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91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涉及陶瓷加工领域。该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包括伸缩操作杆,伸缩操作杆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固定端套筒,固定端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主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套主体,管套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主体,管套主体的内部设有管套内腔,管套内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底部与气囊主体固定相连,输气管的顶端活动套接有连接软管,管套主体的侧壁设有与输气管对应的卡紧保护机构。该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便于对瓶口较小的花瓶进行夹紧固定和上釉操作,这种固定方式不会对其外壁造成影响,能够保证对小口花瓶的上釉效果,无需后期对其进行补釉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
技术介绍
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上釉是陶瓷插花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在陶瓷插花瓶表面的釉层主要是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现有的上釉装置一般会使用到专用的上釉机器,利用上釉机器一般需要将陶瓷器具进行固定,固定后用伸缩杆将陶瓷器具进行上升下降旋转便于对其进行上釉,而现有的固定方式一般使用夹具,在对瓶口较小的花瓶类陶瓷进行上釉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而且夹持在其外壁,会在上釉时造成其外壁受到夹具影响,夹具覆盖的部位无法上釉,这就导致了后期可能需要补釉,补釉会导致与原有的釉产生瑕疵,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包括伸缩操作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操作杆(1)为现有上釉装置的输出固定端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操作杆(1)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固定端套筒(2),所述固定端套筒(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3),所述主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套主体(4),所述管套主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主体(5),所述管套主体(4)的内部设有管套内腔(401),所述管套内腔(40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的底部与气囊主体(5)固定相连,所述输气管(6)的管腔与气囊主体(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气管(6)的长度大于管套主体(4)的长度,所述输气管(6)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包括伸缩操作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操作杆(1)为现有上釉装置的输出固定端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操作杆(1)的下端活动安装有固定端套筒(2),所述固定端套筒(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3),所述主连接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套主体(4),所述管套主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主体(5),所述管套主体(4)的内部设有管套内腔(401),所述管套内腔(40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输气管(6)的底部与气囊主体(5)固定相连,所述输气管(6)的管腔与气囊主体(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气管(6)的长度大于管套主体(4)的长度,所述输气管(6)的顶端活动套接有连接软管(7),所述连接软管(7)远离输气管(6)的一端与气泵相连,所述管套主体(4)的侧壁设有与输气管(6)相对应的接口处卡紧保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套筒(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端螺母座(201),所述固定端螺母座(201)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固定端螺杆(202),所述固定端螺杆(202)穿过固定端螺母座(201)和固定端套筒(2)的外壁并伸入固定端套筒(2)的内腔且与伸缩操作杆(1)的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螺杆(202)靠近伸缩操作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固定端螺杆(202)远离伸缩操作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端转把(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3)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301),所述第一连杆(301)远离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端套筒(2)的侧壁上,所述主连接杆(3)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302),所述第二连杆(302)远离主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管套主体(4)的侧壁上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日用陶瓷加工的上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杆(3)、第一连杆(301)和第二连杆(302)的形状组成“U”形,所述第一连杆(301)和第二连杆(302)的长度相同,所述伸缩操作杆(1)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松刘冬娜童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