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8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墨涂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所述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包括开口向左整体呈W状的刮刀固定件,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向下倾斜,第三固定部向上倾斜,第一、第三固定部分别位于第二固定部的上下两端;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第二固定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起,第三固定部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第一‑第三凸起上分别设有上刮刀、中刮刀和下刮刀;刮刀固定件、上下刮刀与涂布辊围合形成储料腔,刮刀固定件上设有与储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当涂布高粘度油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将高粘度油墨压入涂布辊的网穴内,达到高粘度油墨的正常涂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
本技术属于油墨涂布
,具体涉及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
技术介绍
涂布过程中为了使涂布网线辊网穴中的油墨定量转移到基材上通常会用刮刀刮去网线涂布辊上多余的油墨,目前常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口字型封闭刮刀”。“口字型封闭刮刀”涂布时油墨被封闭在上刮刀5、下刮刀7、刮刀固定部件4、涂布辊2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减少了油墨和空气的接触,因此减少了溶剂的挥发,从而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油墨固含量的相对稳定,最终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但是在使用“口字型封闭刮刀”时,由于油墨粘度高造成油墨和网线涂布辊亲和力不强,油墨不能完全进入网线涂布辊的网穴内,从而造成涂布过程中漏涂现象严重,因此这种“口字型封闭刮刀”只适合低粘度油墨的涂布,并不适合高粘度油墨的涂布。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可以适用所有粘度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在涂布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该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可以适合所有粘度油墨的涂布,针对高粘度油墨,可以将其压入涂布辊的网穴内,达到高粘度油墨的正常涂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所述封闭刮刀设于涂布辊右侧,封闭刮刀包括开口向左整体呈W状的刮刀固定件,所述刮刀固定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向下倾斜,第三固定部向上倾斜,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分别位于第二固定部的上下两端,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第二固定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起,第三固定部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上刮刀,第二凸起上设有中刮刀,第三凸起上设有下刮刀;所述刮刀固定件、上刮刀、下刮刀与涂布辊围合形成储料腔,刮刀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优选的,所述中刮刀设于第二凸起的下端面,中刮刀下端面设有刮刀压板,压紧螺栓穿过刮刀压板和中刮刀,与第二凸起螺纹连接;刮刀压板与中刮刀压接,通过压紧螺栓使中刮刀固定在第二凸起上。中刮刀与涂布辊接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进一步优选的,中刮刀与竖直面的夹角α为锐角;当采用高粘度油墨涂布时,高粘度油墨在中刮刀的压力作用下将高粘度油墨压入涂布辊网穴,从而避免了涂布过程中的漏涂现象,保证了涂布质量。优选的,上刮刀与第一凸起螺栓可拆卸连接,下刮刀与第三凸起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刮刀和上下刮刀位置的调节,使刮刀与涂布辊接触。优选的,上刮刀向左下方延伸,下刮刀向左上方延伸。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适合所有粘度油墨的涂布,尤为适用高粘度油墨的涂布,避免了“口字型封闭刮刀”在高粘度油墨涂布过程中的漏涂现象,同时减少溶剂挥发、改善空气质量、保证油墨固含量相对稳定、保证产品质量相对稳定;2.高粘度油墨在中刮刀(中刮刀与竖直面的夹角为锐角)的压力作用下将高粘度油墨压入涂布辊网穴,从而避免了涂布过程中的漏涂现象,保证了涂布质量,达到高粘度油墨的正常涂布。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口字型封闭刮刀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为压辊,2为涂布辊,3为基材,4为刮刀固定件,41为第一固定部,42为第二固定部,43为第三固定部,5为上刮刀,6为中刮刀,7为下刮刀,8为刮刀压板,9为压紧螺栓,10为储料腔,11为出料口,12为进料口,13为第一凸起,14为第二凸起,15为第三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实施例1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设于涂布辊2右侧,其包括开口向左整体呈W状的刮刀固定件4,所述刮刀固定件4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41、第二固定部42和第三固定部43,第一固定部41向下倾斜,第三固定部43向上倾斜,且第一固定部41和第三固定部43分别位于第二固定部42的上下两端,第一固定部41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13,第二固定部42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起14,第三固定部43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凸起15;第一凸起13上设有上刮刀5,第二凸起14上设有中刮刀6,第三凸起15上设有下刮刀7。所述刮刀固定件4、上刮刀5、下刮刀7与涂布辊2围合形成储料腔10,刮刀固定件4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料腔10相连通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1。中刮刀6设于第二凸起14的下端面,中刮刀6下端面设有刮刀压板8,通过压紧螺栓9将刮刀压板8、中刮刀8和第二凸起14连接,中刮刀6与竖直面(或是第二凸起14与中刮刀8的接触面与竖直面)的夹角α为锐角。上刮刀5与第一凸起13螺栓连接,下刮刀7与第三凸起15螺栓连接,上刮刀5向左下方延伸,下刮刀7向左上方延伸。本技术封闭刮刀的使用过程如图3所示。在涂布过程中,使用的涂布系统设备包括压辊1、涂布辊2、基材3和本技术的封闭刮刀。所述的压辊1与圆柱形的涂布辊2的纵截面圆心位于同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且压辊1与涂布辊2的外圆周相切,基材3放置于压辊1与涂布辊2的切线处。本技术封闭刮刀设于涂布辊2的右侧,封闭刮刀的水平中心线穿过涂布辊2的纵截面圆心,且上刮刀5、下刮刀7和中刮刀6与涂布辊2的右侧面相互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压辊、涂布辊、封闭刮刀在涂布过程中如何设置,以及与封闭刮刀连接的其他部件;刮刀固定件上的进料口、出料口等并不是本使用新型的创新之所在,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即可,此处不再赘述。涂布过程中,压辊1沿顺时针转动,而涂布辊2沿逆时针转动,中刮刀6与竖直面的夹角为α,且α为锐角,优选为45°。本技术的封闭刮刀尤为适用于高粘度油墨的涂布,即粘度大于10s(用涂-4杯测量)。但是本技术装置并不仅限于高粘度油墨的涂布,其适用于所有粘度油墨的涂布,只是特别适用于粘度大于10s的油墨涂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所述封闭刮刀设于涂布辊右侧,其特征在于,封闭刮刀包括开口向左整体呈W状的刮刀固定件,所述刮刀固定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向下倾斜,第三固定部向上倾斜,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分别位于第二固定部的上下两端;/n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第二固定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起,第三固定部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上刮刀,第二凸起上设有中刮刀,第三凸起上设有下刮刀;/n所述刮刀固定件、上刮刀、下刮刀与涂布辊围合形成储料腔,刮刀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涂布用封闭刮刀,所述封闭刮刀设于涂布辊右侧,其特征在于,封闭刮刀包括开口向左整体呈W状的刮刀固定件,所述刮刀固定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向下倾斜,第三固定部向上倾斜,且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分别位于第二固定部的上下两端;
第一固定部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凸起,第二固定部的中部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凸起,第三固定部的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第一凸起上设有上刮刀,第二凸起上设有中刮刀,第三凸起上设有下刮刀;
所述刮刀固定件、上刮刀、下刮刀与涂布辊围合形成储料腔,刮刀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料腔相连通的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新虎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卓立膜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