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及编织方法,属于一种编织机的编织平台。编织平台的托盘伸缩装置安装在编织机上,并穿过编织机中心的孔洞,在编织机的一侧安置有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的轴芯与牵引机构的工作轴芯为同一轴心。编织方法:在编织产品时,编织机与托盘伸缩装置、牵引机构同步协作运行,编织机编织,托盘伸缩装置前后运动干预编织线编织夹角,牵引机构快速加速运动或者降速运动,改变编织芯棒运动速度,实现编织密度变密或变疏。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自动托盘伸缩机构与牵引机构,实现变编织密度的正常密度编织、变密密度编织或变疏密度编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及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的编织平台,特别是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及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许多实用编织机的厂家在使用编织机编织芯棒来制作套管类的产品时由于产品的特殊要求,需要在芯棒上编织几段不同密度规格的产品,需要人工辅助改变编织机的托盘位置,在通过改变编织机与牵引机构的速度来改变编织密度,才能达到目的,这种编织方法其缺点是,人工干预不能快速的改变编织密度,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及编织方法,解决现有编织机在编织芯棒制作套管类产品时,必须人工进行干预才能改变编织密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的编织平台,以及基于编织平台的编织方法。编织平台包括:编织机、托盘伸缩装置和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安装在编织机上,并穿过编织机中心的孔洞,在编织机的一侧安置有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的轴芯与牵引机构的工作轴芯为同一轴心。编织机包括:编织主体、走马锭、编织动力马达和拨盘;所述的编织主体,中心有孔,在编织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编织动力马达;在编织主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拨盘,拨盘均布在编织主体中心孔的周围;在拨盘上连接有走马锭;在编织主体内有传动齿轮,编织动力马达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拨盘运转,并带动安装在拨盘上的走马锭运行工作。托盘伸缩装置包括:法兰、伸缩动力马达、运动芯管、纱线托盘、芯棒导头、传动齿轮和运动齿条;在运动芯管外壁的上面有运动齿条,运动芯管和运动齿条一起穿过法兰的孔,并在法兰中保持运动齿条始终向上;在运动芯管的一侧有伸缩动力马达,伸缩动力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运动齿条啮合,并驱动运动齿条及运动芯管在法兰中滑动运行;在运动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纱线托盘,端部为芯棒导头。牵引机构包括:夹头轨道、牵引动力马达、牵引机构机架、夹头座、芯棒夹头、芯棒;在牵引机构机架的上端连接有夹头轨道,在夹头轨道上有滑动连接的夹头座,在夹头座上连接有芯棒夹头,芯棒被夹持在芯棒夹头上;在牵引机构机架的一端连接有牵引动力马达,牵引动力马达驱动夹头座在夹头轨道上滑动运行。基于编织平台的编织方法:在编织产品时,编织机与托盘伸缩装置、牵引机构同步协作运行,编织机编织,托盘伸缩装置前后运动干预编织线编织夹角,牵引机构快速加速运动或者降速运动,改变编织芯棒运动速度,实现编织密度变密或变疏。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多个拨盘均布在编织机上,安装在拨盘上的走马锭在编织机上的编织轨道中作圆周运动,编织动力马达驱动拨盘运行;步骤2、把托盘伸缩装置中的法兰、伸缩动力马达固定在编织主体上,运动芯管安装在法兰中心,使运动芯管在法兰的孔中滑动;步骤3、在编织主体的侧面上安装伸缩动力马达,安装在伸缩动力马达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与运动芯管上的运动齿条相啮合;伸缩动力马达运转时通过运动齿条带动运动芯管作直线运动;步骤4、牵引机构上的芯棒与编织机同心;芯棒固定在芯棒夹头上,芯棒夹头通过夹头座固定在夹头轨道上,夹头轨道固定在牵引机构机架上;在牵引机构上将牵引动力马达与夹头轨道连接,动力马达为夹头座提供运行动力;步骤5、编织机、托盘伸缩装置和牵引机构同步运行;步骤6、当对芯棒编织时编织密度为正常密度编织时;编织机运行工作,牵引机构在向A方向进行运动,使纱线托盘在位于L处不与编织线a接触,多根编织线a与芯棒为正常编织状态,编织夹角为X1,实现正常编织密度;步骤7、当对芯棒编织时编织密度需要变密编织时;(1)托盘伸缩机构运行工作,运动芯管向A方向运动,使纱线托盘前移到F处位置,纱线托盘推动编织线a前移,改变编织线a的编织夹角,使编织线a的编织夹角改变成编织线b的编织夹角,即编织线a与编织芯棒夹角变小为X3;(2)托盘伸缩机构工作时,牵引机构3同时工作,牵引机构减速运动或者停止运动;只有托盘伸缩机构与牵引机构同步工作时,快速实现编织密度变密;步骤8、当对芯棒编织时编织密度需要变疏编织时;(1)托盘伸缩机构运行工作,运动芯管向B方向运动,使纱线托盘后移到L处位置,芯棒导头推动编织线a前移,改变编织线a的编织夹角,使编织线a的编织夹角变成编织线C的编织夹角,即编织线C与编织芯棒夹角变大为X2;(2)托盘伸缩机构工作时,引机构同时工作,牵引机构加快速度向A方向运动,当编织机减速运动或者停止运动时,快速实现编织密度变疏。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通过编织机与托盘伸缩装置、牵引机构同步运行、协作完成芯棒密度的正常密度编织、变密密度编织或变疏密度编织。编织机在进行编织牵引机构上的芯棒时,编织机上的走马锭围绕着牵引机构上的芯棒在编织机1上做圆周交叉运动进行编织,同时牵引机构向A方向做直线运动,才能在编织芯棒上形成编织密度;芯棒的编织密度与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有关,而编织机上的走马锭上的编织纱线与芯棒所形成的编织夹角,与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其编织夹角越大,编织密度越稀;速度越慢其编织夹角越小,编织密度越密。如果使芯棒上的密度快速变密,降低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同时使托盘伸缩装置向A方向运动来改变编织机上的走马锭上的编织纱线正在编织夹角,使试编织夹角变小实现编织密度变密。如果变疏只需要牵引机构快速加大牵引速度就能实现编织密度变疏。解决了现有编织机在编织芯棒制作套管类产品时,必须人工进行干预才能改变编织密度的问题,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自动托盘伸缩机构与牵引机构,实现变编织密度的正常密度编织、变密密度编织或变疏密度编织,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平台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平台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平台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机的轴承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托盘伸缩装置的轴承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机构的轴承结构图。图中,1、编织机;2、托盘伸缩装置;3、牵引机构。1-1、编织主体;1-2、走马锭;1-3、编织动力马达;1-4、拨盘。2-1、法兰;2-2、伸缩动力马达;2-3、运动芯管;2-4、纱线托盘;2-5、芯棒导头;2-6、传动齿轮;2-7、运动齿条。3-1、夹头轨道;3-2、牵引动力马达;3-3、牵引机构机架;3-4、夹头座;3-5、芯棒夹头;3-6、芯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包括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的编织平台,以及基于编织平台的编织方法。编织平台包括:编织机1、托盘伸缩装置2和牵引机构3;托盘伸缩装置2安装在编织机1上,并穿过编织机中心的孔洞,在编织机1的一侧安置有牵引机构3;托盘伸缩装置2的轴芯与牵引机构3的工作轴芯为同一轴心。编织机1包括:编织主体1-1、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其特征是:编织平台包括:编织机、托盘伸缩装置和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安装在编织机上,并穿过编织机中心的孔洞,在编织机的一侧安置有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的轴芯与牵引机构的工作轴芯为同一轴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其特征是:编织平台包括:编织机、托盘伸缩装置和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安装在编织机上,并穿过编织机中心的孔洞,在编织机的一侧安置有牵引机构;托盘伸缩装置的轴芯与牵引机构的工作轴芯为同一轴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其特征是:编织机包括:编织主体、走马锭、编织动力马达和拨盘;所述的编织主体,中心有孔,在编织主体的一侧连接有编织动力马达;在编织主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拨盘,拨盘均布在编织主体中心孔的周围;在拨盘上连接有走马锭;在编织主体内有传动齿轮,编织动力马达通过传动齿轮驱动拨盘运转,并带动安装在拨盘上的走马锭运行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其特征是:托盘伸缩装置包括:法兰、伸缩动力马达、运动芯管、纱线托盘、芯棒导头、传动齿轮和运动齿条;在运动芯管外壁的上面有运动齿条,运动芯管和运动齿条一起穿过法兰的孔,并在法兰中保持运动齿条始终向上;在运动芯管的一侧有伸缩动力马达,伸缩动力马达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运动齿条啮合,并驱动运动齿条及运动芯管在法兰中滑动运行;在运动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纱线托盘,端部为芯棒导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其特征是:牵引机构包括:夹头轨道、牵引动力马达、牵引机构机架、夹头座、芯棒夹头、芯棒;在牵引机构机架的上端连接有夹头轨道,在夹头轨道上有滑动连接的夹头座,在夹头座上连接有芯棒夹头,芯棒被夹持在芯棒夹头上;在牵引机构机架的一端连接有牵引动力马达,牵引动力马达驱动夹头座在夹头轨道上滑动运行。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的快速自动改变编织密度编织平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是:基于编织平台的编织方法:在编织产品时,编织机与托盘伸缩装置、牵引机构同步协作运行,编织机编织,托盘伸缩装置前后运动干预编织线编织夹角,牵引机构快速加速运动或者降速运动,改变编织芯棒运动速度,实现编织密度变密或变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百峰,陈兵,韩金辉,许雷,韩长江,刘建峰,仇尊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