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53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所述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动能转化室、污水处理室、养料增加室,所述动能转化室上方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得下方设置有转叶,所述动能转化室与污水处理室通过下方的单向阀门实现单向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可转动设置有搅动轴,所述搅动轴的左侧端穿插于动能转化室内,并且搅动轴的左侧端于转叶的右侧转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搅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搅动棒,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位于搅动轴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防渗透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具有能够低成本对污水进行高效进化,污水进化后可以用来对植物进行浇水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污水再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养绿植,绿植是绿色观赏观叶植物的简称,大多产生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地区,一般为荫生植物。因其耐阴性能强,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在室内种植养护。随着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都尝试通过将日常的一些污水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其中将生活中的污水通过低成本的净化用来给绿植进行浇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特别是目前厨房中的产生的污水较多,具有油污,目前还没有低成本处理该污水的装置将污水高效处理后对绿植进行浇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解决了目前厨房中的产生的污水较多,具有油污,目前还没有低成本处理该污水的装置将污水高效处理后对绿植进行浇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包括污水再利用装置,所述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动能转化室、污水处理室、养料增加室,所述动能转化室上方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得下方设置有转叶,所述动能转化室与污水处理室通过下方的单向阀门实现单向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可转动设置有搅动轴,所述搅动轴的左侧端穿插于动能转化室内,并且搅动轴的左侧端于转叶的右侧转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搅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搅动棒,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位于搅动轴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防渗透膜,所述防渗透膜的下方通过水体悬浮有复数个多孔悬浮球,所述多孔悬浮球表面开设有孔隙,且多孔悬浮球附着有微生物,所述污水处理室的上方右侧通过下探管与养料增加室连通,所述养料增加室的上方开设有营养液投放口,所述养料增加室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水出口。优选的,所述排水出口处密封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下表面通过竖直杆连接有若干个浇水横管,所述浇水横管的下表面连通有若干个水流喷头。优选的,所述多孔悬浮球表面的孔隙开设复数个六角孔。优选的,所述转叶的水平高度高于污水处理室,并且转叶的竖直中轴线与污水入口的竖直中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转叶的右侧转杆和搅动轴的左侧端表面开设有卡齿,所述传动带内侧面也设置有与卡齿匹配安装的齿条。优选的,所述搅动轴的左侧端与动能转化室的右侧壁通过密封轴承铰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能够低成本对污水进行高效进化,污水进化后可以用来对植物进行浇水养护。2.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污水流入动能转化室的时候会冲击转叶使其转动,转动的转叶带动搅动轴以及搅动棒转动,其中搅动轴以及搅动棒能够使得多孔悬浮球和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多孔悬浮球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水进行净化,提高净化效率。3.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转叶的水平高度高于污水处理室,使得转叶始终高于水平面,避免浸入水中,导致无法被水流冲击而不进行转动,并且转叶的竖直中轴线与污水入口的竖直中轴线重合,污水沿着污水入口通过重力对转叶进行撞击,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转叶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多孔悬浮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污水入口,2、转叶,3、单向阀门,4、搅动轴,5、搅动棒,6、防渗透膜,7、多孔悬浮球,8、下探管,9、营养液投放口,10、排水管,11、浇水横管,12、水流喷头,71、六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转叶的左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多孔悬浮球的结构示意图。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包括污水再利用装置,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动能转化室、污水处理室、养料增加室,动能转化室上方设置有污水入口1,污水入口1得下方设置有转叶2,动能转化室与污水处理室通过下方的单向阀门3实现单向连通,污水处理室内部可转动设置有搅动轴4,搅动轴4的左侧端穿插于动能转化室内,并且搅动轴4的左侧端于转叶2的右侧转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搅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搅动棒5,污水处理室内部位于搅动轴4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防渗透膜6,防渗透膜6的下方通过水体悬浮有复数个多孔悬浮球7,多孔悬浮球7表面开设有孔隙,且多孔悬浮球7附着有微生物,污水处理室的上方右侧通过下探管8与养料增加室连通,养料增加室的上方开设有营养液投放口9,养料增加室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水出口。排水出口处密封连接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的下表面通过竖直杆连接有若干个浇水横管11,浇水横管11的下表面连通有若干个水流喷头12,可以同时给多个植物盆栽进行均匀的浇水。多孔悬浮球7表面的孔隙开设复数个六角孔71,六角孔71能够有效增加多孔悬浮球7的表面积,能够附着更多的微生物。转叶2的水平高度高于污水处理室,使得转叶2始终高于水平面,避免浸入水中,导致无法被水流冲击而不进行转动,并且转叶2的竖直中轴线与污水入口1的竖直中轴线重合,污水沿着污水入口1通过重力对转叶进行撞击,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转叶2的右侧转杆和搅动轴4的左侧端表面开设有卡齿,传动带内侧面也设置有与卡齿匹配安装的齿条,这样设计使得转叶2转动能够同步稳定的带动搅动轴4同步转动。搅动轴4的左侧端与动能转化室的右侧壁通过密封轴承铰接。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入口1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污水流入动能转化室的时候会冲击转叶2使其转动,转动的转叶2带动搅动轴4以及搅动棒5转动,污水通过单向阀门3进入到污水处理室中,污水处理室内的预设水体中具有很多多孔悬浮球7,多孔悬浮球7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水进行净化,其中搅动轴4以及搅动棒5能够使得多孔悬浮球7和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净化效率,净化后的水通过防渗透膜6后经过下探管8进入到养料增加室,养料增加室上方的营养液投放口9可以选择投放一些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随后水流通过排水管10流入到各个浇水横管11,浇水11上的水流喷头12对绿植进行浇水养护。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能够低成本对污水进行高效进化,污水进化后可以用来对植物进行浇水养护。2、本技术提供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污水流入动能转化室的时候会冲击转叶2使其转动,转动的转叶2带动搅动轴4以及搅动棒5转动,其中搅动轴4以及搅动棒5能够使得多孔悬浮球7和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多孔悬浮球7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水进行净化,提高净化效率。3、转叶2的水平高度高于污水处理室,使得转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包括污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动能转化室、污水处理室、养料增加室,所述动能转化室上方设置有污水入口(1),所述污水入口(1)得下方设置有转叶(2),所述动能转化室与污水处理室通过下方的单向阀门(3)实现单向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可转动设置有搅动轴(4),所述搅动轴(4)的左侧端穿插于动能转化室内,并且搅动轴(4)的左侧端于转叶(2)的右侧转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搅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搅动棒(5),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位于搅动轴(4)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防渗透膜(6),所述防渗透膜(6)的下方通过水体悬浮有复数个多孔悬浮球(7),所述多孔悬浮球(7)表面开设有孔隙,且多孔悬浮球(7)附着有微生物,所述污水处理室的上方右侧通过下探管(8)与养料增加室连通,所述养料增加室的上方开设有营养液投放口(9),所述养料增加室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水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景一体化节能水循环结构,包括污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动能转化室、污水处理室、养料增加室,所述动能转化室上方设置有污水入口(1),所述污水入口(1)得下方设置有转叶(2),所述动能转化室与污水处理室通过下方的单向阀门(3)实现单向连通,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可转动设置有搅动轴(4),所述搅动轴(4)的左侧端穿插于动能转化室内,并且搅动轴(4)的左侧端于转叶(2)的右侧转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搅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搅动棒(5),所述污水处理室内部位于搅动轴(4)的上方水平设置有防渗透膜(6),所述防渗透膜(6)的下方通过水体悬浮有复数个多孔悬浮球(7),所述多孔悬浮球(7)表面开设有孔隙,且多孔悬浮球(7)附着有微生物,所述污水处理室的上方右侧通过下探管(8)与养料增加室连通,所述养料增加室的上方开设有营养液投放口(9),所述养料增加室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景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帆为
申请(专利权)人:维几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