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样本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面向生物样本处理应用的微流控技术迅速发展。微流控芯片也称“芯片实验室”,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医疗器械设备体积大、反应时间长、样本消耗多等弊端,将生物样本的制备、处理、传输等功能集成到一个微小的芯片上,在基础研究、病理诊断、辅助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微流控芯片中,生物亲和技术、微孔滤膜过滤、液滴技术、流体惯性操控、介电泳操控、磁操控、声波操控等多种技术被应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封装中。其中,微孔滤膜过滤技术基于稀有细胞与背景细胞尺寸及变形性差异,实现稀有细胞的富集与获取,具备非标记、通量大、结构简单、易于集成的优势。液滴技术是一种微小体积液体操控技术,每个液滴可以作为一个微反应器,实现生物样本的反应与检测,具备操作灵活、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优势。目前面向稀有细胞处理的微流控芯片大多局限在细胞分选层面,还不能够在一块微流控芯片上集成实现稀有细胞的分选及单细胞封装功能集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上流道层(1)、滤膜层(3)、下流道层(5),所述上流道层(1)设置有连续相液入口(101)、样品液入口(102)、染色液入口(103)、反向冲洗液入口(106),所述样品液入口(102)、染色液入口(103)分别连通滤选匀流流道(113),滤选匀流流道(113)连通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所述滤膜层(3)设置有微孔滤膜(302),微孔滤膜(302)对样品液中的稀有细胞进行富集;/n所述下流道层(5)设置有反向冲洗液流道(501)和冲洗匀流流道(502),所述反向冲洗液入口(106)连通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堆叠设置上流道层(1)、滤膜层(3)、下流道层(5),所述上流道层(1)设置有连续相液入口(101)、样品液入口(102)、染色液入口(103)、反向冲洗液入口(106),所述样品液入口(102)、染色液入口(103)分别连通滤选匀流流道(113),滤选匀流流道(113)连通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所述滤膜层(3)设置有微孔滤膜(302),微孔滤膜(302)对样品液中的稀有细胞进行富集;
所述下流道层(5)设置有反向冲洗液流道(501)和冲洗匀流流道(502),所述反向冲洗液入口(106)连通反向冲洗液流道(501),反向冲洗液流道(501)连通冲洗匀流流道(502),滤选匀流流道(113)、微孔滤膜(302)、冲洗匀流流道(502)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反向冲洗液经冲洗匀流流道(502)对微孔滤膜(302)进行反向冲洗,将微孔滤膜(302)上富集的稀有细胞冲洗至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
所述连续相液入口(101)连通连续相液流道(112),所述连续相液流道(112)分成两路从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的两侧接入,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将稀有细胞封装成液滴;液滴生成十字通道(114)连通介电泳分选Y形流道(115),介电泳分选Y形流道(115)对液滴进行提纯分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层(1)还设置有第一导电液入口(108)和第二导电液入口(109),所述第一导电液入口(108)连通第一电极流道(118),第一电极流道(118)接入第一导电液出口(110);所述第二导电液入口(109)连通第二电极流道(119),第二电极流道(119)接入第二导电液出口(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稀有细胞获取与单细胞封装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泳分选Y形流道(115)的入口处设置光学传感器对准标(12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