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82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包括耐磨层、抗静电层、第一保护层、气泡层、减震体、第二保护层、防紫外线层、阻燃层和阻燃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耐磨层可以增强气泡膜的耐磨性,通过抗静电层可以使具有抗静电性能,可以更好的保护电子类物品,通过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可以保护气泡,使气泡不易被戳破,通过减震体可以增强气泡膜的减震性能;通过防紫外线层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防紫外线性能,且使气泡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通过阻燃剂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阻燃性能,能够更好的保护运输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泡膜,具体是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属于气泡膜应用

技术介绍
气泡膜是以高压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增白剂、开口剂等辅料,经230度左右高温挤出吸塑成气泡的产品,是用于包装填充的一种防压防潮防震的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减震性、抗冲击性、热合性、无毒、无味、防潮、耐腐蚀、透明度好等优点。目前气泡膜多用于物流运输,包装于物品表面,防止物品运输过程被损坏,但是现有的气泡膜结构单一,大多为聚乙烯为材料经过吸塑成气泡的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减震性,但气泡容易戳破,且缺乏抗静电性和阻燃性,不能很好的保护所运输的物品。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顶部复合连接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顶部复合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顶部复合连接气泡层,所述气泡层开设有气泡腔,所述气泡腔内放置有减震体,所述气泡层顶部复合连接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顶部复合连接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顶部复合连接阻燃层,所述阻燃层开设有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部放置有阻燃剂。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尼龙塑料薄膜和聚乙烯薄膜复合而成。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为聚乙烯醇树脂薄膜,且所述抗静电层顶部涂设有防静电碳系涂料。优选的,所述气泡层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气泡腔,且所述气泡腔内均放置有减震体,所述减震体为球状结构。<br>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层为镀铝塑料薄膜,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均为普通的PP膜。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为聚酯塑料膜,且阻燃层开设有若干个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放置有阻燃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耐磨层可以增强气泡膜的耐磨性,通过抗静电层可以使具有抗静电性能,可以更好的保护电子类物品,通过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可以保护气泡,使气泡不易被戳破,通过减震体可以增强气泡膜的减震性能,可以防止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撞击而损坏;2、本技术通过防紫外线层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防紫外线性能,且使气泡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提高气泡膜的阻隔性能,通过阻燃剂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阻燃性能,能够更好的保护运输物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耐磨层,2、抗静电层,3、第一保护层,4、气泡层,5、减震体,6、第二保护层,7、防紫外线层,8、阻燃层,9、阻燃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包括耐磨层1,所述耐磨层1顶部复合连接抗静电层2,所述抗静电层2顶部复合连接第一保护层3,所述第一保护层3顶部复合连接气泡层4,所述气泡层4开设有气泡腔,所述气泡腔内放置有减震体5,所述气泡层4顶部复合连接第二保护层6,所述第二保护层6顶部复合连接防紫外线层7,所述防紫外线层7顶部复合连接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开设有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部放置有阻燃剂9。所述耐磨层1由尼龙塑料薄膜和聚乙烯薄膜复合而成;所述抗静电层2为聚乙烯醇树脂薄膜,且所述抗静电层2顶部涂设有防静电碳系涂料;所述气泡层4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气泡腔,且所述气泡腔内均放置有减震体5,所述减震体5为球状结构;所述防紫外线层7为镀铝塑料薄膜,所述第一保护层3和第二保护层6均为普通的PP膜;所述阻燃层8为聚酯塑料膜,且阻燃层8开设有若干个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放置有阻燃剂9。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耐磨层1可以增强气泡膜的耐磨性,通过抗静电层2可以使具有抗静电性能,可以更好的保护电子类物品,通过第一保护层3和第二保护层6可以保护气泡,使气泡不易被戳破,通过减震体5可以提升气泡膜的减震性能,通过防紫外线层7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防紫外线性能,且使气泡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提高气泡膜的阻隔性能,通过阻燃剂9可以使气泡膜具有阻燃性能,当阻燃剂9遇明火时,阻燃剂9受热分解出不燃的气体,将气泡膜分解出来的可燃气体的浓度冲淡到燃烧下限以下,阻止燃烧继续进行,达到阻燃的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层(1),所述耐磨层(1)顶部复合连接抗静电层(2),所述抗静电层(2)顶部复合连接第一保护层(3),所述第一保护层(3)顶部复合连接气泡层(4),所述气泡层(4)开设有气泡腔,所述气泡腔内放置有减震体(5),所述气泡层(4)顶部复合连接第二保护层(6),所述第二保护层(6)顶部复合连接防紫外线层(7),所述防紫外线层(7)顶部复合连接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开设有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部放置有阻燃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层(1),所述耐磨层(1)顶部复合连接抗静电层(2),所述抗静电层(2)顶部复合连接第一保护层(3),所述第一保护层(3)顶部复合连接气泡层(4),所述气泡层(4)开设有气泡腔,所述气泡腔内放置有减震体(5),所述气泡层(4)顶部复合连接第二保护层(6),所述第二保护层(6)顶部复合连接防紫外线层(7),所述防紫外线层(7)顶部复合连接阻燃层(8),所述阻燃层(8)开设有阻燃腔,所述阻燃腔内部放置有阻燃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复合气泡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由尼龙塑料薄膜和聚乙烯薄膜复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兴升达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