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20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开启蒸汽‑蒸氨废水换热器;启动压缩机和蒸氨废水循环泵,使氨汽压缩升温并通过氨汽管道进入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氨汽的热量通过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由蒸氨废水带入蒸氨塔内;开启原料氨水泵和蒸氨废水泵,原料氨水经原料氨水泵、原料氨水‑蒸氨废水换热器、原料氨水‑氨汽冷凝液换热器进入蒸氨塔,蒸氨塔塔底蒸氨废水经蒸氨废水泵、原料氨水‑蒸氨废水换热器、原料氨水‑蒸氨废水冷却器去后道工序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氨汽的潜热,回收了热量,流程合理,提高了能效,节约蒸汽能源,运行成本低,可稳定蒸氨废水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焦化
,具体涉及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焦化行业炼焦过程中,炼焦装炉煤水分和炼焦过程中生产的化合水,随着焦炉荒煤气一同被带出进入初步冷却系统,冷凝成水并溶解煤气中的氨形成氨水。大部分氨水循环送至焦炉上升管喷洒焦炉煤气,该部分称之为循环氨水,除循环氨水外多余部分外排,外排部分为剩余氨水,这部分剩余氨水就成为炼焦生产过程中的的废水,剩余氨水在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前必须先进行蒸氨。同时,在水洗氨工艺中,富氨水的处理也同样采用蒸氨方式。蒸氨工艺按照蒸氨塔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蒸馏和负压蒸馏工艺;按照能源结构可分为直接蒸汽加热方式和塔底再沸器间接加热方式蒸氨。目前我国大部分焦化厂主要采用直接蒸汽加热法蒸氨工艺。蒸氨工艺主要是保证废水含氨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直接蒸汽消耗,以节省运行费用。一般以直接蒸汽作为能源的蒸氨能耗约在200kg/t(原料氨水),氨水蒸氨工序是焦化厂蒸汽消耗主要用户。减少蒸氨工艺所需的直接蒸汽用量,降低直接蒸汽单耗,提高效益具有积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开启蒸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13),使蒸汽的热量通过蒸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13)由蒸氨废水带入蒸氨塔(101)内;/n当蒸氨塔(101)塔顶达到一定温度产生氨汽后,启动压缩机(103)和蒸氨废水循环泵(109),使氨汽压缩升温并通过氨汽管道(102)进入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04),氨汽的热量通过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04)由蒸氨废水带入蒸氨塔(101)内;/n开启原料氨水泵(111)和蒸氨废水泵(116),原料氨水经原料氨水泵(111)、原料氨水-蒸氨废水换热器(114)、原料氨水-氨汽冷凝液换热器(105)进入蒸氨塔(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蒸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13),使蒸汽的热量通过蒸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13)由蒸氨废水带入蒸氨塔(101)内;
当蒸氨塔(101)塔顶达到一定温度产生氨汽后,启动压缩机(103)和蒸氨废水循环泵(109),使氨汽压缩升温并通过氨汽管道(102)进入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04),氨汽的热量通过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04)由蒸氨废水带入蒸氨塔(101)内;
开启原料氨水泵(111)和蒸氨废水泵(116),原料氨水经原料氨水泵(111)、原料氨水-蒸氨废水换热器(114)、原料氨水-氨汽冷凝液换热器(105)进入蒸氨塔(101),蒸氨塔(101)塔底蒸氨废水经蒸氨废水泵(116)、原料氨水-蒸氨废水换热器(114)、原料氨水-蒸氨废水冷却器(115)去后道工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料氨水-氨汽冷凝液换热器(105)中的氨汽冷凝液流入回流槽(106)中,回流槽(106)中的一部分氨汽冷凝液通过回流泵(107)回流入蒸氨塔(101)塔顶内,剩余的部分流入浓氨水槽(108)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3)对氨汽的压缩比为1.5~3,氨汽温升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3)对氨汽的压缩比为2,氨汽温升为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氨塔(101)塔顶压力为-10K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气相循环蒸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氨水-氨汽冷凝液换热器(105)中原料氨水流量为其中氨汽冷凝液的两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气相循环蒸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氨塔(101)和原料氨水槽(110);
所述蒸氨塔(101)塔顶通过氨汽管道(102)与氨汽-蒸氨废水换热器(104)氨汽入口相连通,所述氨汽管道(10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龙付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利源燃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