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撑时施工的技术难点,位置较低的悬挑混凝土结构可以从地面搭建手脚架进行支撑,且位置较低的悬挑混凝土施工由于方便支撑其施工难度也较低,但是如果悬挑混凝土的位置距离地面过高时就会导致地面搭建手脚架的方式在经济以及作用力的方面均不适用,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撑装置的施工难度大,而传统的高位置悬挑混凝土结构支撑方法多采用型钢支撑或者利用钢丝绳斜拉的方式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悬挑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型钢进行支撑虽然能够对悬挑混凝土结构进行一次性的浇筑,型钢的过于笨重且截面较大,从而导致型钢运输和安装均比较麻烦,而钢丝绳斜拉的方式需要事先在建筑主体沿混凝土悬挑正上的位置预埋多个锚筋,从而导致后期锚筋拆卸不方便,会对主体结构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施工准备/n施工前先根据施工的环境对结构施工的各个位置的合理的计算,并对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载荷进行设计和计算,之后根据设计对悬挑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的范围进行确定,确定分段结构后根据设计计算数据对支撑装置的强度进行验算,以保证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需求;/nS2:支撑装置和模板的安装/n根据设计需求将三角支撑架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之后将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顶端,并对混凝土施工模板进行固定和安装,使得三角支撑架和混凝土施工模板之间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nS3:第一段结构施工/n在安装完成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施工前先根据施工的环境对结构施工的各个位置的合理的计算,并对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载荷进行设计和计算,之后根据设计对悬挑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的范围进行确定,确定分段结构后根据设计计算数据对支撑装置的强度进行验算,以保证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满足使用需求;
S2:支撑装置和模板的安装
根据设计需求将三角支撑架安装在对应的位置,之后将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顶端,并对混凝土施工模板进行固定和安装,使得三角支撑架和混凝土施工模板之间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S3:第一段结构施工
在安装完成的混凝土施工模板内部进行钢筋网的捆扎,在捆扎钢筋网时将钢筋网朝向第二段结构的方向预留出钢筋,以便于分段施工的悬挑结构能够稳定,第一段结构建筑边缘以内的部分,模板支架按常规楼板做法即可,悬挑部分的三角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三角支撑架搭设范围不超过第一段结构的范围。施工时应在可受力范围的边界设竖向安全防护,并设有防止跨越的标示牌,第一段结构施工时,悬挑主梁主筋一般通长设置,板筋可在施工缝附近断开,在挑梁施工缝处,如果剪力较大,可设置胡须筋;
S4: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成型的结构,很多情况下结构本身不能承担这一荷载,特别是水平方向的荷载,因此需要增加梁板配筋并保留梁板以及其下若干梁板模板的支撑装置,必要时增设支撑,并定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加固,直至混凝土凝固情况满足设计需求;
S5:支撑装置延伸加固
在第一段结构施工完毕后在三角支撑架前端插入承托杆,并使得承托杆和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承托杆底面靠近前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套杆,并在套杆底端连接有插杆,并在插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脚,使得套杆和插杆的配合能够稳定的对承托杆进行支撑,便于承托杆的稳定,方便承托杆稳定的对模板进行支撑;
S6:模板延长和固定
在承托杆安装和固定完毕后,然后在承托杆上表面安装第二段结构混凝土施工模板,并使得第二段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模板和第一段的混凝土施工模板紧密对接,在施工模板对接完成后在第二段结构混凝土施工模板表面进行钢筋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江涛,李万旺,董黎平,王正文,高伦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