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玉苓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49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包括平推板,所述平推板后侧顶部安装有万向球接头,所述万向球接头外侧顶部安装有推杆主杆,所述推杆主杆顶端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顶部安装有反作用力吸收机构,所述反作用力吸收机构顶部设置有顶部安装座,所述顶部安装座内部安装有顶部推手架,所述顶部推手架顶部两侧设置有推动把手柄,所述顶部推手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有装置中控,所述平推板前侧安装有杂物前铲,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解决了都是单一的平整,不能完成同时对水泥面压出防滑防膨胀槽,并且在工作的时候反作用力很强,震感使得工人工作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
技术介绍
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铺在道路施工路段的水泥抹平,目前通常是人工用抹泥板将铺在道路施工路段的水泥抹平,但人工用抹泥板将铺在道路施工路段的水泥抹平不仅耗费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1711323455.7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道路施工用水泥抹平设备,通过左右移动装置带动压平装置工作,可对水泥进行抹平,通过敲打装置,可将水泥里凸起的石头敲下去,从而可使水泥被抹的更加平整。现有的水泥面平整都是单一的平整,不能完成同时对水泥面压出防滑防膨胀槽,并且在工作的时候反作用力很强,震感使得工人工作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解决了都是单一的平整,不能完成同时对水泥面压出防滑防膨胀槽,并且在工作的时候反作用力很强,震感使得工人工作不舒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包括平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板(1)后侧顶部安装有万向球接头(2),所述万向球接头(2)外侧顶部安装有推杆主杆(5),所述推杆主杆(5)顶端安装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顶部安装有反作用力吸收机构(7),所述反作用力吸收机构(7)顶部设置有顶部安装座(8),所述顶部安装座(8)内部安装有顶部推手架(9),所述顶部推手架(9)顶部两侧设置有推动把手柄(10),所述顶部推手架(9)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有装置中控(11),所述平推板(1)前侧安装有杂物前铲(14),所述平推板(1)顶部靠近杂物前铲(14)的位置设置有装载箱(3),所述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包括平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板(1)后侧顶部安装有万向球接头(2),所述万向球接头(2)外侧顶部安装有推杆主杆(5),所述推杆主杆(5)顶端安装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顶部安装有反作用力吸收机构(7),所述反作用力吸收机构(7)顶部设置有顶部安装座(8),所述顶部安装座(8)内部安装有顶部推手架(9),所述顶部推手架(9)顶部两侧设置有推动把手柄(10),所述顶部推手架(9)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有装置中控(11),所述平推板(1)前侧安装有杂物前铲(14),所述平推板(1)顶部靠近杂物前铲(14)的位置设置有装载箱(3),所述装载箱(3)后侧安装有冲压气缸(4),所述装载箱(3)前侧位于杂物前铲(14)外侧设置有喷头(15),所述平推板(1)底部开设有内侧槽,所述平推板(1)底部后侧安装有平地铲(21),所述平地铲(21)两端与平推板(1)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平推板(1)底部远离杂物前铲(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程气缸(26),所述回程气缸(26)边侧安装有触碰开关(25),所述平地铲(21)两端对应触碰开关(25)的位置设置有压板,所述平推板(1)内部前侧安装有水泥应力槽压板(22),所述推杆主杆(5)外侧安装有活动安装架(13),所述平推板(1)后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缓冲架安装座(16),所述活动安装架(13)与辅助缓冲架安装座(16)之间安装有辅助缓冲装置(12),所述活动安装架(13)外侧上方设置有定位旋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板(1)底部对应水泥应力槽压板(22)的位置开设有收放槽,所述水泥应力槽压板(22)上方设置有位置连接板(23),所述冲压气缸(4)底部的伸缩杆与连接板(23)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反作用力缓冲吸收的水泥平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力吸收机构(7)包括吸收安装座一(71)和吸收安装座二(72),所述吸收安装座一(71)与吸收安装座二(72)之间的中部位置安装有中部主缓冲杆(73),所述吸收安装座一(71)与吸收安装座二(72)之间位于中部主缓冲杆(73)外侧的位置设置有液压缓冲弹簧(74)。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苓
申请(专利权)人:李玉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