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吸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62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包括通过气体管道依次连接的焚烧炉、急冷塔和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急冷塔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与焚烧炉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与吸收塔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与吸收塔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本申请中用于为高温气体降温的液体可以选择吸收剂,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相当于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吸收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吸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装备
,具体涉及尾气吸收设备。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酸性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可能会影响生态环境,导致人类各种疾病尤其是呼吸类疾病的增加,所以废气在排放之前,一定要进行净化处理。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废气中的颗粒物可能会提高酸性气体或其他组分的处理难度或使得其他组分的处理效果降低,所以在进行废气处理时,一般会先将废气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或去除颗粒物的同时,去除部分其他组分,然后在对尾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吸收设备,解决现有尾气吸收设备吸收液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焚烧炉、急冷塔和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急冷塔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与焚烧炉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与吸收塔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与吸收塔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区、吸收区和集液区,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喷淋区上方吸收塔、吸收区下方的吸收塔上设置有与低温气体出口连接的气体入口,所述集液区内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液体管道连接的进液口;所述吸收区内设置有吸收塔板,所述吸收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边缘设置有挡液条,所述吸收塔板和吸收塔内壁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所述吸收塔板有两个以上且从上至下一次设置,相邻两个吸收塔板所对应的物料通道错开设置。更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区设置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喷头,所述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通过循环管与进液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加压泵和阀门。更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还与喷淋装置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气体管道和循环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与反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反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区的液面以下,所述反冲管上设置有阀门。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包括清液出口和固液混合物出口,所述清液出口连接有清液管、固液混合物出口连接有固液混合物管,所述清液管、固液混合物管和循环管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清液管、固液混合物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冲管两侧的循环管上均设置有阀门,且循环管上的两个所述阀门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每个排液口上均设置有阀门。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冲管位于吸收塔内的部分设置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沿吸收塔的径向设置、且进液端与反冲管连接、出液端设置有反冲口。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冲管包括固定管和通过轴承与固定管连接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分液管设置在转动管上,所述分液管的出液口沿吸收塔的切向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本申请中用于为高温气体降温的液体可以选择吸收剂,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相当于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吸收剂的利用率。本申请中的吸收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吸收塔板和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气体可以从通气孔与液膜的下表面接触、通过物料通道汇聚到液膜上方与液膜的上表面接触,从而提高气液两项的物质交换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循环管和气体管道通过连接管连接,当气体管道中集聚了较多固体颗粒时,可以利用循环管中的液体对气体管道进行冲洗。本申请中,反冲管连接有分液管,液相从反冲口离开,喷向各个方向,提高清洗或搅拌的效果;另外可以通过对反冲管中液相的压力进行调节,调节清洗或搅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气体管道22依次连接的焚烧炉1、急冷塔2和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4;所述急冷塔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21、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2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21与焚烧炉1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22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23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本实施例中的焚烧炉1产生尾气后,首先听过急冷塔2降温,然后经过吸收塔3吸收其中的颗粒杂质和部分污染气体,其中的急冷塔2和吸收塔3都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几个,当离开吸收塔3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后,可以直接进行排放,若未达到排放标准,则继续经过其他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后经过烟囱排放。本实施例中用于为高温气体降温的液体可以选择吸收剂,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相当于利用吸收剂对高温气体进行了初步的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吸收剂的利用率。与高温气体换热后吸收剂中吸收了部分尾气中的固体颗粒,这些固液混合物在急冷塔2内逐渐沉降,然后上层的比较澄清的吸收剂可以转移到吸收塔3内,在吸收塔3内与吸收塔3内的吸收剂聚集在一起,方便重复利用,下层的固体颗粒含量较高的部分可以通过排污管直接排放,也可以转移到吸收塔3内同吸收塔3内沉降物一同处理。本实施例中的吸收塔3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区31、吸收区32和集液区33,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喷淋区31上方吸收塔3、吸收区32下方的吸收塔3上设置有与低温气体出口连接的气体入口,所述集液区33内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液体管道23连接的进液口;所述吸收区32内设置有吸收塔板321,所述吸收塔板321上设置有通气孔、边缘设置有挡液条322,所述吸收塔板321和吸收塔3内壁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323;所述吸收塔板321有两个以上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相邻两个吸收塔板321所对应的物料通道323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尾气吸收设备,喷淋区31喷淋的吸收液落在吸收塔板321上,且在挡液条322的作用下,能在吸收塔板321上形成液膜。废气从气体入口进入吸收塔3,然后逐渐向上移动,当气体移动至吸收区32时,由于吸收塔板321的存在,部分气体穿过吸收塔板321的通气孔,与吸收塔板321上的吸收液接触后,继续向上移动;另一部分气体通过物料通道323继续向上移动,同时与吸收塔板321上液膜的上表面接触进行物质交换,然后与从通气孔中上升的气体会和,继续通过上方的吸收塔板321和物料通道323,对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气体依次通过吸收区32的吸收塔板321后,进入喷淋区31,在喷淋区31与吸收液进一步接触进行物质交换后,从顶部的出气口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气体管道(22)依次连接的焚烧炉(1)、急冷塔(2)和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4);/n所述急冷塔(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21)、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2)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21)与焚烧炉(1)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22)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23)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气体管道(22)依次连接的焚烧炉(1)、急冷塔(2)和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4);
所述急冷塔(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21)、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2)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21)与焚烧炉(1)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22)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23)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区(31)、吸收区(32)和集液区(33),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喷淋区(31)上方吸收塔(3)、吸收区(32)下方的吸收塔(3)上设置有与低温气体出口连接的气体入口,所述集液区(33)内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液体管道(23)连接的进液口;
所述吸收区(32)内设置有吸收塔板(321),所述吸收塔板(321)上设置有通气孔、边缘设置有挡液条(322),所述吸收塔板(321)和吸收塔(3)内壁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323);所述吸收塔板(321)有两个以上且从上至下一次设置,相邻两个吸收塔板(321)所对应的物料通道(323)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区(31)设置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喷头,所述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通过循环管(34)与进液管连通,所述循环管(34)上设置有加压泵和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汪平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