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家保专利>正文

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20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盖子机构,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在液体容器口上,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限定圆环,所述限定圆环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包括有连接片,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挡片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带,所述环形密封带与所述挡片、限定圆环形成密封连接;还包括引流斗,所述引流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盖与上盖之间,所述限定圆环外设置有卡环,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卡环之间形成凹槽,盖合后,所述凹槽至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尺寸与所述引流斗的高度尺寸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不仅能轻松地将液体容器口打开,并且在倾倒过程中液体流速恒定、不容易发生飞溅、环保等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盖子机构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是一种容器盖子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我们应用于在盛装诸如机液体、酱液体、花生液体等液体的液体容器的密封盖都是一种可灵活开启关闭的盖子,此类液体容器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为了保持新鲜以及防泄漏,通常还在下盖中设置有无渗透功能的密封膜,该密封膜是一种一次性膜,密封膜的周边与下盖内壁密封连接,并且在密封膜上还连接有手环,密封膜与手环均采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初次使用时,用手指钩在手环中用力拉,将密封膜周边撕开与下盖分离,液体即可从液体容器瓶中倒出。但目前此种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1、在将密封膜撕开时,往往需要用到较大的力气,对于年纪较大或比较虚弱的人群,会比较吃力,此外,也存在将手环拉断而没将密封膜撕开的状况,还需要用刀具进行撬开,不仅费劲,还比较危险;2、将密封膜完全撕开后,液体容器口就会比较大,不仅在倒液体时量不好控制,而且还会存在流出过猛发生飞溅的现象,影响使用体验;3、在向外倾倒液体后,挂在出口的残液顺着液体容器口外壁往下流,导致液体容器身、容器外壁到处是残液,时间一长,污染一大片,再加上液体容易粘尘,导致该液体容器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液体容器口让人产生不愉快感,让使用者很是烦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容器盖子机构,不仅能轻松地将液体容器口打开,并且在倾倒过程中液体流速恒定、不容易发生飞溅,体现了安全,环保,方便,轻松,卫生等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在液体容器口上,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第一接耳,所述下盖边缘设置有第二接耳,所述第一接耳与所述第二接耳连接;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限定圆环,所述限定圆环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包括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限定圆环的内壁固接,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挡片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带,所述环形密封带与所述挡片、限定圆环形成密封连接;还包括引流斗,所述引流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盖与上盖之间,所述引流斗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环体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环形密封带的圆周大小匹配,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片的宽度尺寸,所述限定圆环外设置有卡环,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卡环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圆周大小匹配,当所述上盖与下盖进行盖合时,所述凹槽至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尺寸与所述引流斗的高度尺寸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成直筒状,所述第三环体设置成倾斜往外扩张状,所述第二环体设置成弧形平滑扩张状。优选地,所述卡口的两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固接在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壁,所述压板上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一边与所述压板固接,另一边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壁固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环体的下边缘设置有流出口。优选地,所述卡口从下至上平滑收窄。优选地,所述卡环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成平滑向下回收状,所述上盖的内壁与所述卡环的对应处设置有卡条。优选地,所述下盖的边缘设置有凹位,所述上盖的边缘设置有帽檐,所述凹位与所述帽檐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下盖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液体容器的扣位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将本容器盖子机构压制安装到外部的液体容器时,引流斗是倒扣放置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引流斗会将上盖抵住,防止了因强压时造成上盖变形、开裂或密封不到位的现象,体现了密封安全的作用。2、通过将引流斗垂直放置在环形密封带上,卡口对准连接片,此时第一环体也对准了环形密封带,通过向下按、压或拍打引流斗或者当将上盖往下闭合时压、按、拍打上盖,造成第一环体将环形密封带顶开撕裂,令挡片与限定圆环内壁之间形成出液缝隙,然后倾斜液体容器即可将液体倒出,此解决了以往拉环式开启时的难拉、拉断以及伤手指等问题,老少皆能轻松打开。3、在倾倒的过程中,引流斗的压板压住挡片,因此即便在倾倒过程中即便液体流出压在挡片中,挡片与限定圆环内壁之间形成出液缝隙也不会关上,保证液体能顺利流出,并且经过多次试验,在倾倒过程中,液体流速均匀,不管液体容器角度怎么倾斜,由于出液缝隙的大小不变,最大流速都是恒定的,解决了传统容器盖子机构在液体倾倒时流速时大时小的问题,并且挡片起到了很好的阻流作用,避免了液体四处飞湛的问题,环保实用又卫生。4、引流斗的第三环体设置成倾斜往外扩张状,呈喇叭状,因此在倾倒液体时,液体不会顺着液体容器口往下流或滴岀来,保持了液体容器身干净,并且不会浪费,环保且卫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容器盖子机构未开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容器盖子机构开启或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使用完毕重新盖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下盖和上盖的分离状态示意图;图5是上盖仰视方向示意图;图6是下盖仰视方向示意图;图7是下盖的俯视图;图8是下盖的正视图;图9是引流斗俯视方向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0是引流斗俯视方向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11是引流斗的正视图。图中:1-下盖,2-上盖,3-第一接耳,4-第二接耳,5-限定圆环,6-挡片,7-连接片,8-环形密封带,9-引流斗,10-第一环体,11-第二环体,12-第三环体,13-卡口,14-压板,15-加强板,16-流出口,17-卡环,18-第一斜面,19-卡条,20-凹位,21-帽檐,22-扣位条,2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11所示,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包括下盖1和上盖2,下盖2用于连接在液体容器口上,如图6所示,扣位条22是凸条,用于卡接固定在外部液体容器上,上盖2边缘设置有第一接耳3,下盖1边缘设置有第二接耳4,在实际过程中,上盖2和下盖1是如图2所示通过第一接耳3、第二接耳4熔接固定进行使用的,在图4中仅是为了便于观察结构将两者进行分离;在下盖1中部设置有限定圆环5,限定圆环5内设置有挡片6,挡片6包括有连接片7,挡片6与连接片7一体成型,连接片7是与限定圆环5的内壁熔接固定,限定圆环5与挡片6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带8,环形密封带8与挡片6、限定圆环7形成密封连接,令封装后液体不能泄漏;本技术的进步之处还在于,还包括引流斗9,引流斗9是可拆卸设置在下盖1与上盖2之间,引流斗9包括第一环体10、第二环体11以及第三环体12,第一环体10、第二环体11以及第三环体12依次相连,三者可以是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第一环体10的圆周大小与环形密封带8的圆周大小匹配,在限定圆环5外设置有卡环17,限定圆环5与卡环17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在液体容器口上,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第一接耳,所述下盖边缘设置有第二接耳,所述第一接耳与所述第二接耳连接;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限定圆环,所述限定圆环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包括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限定圆环的内壁固接,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挡片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带,所述环形密封带与所述挡片、限定圆环形成密封连接;还包括引流斗,所述引流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盖与上盖之间,所述引流斗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环体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环形密封带的圆周大小匹配,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片的宽度尺寸,所述限定圆环外设置有卡环,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卡环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圆周大小匹配,当所述上盖与下盖进行盖合时,所述凹槽至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尺寸与所述引流斗的高度尺寸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在液体容器口上,所述上盖边缘设置有第一接耳,所述下盖边缘设置有第二接耳,所述第一接耳与所述第二接耳连接;所述下盖中部设置有限定圆环,所述限定圆环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包括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限定圆环的内壁固接,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挡片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带,所述环形密封带与所述挡片、限定圆环形成密封连接;还包括引流斗,所述引流斗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盖与上盖之间,所述引流斗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以及第三环体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环体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环形密封带的圆周大小匹配,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连接片的宽度尺寸,所述限定圆环外设置有卡环,所述限定圆环与所述卡环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圆周大小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圆周大小匹配,当所述上盖与下盖进行盖合时,所述凹槽至所述上盖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尺寸与所述引流斗的高度尺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盖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成直筒状,所述第三环体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保
申请(专利权)人:刘家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