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917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包括载具、轨道以及行走在该轨道上的至少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吊轨装置通过柔性钢索彼此连接,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行走机构、刹车机构、吊装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均与所述轨道相对应,所述吊装机构吊装所述载具,所述载具吊装有与幕墙单元板块相对应的夹具,所述控制器具有5G模块,所述5G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手持智能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有效解决当前超高层幕墙吊装过程中,对幕墙单元板块无法高效、精准的进行水平及竖直运输吊装的问题,具有设计科学、构造合理、安全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幕墙吊装系统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前超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通常采用传统的电动葫芦配合轨道进行吊装幕墙单元板块,但在实际使用过程存在效率较低、无法精确定位等弊端,比如传统方式需要依靠传统的安装工人采用视觉来传达定位信息,由于控制端无法及时响应该视觉信息,容易造成反复调整,导致浪费时间。另外,电动葫芦在进行水平滑行时无法有效固定就位,未有止步装置,容易发生侧向滑移,造成危险隐患,同时在幕墙的提升过程中无法对提升数据进行归纳反馈,最终导致吊装过程缓慢,无法提高安装工效。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解决了当前超高层幕墙吊装过程中,对幕墙单元板块无法高效、精准的进行水平及竖直运输吊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包括载具、轨道以及行走在该轨道上的至少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吊轨装置通过柔性钢索彼此连接,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行走机构、刹车机构、吊装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所述刹车机构均与所述轨道相对应,所述吊装机构吊装所述载具,所述载具吊装有与幕墙单元板块相对应的夹具,所述控制器具有5G模块,所述5G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手持智能终端。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轨道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通过所述腹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翼板。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行走轮,所述腹板位于两个所述行走轮之间,所述下翼板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相接触,所述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刹车机构包括橡胶轮,所述下翼板的底部与所述橡胶轮相接触,所述橡胶轮固定连接在可转动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微型失电电磁制动器,所述微型失电电磁制动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卷轴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固定连接所述载具,所述卷轴连接有吊装驱动电机,所述吊装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部开设有倒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所述行走机构、所述刹车机构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载具上均设置有若干姿态传感器,所述姿态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上设置有若干全景摄像头,所述全景摄像头连接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充电接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有效解决当前超高层幕墙吊装过程中,对幕墙单元板块无法高效、精准的进行水平及竖直运输吊装的问题,具有设计科学、构造合理、安全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动力吊轨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姿态传感器;2、全景摄像头;3、载具;4、夹具;5、控制箱;6、行走机构;7、刹车机构;8、轨道;9、钢丝绳;10、充电接口;11、柔性钢索;12、吊装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包括载具3、轨道8以及行走在该轨道8上的至少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吊轨装置通过柔性钢索11彼此连接,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行走机构6、刹车机构7、吊装机构12,所述行走机构6、所述刹车机构7均与所述轨道8相对应,所述吊装机构吊装所述载具3,所述载具3吊装有与幕墙单元板块相对应的夹具4,所述控制器具有5G模块,所述5G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手持智能终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轨道8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轨道8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通过所述腹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翼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两个行走轮,所述腹板位于两个所述行走轮之间,所述下翼板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相接触,所述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刹车机构7包括橡胶轮,所述下翼板的底部与所述橡胶轮相接触,所述橡胶轮固定连接在可转动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微型失电电磁制动器,所述微型失电电磁制动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吊装机构12包括卷轴和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上,所述钢丝绳9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固定连接所述载具3,所述卷轴连接有吊装驱动电机,所述吊装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部开设有倒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轨道8滑动配合,所述行走机构6、所述刹车机构7以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外壳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载具3上均设置有若干姿态传感器1,所述姿态传感器1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载具3上设置有若干全景摄像头2,所述全景摄像头2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持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有充电接口10。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重点实现通过5G信息技术对幕墙单元板块实现智能化吊装使用,其特点是高效高速、安全精准的进行精确智能化定位吊装,本系统包括姿态传感器1、全景摄像头2、载具3、夹具4、轨道8和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等。轨道8采用工字钢制成,轨道8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上翼板通过腹板固定连接下翼板,轨道8可设置成直线轨道也可设置为弧形轨道。通过弧形轨道可实现多个动力吊轨装置的弧线运行,以满足异形曲面建筑幕墙的安装要求,更加具有易用性。轨道8为动力吊轨装置的移动路径,动力吊轨装置沿轨道8移动。姿态传感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3)、轨道(8)以及行走在该轨道(8)上的至少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吊轨装置通过柔性钢索(11)彼此连接,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行走机构(6)、刹车机构(7)、吊装机构(12),所述行走机构(6)、所述刹车机构(7)均与所述轨道(8)相对应,所述吊装机构吊装所述载具(3),所述载具(3)吊装有与幕墙单元板块相对应的夹具(4),所述控制器具有5G模块,所述5G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手持智能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具(3)、轨道(8)以及行走在该轨道(8)上的至少两个动力吊轨装置,相邻两个所述动力吊轨装置通过柔性钢索(11)彼此连接,所述动力吊轨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行走机构(6)、刹车机构(7)、吊装机构(12),所述行走机构(6)、所述刹车机构(7)均与所述轨道(8)相对应,所述吊装机构吊装所述载具(3),所述载具(3)吊装有与幕墙单元板块相对应的夹具(4),所述控制器具有5G模块,所述5G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手持智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8)采用工字钢制成,所述轨道(8)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通过所述腹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6)包括两个行走轮,所述腹板位于两个所述行走轮之间,所述下翼板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行走轮相接触,所述行走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5G技术的超高层幕墙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机构(7)包括橡胶轮,所述下翼板的底部与所述橡胶轮相接触,所述橡胶轮固定连接在可转动的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微型失电电磁制动器,所述微型失电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光陈继云汪园园江期洪胡姝婧喻尚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