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生专利>正文

衣托与组合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4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组新型衣托和组合物,该衣托的技术特征在于由金属的不锈钢轻型材或轻质铝合金制作,由此产生的折叠式衣托还可以采用非金属的木质材料或塑料制作。实施例中包含有(A)普通型衣托、(B)可变位衣托,及组合物(C);实施例中还包含有显示衣托的可移动改变位置63的装置64,以及能够改变宽窄尺寸的横向移动65状态。本衣托的系列产品用于挂置衣物及小件服饰用品。以及它的延伸之方案。(*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述及一种衣托,其特征在于主体衣托包括托体与挂钩及另一方案的组合活动联接及其制作,形成用于挂置衣物及小件服饰的新产品。经检索CH86204902U中国专利“折叠式衣架”,主体是一平面连杆机构之运用,包括四对支点一个公共支点,此公共支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实施较困难;PCT.WO94/2490英国专利“衣架”主体由伸缩细管组成,类似拉杆天线,横杆为加强两臂力度,折叠为单侧分别收拢,中心枢槽为非联动装置,但体积小巧;CN,1146888A美国专利“衣架”主体是包含“横向移动”的塑料制品。目前现有技术的“圆规”机构、折叠伞撑杆机构为本衣托产生以下所述之衣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涉及衣托与组合及其用途的新方案,包括它的联接,组合构件和方法,此目的以解决一种新产品的活动联接方案及相关的耐用度以及增设的辅助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一定长的不锈钢轻型管的两端与中间经压轧或弯制在360度范围内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衣托,其间有可设横杆位置或不设横杆状态。由几种类型的挂钩体通过联接装置的配合形成(A)普通型不锈钢衣托;(B)可变位衣托;以及组合产品(C)。其中联接方法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典型的“圆规”机构是构成(B)的方案之一,以及折叠伞撑杆方式的引用,使托臂可在限定的范围内移动以改变衣托宽窄尺寸。本衣托的制造方法采用机械制造业的弯管机进行托体的弯制,由模具冲压半型状态构件,经二合为一构成半成品,经组合而成。如制作“圆规”机构的啮合件,由模具一次冲压出保证一致性的啮型件,经焊接在结合端,形成可活动结构臂。对于两件托体水平两端联接组合状态的托体上均匀分布有对称的相应凹槽,以供设置附件夹持小件服饰时应用,而折开并去掉附件,又是两年单体衣托,灵活选用。其联接点的构件也可有其他方法。关于不锈钢衣托的可折叠之最佳方案其主体(a)由中心枢槽部件的空腔体提供至少一个活动联接的支点组合联接衣托对称两臂之结合端,使对称两臂可以在支点中活动并形成支承部件,对称两臂向外未端同样有设置横杆状态或不设横杆状态,(b)该中心枢槽部件的顶部提供有效的联接挂钩体的位置,(c)该中心枢槽部件与对称托臂提供活动时的限位或定位位置,(d)该中心枢槽部件提供对称双臂活动时有阻尼作用的最佳条件或一般条件,(e)该中心枢槽部件与托臂结合端支点是球状或螺丝或铆钉或销钉。对于不锈钢折叠衣托的主体两臂及横杆还可以设置有套迭的至少单节的横向移动可伸缩联接结构,或设置托板在两臂的限位槽内移动的方案,以便调节衣托两臂相对尺寸。本专利技术的意义是提出一个新产品,并提出、改进衣托的简单联接方案,给予本衣托相关的括动联接新方案,使之可折叠、可组合和有伸缩调节各部尺寸的方案,使之占据空间比例可灵活改变,并具适用性与装饰性;对于工业界来说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对于环境可以有相关的净化与美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基本附图显示如下附图说明图1~图4表示(A)组普通型不锈钢衣托;图9~图21表示(B)衣托;图6、图8a~图8d、图15表示组合物(C)用品及可应用其间的联接附件图8a为卡簧与夹子附件、图8b为小鳄鱼平卧式夹子附件、图8c为仿蟹眼内藏式夹子附件。图5a、图5b表示配置球状挂钩的勺状支架;图28~图31表示几种可活动联接构件;图7a~图7d表示几种挂钩配置;图16~图20、图22~图25表示与挂钩体相关的联接方式;图33~图35表示托臂延伸末端的可拆装转换角度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附图给出(A)组衣托10球状持钩;11挂钩柄;12嵌入式有旋转自由度的构件,经铆或焊接;13托体;14向下弯曲处;14′向上弯曲处;15横杆位置;16普通挂钩;17锁紧方式的联接件,两个对称紧固件压合托体两端与柄端,或挂钩柄直接与端口焊接;18弯曲状态的乙型衣托;19、20为展宽局部状态,采用简单孔销联接方式,如在21处钻一小孔再经扩孔至所需直径,用一套管径向加固其间,以联接挂钩柄;图4为俯视状态。(B)组可变位衣托图9~图12分别表示衣托臂中点裁开或单臂制作,形成对称双臂活动联接在一个中心枢槽之63“圆规”机构的两点式啮合阻尼活动联接装置中,使之双臂可折叠改变位置的状态,如63提供两支点64联接对称双臂50结合端28的啮合,图13表示为28的放大状态,是一对不完全齿轮,两支点在同一平面上,提供28不完全齿轮的相吻合,它的阻尼由设置在压紧部件或紧固两支点的相应的端面相摩擦产生,分别采用螺丝或铆钉或销钉紧固。其中图9~图11为无横杆状态,图12为设置横杆51,两托臂的末端变曲处内侧设支点36,横杆中点39可以是一个螺纹或其他可分离装置,33是卡持分离时的1/2横杆。图21为一个单支点方案,动臂端121前后迭合在一个公共支点上,图11还表示为采用非金属的中心枢槽部件的空腔体的可行状态之示例。图16~图20与图22~图24、图25、图27、图32分别为衣托与挂钩的柄端有可活动旋转自由度的联接状态,根据不同结合部位选择。该图22~图24表示一个底部带有螺纹100的持钩体60下段穿过衣托主体99结合部位的一个与横向孔槽98相通的垂直孔,由孔槽中联接该带有中心螺纹的圆形螺母56、56′,可以自锁,可以折装,图16是32的放大状态,图17是38的放大状态,图18卡环卡入61处。图7C防脱扣挂钩体下部工字形101穿过相等于102的孔,然后将孔轧成椭圆孔,收缩孔径至101以支承联接托体,图10之55标注相同。图9之4表示为一种挂锁匙的联接结构,可折装或经夹紧固定如图27的119与120。(C)组合物图6显示两件衣托水平构成组合物,其联接端由图8d联结,此件由模具冲压成型的双头螺纹合二为一的空心构件,管体设内螺纹,同样具有其他联接方式可采用。27标注在托体上均匀分布设置的凹位点,以配置图8a~图8c,并配置挂链方式。依据需要托体对称托臂上还可以设置调整宽窄尺寸的联接之一有至少单节相互套迭托臂之内,由图12的下横杆51的53、托臂上的58标示;或设置图11托臂50中的限位槽34,由一托板80部件嵌入限位槽34内可伸缩移动。图10的65也标示可行之伸缩节状结构,并限制节状的65、58任意转动。节状物或依节缩小或依节增大套迭65,相互移动容纳于相应槽内之伸缩部件。之二图33~图35设置在托臂向外端的可拆装转换Y到X的面积,40为弹力钢珠。以增大托护肩部的面积。之三图19标注之30、31为两个弧面附件,附件30为托护服装领口的过渡面,附件31中部有一支点79可以向外翻转,正在领口位置,用挂领带或帽子。108的凹处可做为放置香料或其他,如31的可翻开合。图26为图12之下横杆中点的最简可分离套合39的示意图。图28为X型,图29为U型,图30为V型,图31为T型分别提供非空腔体中心枢槽部件的可活动联接构件,其中图28构成四臂联接成放射状态,也可有伸缩功能。图7a为球状挂钩,图7b为普通挂钩,图7c为防脱扣挂钩,图7d为三球联接挂钩。球状结构均可冲压成型。图14是一种弹性夹持球体挂钩的设置,压入夹持,拉出取下,图15示意一种“活页文件夹”的扩展应用,将其方式设于不锈钢管臂上或由多臂活动组合放射状态,组成一种夹持小件服饰物品之组合物。图5a、图5b表示的勺状支架,可向上收叠,25是前端开口以勺形,24内设销、弹簧。23底座。此勺形体可有其他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衣托与组合及用途,包括普通型不锈钢衣托(A)和可变位不锈钢衣托(B)与组合物的(C),其中(A)为:(Ⅰ)由一定长的不锈钢轻型材两端及中间经压轧或弯制在360度范围内弯曲状态,使其具有支撑作用,其间有设置横杆位置或不设横杆状态,并且适配 几种挂钩,(Ⅱ)通过简单联接或由联接挂钩的有可旋转自由度的方法,其中(B)为:(Ⅰ)由对称双臂的结合端用可活动联接方法组合联接在可活动联接机构的状态,(Ⅱ)其联接挂钩的特征是可活动有旋转自由度组合联接方式或有旋转自由度联接方式, 其中(C)为:(Ⅰ)其特征是由水平组合以及多点多臂联接的具有均匀分布其间夹特物附件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衣托与组合及用途,包括普通型不锈钢衣托(A)和可变位不锈钢衣托(B)与组合物的(C),其中(A)为(I)由一定长的不锈钢轻型材两端及中间经压轧或弯制在360度范围内弯曲状态,使其具有支撑作用,其间有设置横杆位置或不设横杆状态,并且适配几种挂钩,(II)通过简单联接或由联接挂钩的有可旋转自由度的方法,其中(B)为(I)由对称双臂的结合端用可活动联接方法组合联接在可活动联接机构的状态,(II)其联接挂钩的特征是可活动有旋转自由度组合联接方式或有旋转自由度联接方式,其中(C)为(I)其特征是由水平组合以及多点多臂联接的具有均匀分布其间夹特物附件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中(B)的(I),其特征(a)包含由中心枢槽部件提供至少一个活动联接支点联接对称双臂的结合端,(b)该中心枢槽部件与对称两臂提供活动时的限位或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