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言良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61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包括连接型管道机构,连接型管道机构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连接型管道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构,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气体型预过滤机构,引风机构与气体型预过滤机构相连通;气体型预过滤机构包括轴承连接座,轴承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利用风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从而带动扇叶型引风板、第二旋转型支撑杆与旋转型聚风筒以第一旋转型支撑杆为支点进行旋转,利用相互旋转的作用,相对提升了气体预过滤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填埋气成分复杂、气量大、杂质组分浓度低的特点,可使用生物过滤床脱除其中的微量组分,如图1所示,当填埋气流经滤床时,通过扩散作用,将污染成分传递到生物膜上,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化反应,从而使填埋气中的污染物得到降解,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经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许多优点,是很有前途的净化工艺,国外开发了一种生物洗涤塔,用以处理填埋气中的硫化物,如图2所示,填埋气由底部进入气一液接触塔,被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所洗涤,针对填埋气成分复杂、气量大、杂质组分浓度低的特点,可使用生物过滤床脱除其中的微量组分,如图1所示,当填埋气流经滤床时,通过扩散作用,将污染成分传递到生物膜上,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化反应,从而使填埋气中的污染物得到降解,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经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许多优点,是很有前途的净化工艺。在针对家用气体净化时,通常住户会考虑移动式气体净化器或者新风型整体气体净化器,但是所有净化器都绕不开滤网过滤空气的问题,市面上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都会让气体直接接触至滤网板上,导致滤芯等滤材更换较为频繁,不利于实际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了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利用风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从而带动扇叶型引风板、第二旋转型支撑杆与旋转型聚风筒以第一旋转型支撑杆为支点进行旋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包括连接型管道机构,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构,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气体型预过滤机构,所述引风机构与气体型预过滤机构相连通;所述气体型预过滤机构包括轴承连接座,所述轴承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所述轴承连接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型支撑杆,所述第一旋转型支撑杆远离轴承连接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型聚风筒,所述旋转型聚风筒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型支撑杆,所述第二旋转型支撑杆的周向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扇叶型引风板,所述旋转型聚风筒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滤风型毛毡,每组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之间均转动有第二滤风型毛毡,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均与相邻两个第一滤风型毛毡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的内部均设有多个透气型小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与旋转型聚风筒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平滑型凸块,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平滑型凸块,所述第一平滑型凸块与第二平滑型凸块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平滑型凸块,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的两侧均开设有平滑型环形槽,所述第三平滑型凸块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平滑型环形槽内腔,所述第三平滑型凸块与平滑型环形槽均呈一一对应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型聚风筒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通风槽,多个所述圆形通风槽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圆形通风槽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网孔型滤网。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连接座的一侧超声波焊接有中置支撑座,所述中置支撑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环形连接座,所述环形连接座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侧置隔板,所述排风槽开设在多个侧置隔板之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包括快装型连接管道,所述快装型连接管道的内部开设有中置气体净化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侧置连接段,所述第一侧置连接段的一侧一体式设有第二侧置连接段,所述第一侧置连接段与第二侧置连接段的内部均设有连通管型空槽,所述连通管型空槽的内腔侧壁设有螺纹连接段。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环形支撑套块,所述环形支撑套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外壁,所述环形支撑套块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弧形支撑连接段,所述弧形支撑连接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型固定套筒,所述支撑型固定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置固定杆,所述顶置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法兰连接盘。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机构包括环形引风框架,所述环形引风框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弧形引风板,所述弧形引风板的一侧边缘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防护型固定环。根据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气体净化器预过滤装置,其使用方法具体如下:A、首先利用螺纹连接段将连接型管道机构固定在气体净化器的前部,使得被吸入的气体会优先进入连接型管道机构的内腔。B、利用风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从而带动扇叶型引风板、第二旋转型支撑杆与旋转型聚风筒以第一旋转型支撑杆为支点进行旋转,在旋转型聚风筒旋转时,第一滤风型毛毡在第二滤风型毛毡的侧面进行旋转。C、经过连接型管道机构内腔的风,一部分流向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之间,利用相互旋转的作用,提升风与第一滤风型毛毡、第二滤风型毛毡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过滤效果。D、另一部分风,从圆形通风槽的内腔穿过,经过网孔型滤网进行过滤,最后两部分的风汇集,从排风槽的内腔排出,达到气体预过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利用风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从而带动扇叶型引风板、第二旋转型支撑杆与旋转型聚风筒以第一旋转型支撑杆为支点进行旋转,在旋转型聚风筒旋转时,第一滤风型毛毡在第二滤风型毛毡的侧面进行旋转,经过连接型管道机构内腔的风,一部分流向第一滤风型毛毡与第二滤风型毛毡之间,利用相互旋转的作用,提升风与第一滤风型毛毡、第二滤风型毛毡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对提升了气体预过滤的便捷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扇叶型引风板,一部分风从圆形通风槽的内腔穿过,经过网孔型滤网进行过滤,最后两部分的风汇集,从排风槽的内腔排出,达到气体预过滤的作用,当扇叶型引风板接触到风压时,可以带动整体进行旋转,一方面降低预过滤的能耗,另一方面提升了气体预过滤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C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轴侧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的D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连接型管道机构、101快装型连接管道、102中置气体净化腔、2支撑机构、21环形支撑套块、22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包括连接型管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构(4),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所述引风机构(4)与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相连通;/n所述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包括轴承连接座(51),所述轴承连接座(5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52),所述轴承连接座(5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型支撑杆(53),所述第一旋转型支撑杆(53)远离轴承连接座(5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型聚风筒(54),所述旋转型聚风筒(54)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型支撑杆(55),所述第二旋转型支撑杆(55)的周向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扇叶型引风板(56),所述旋转型聚风筒(54)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滤风型毛毡(57),每组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之间均转动有第二滤风型毛毡(58),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5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包括连接型管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2),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构(4),所述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所述引风机构(4)与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相连通;
所述气体型预过滤机构(5)包括轴承连接座(51),所述轴承连接座(5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槽(52),所述轴承连接座(5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型支撑杆(53),所述第一旋转型支撑杆(53)远离轴承连接座(5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旋转型聚风筒(54),所述旋转型聚风筒(54)的内腔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旋转型支撑杆(55),所述第二旋转型支撑杆(55)的周向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扇叶型引风板(56),所述旋转型聚风筒(54)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滤风型毛毡(57),每组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两个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之间均转动有第二滤风型毛毡(58),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5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型管道机构(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58)均与相邻两个第一滤风型毛毡(57)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与第二滤风型毛毡(58)的内部均设有多个透气型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与旋转型聚风筒(54)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平滑型凸块(59),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5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平滑型凸块(510),所述第一平滑型凸块(59)与第二平滑型凸块(510)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风型毛毡(5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平滑型凸块(511),所述第二滤风型毛毡(58)的两侧均开设有平滑型环形槽(512),所述第三平滑型凸块(511)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平滑型环形槽(512)内腔,所述第三平滑型凸块(511)与平滑型环形槽(512)均呈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型聚风筒(5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形通风槽(513),多个所述圆形通风槽(513)均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圆形通风槽(513)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网孔型滤网(5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净化器的预过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言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言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