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处理装置及包括其的双氧水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60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急处理装置及包括其的双氧水生产装置。所述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以及分离组件,第一存储室(2)上连接有引流管(1)以接收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排出液,第一存储室(2)的上部敞开且第二存储室(3)封闭,第一存储室(2)中的第一相通过分离组件被排出至第二存储室(3)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流管引入至第一存储室中的排出液在敞开环境下,快速分解时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够迅速扩散,能够避免发生爆炸等现象,且通过分离组件将排出液中的第一相单独排出至第二存储室中,从而能够回收利用第一相或者是集中处理第一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处理装置及包括其的双氧水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
,具体地涉及用于双氧水生产装置的应急处理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双氧水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过氧化氢是世界主要的基础化学产品之一,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还可以用作照相除污剂,过氧化氢的需求量非常大。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是其主要生产方法,国内外厂商对工艺的个别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针对氢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工作介质以及成套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单位体积工作液的过氧化氢生产能力。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危险性始终存在,尤其是在萃取塔,存在大量的双氧水溶液,如果控制不当,则双氧水中的过氧化氢快速分解而短时间内产生过多气体,从而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目前,专门针对该工艺安全控制的技术较少,对生产过程的系统安全性控制不完善。在双氧水生产装置出现事故发生前兆或者事故发生初期,如果能够及时将低稳定性的物料排出,则可有效防止恶性事故发生,因此需要设计专用的应急处理装置。因此,目前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及使用装置的应急处理装置,以用于含双氧水和有机物料混合物的紧急排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氧水生产及使用装置的应急处理装置,以用于含双氧水和有机物料混合物的紧急排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应急处理装置,所述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室和第二存储室以及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存储室上连接有引流管以接收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排出液,所述第一存储室的上部敞开且所述第二存储室封闭,所述第一存储室中的所述第一相通过所述分离组件被排出至所述第二存储室中。优选地,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吸油管以及设置在吸油管上的抽吸泵,所述吸油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室内的第一相中,所述吸油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存储室。优选地,所述吸油管的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室内的第一相中的一端的管材密度大于第一相密度且小于第二相密度。优选地,所述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界位计,该界位计设置于所述排出液中。优选地,所述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通气阀,该通气阀的第一阀口与用于通入氮气的第一管连接,所述通气阀的第二阀口通过第二管与所述第二存储室连接。优选地,所述通气阀为三通阀,所述通气阀的第三阀口上连接有第三管。优选地,所述通气阀为自立式调节阀。优选地,所述第二存储室的底面上设置有金属网。优选地,所述第一存储室和所述第二存储室形成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装置,所述双氧水生产装置包括萃取塔和净化塔,其中,所述双氧水生产装置还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急处理装置,所述应急处理装置通过所述引流管分别与所述萃取塔和所述净化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流管引入至第一存储室中的排出液在敞开环境下,快速分解时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够迅速扩散,能够避免发生爆炸等现象,且通过分离组件将排出液中的第一相单独排出至第二存储室中,从而能够回收利用第一相或者是集中处理第一相。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流管2第一存储室3第二存储室4抽吸泵5通气阀6界位计7金属网8第一管9吸油管10第二管11第三管12事故池13隔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另外,在说明本专利技术时,在判断出针对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说明可能会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将省略对其的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以及分离组件。第一存储室2上连接有引流管1以接收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排出液。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将双氧水生产装置中的萃取塔中的双氧水溶液作为排出液进行说明,此时,双氧水溶液中包括有机相和水相,其中,第一相为有机相,第二相为水相,并且第一相和第二相之间可分层,从而第一相位于上方,第二相位于下方。但这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应急处理装置优选但不限定于应用在快速产生大量气体的排出液,这种排出液可以包括更多个物相或者多个物相可以互不分层。第一存储室2的上部敞开设置,双氧水溶液通过引流管1迅速排出至第一存储室2时,双氧水快速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够快速地扩散到大气环境中,从而能够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如图1所示,第一存储室2可以是只有侧壁和底壁的池塘形式,本专利技术不限制具体形式。另外,第二存储室3设置成封闭空间,第一存储室2中的第一相通过分离组件被排出至第二存储室3中,从而避免第一相被氧化变质。通过分离组件将排出液中的第一相单独排出至第二存储室中,从而能够回收利用第一相或者是集中处理第一相。第二存储室3可以与第一存储室2单独设置,但为了结构紧凑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将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形成为一体。具体地,在一个事故池的中间设置一个隔壁13,从而形成两个存储空间,在其中一个存储空间的顶部设置顶壁,由此能够形成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在一个事故池12上设置,从而能够使整个装置紧凑。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单独设置第一存储室和第二存储室,例如,需要将存储有第一相的第二存储室移动到其他地点时,可以单独的第二存储室设置在移动挂车上来进行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应急处理装置的容量大小可以根据工况进行设计即可,优选地,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的容积之和可以设计成需要引流事故物质的装置的容积大小。例如,应用于双氧水生产装置时,由于气体爆炸事件可能是在萃取塔和净化塔中发生,因此,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的容积之和可以设计成萃取塔和净化塔内的双氧水存量容积之和。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分离组件为将第一存储室中的第一相分离排出至第二存储室中的构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多种,例如,隔壁13上可以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分离门,初始状态下,分离门为关闭状态,待第一存储室2中的排出液稳定之后,第一相和第二相分层,之后控制分离门缓慢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存储室2中的位于上方的第一相流入第二存储室中。但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分离组件包括吸油管9以及设置在吸油管9上的抽吸泵4,吸油管9的一端位于第一存储室2内的第一相中,吸油管9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存储室3。通过抽吸泵4的抽吸频率,可控第一相的抽吸速度。其中,为了使吸油管9始终位于第一相中,优选地,吸油管9的位于第一存储室2内的第一相中的一端的管材密度大于第一相密度且小于第二相密度,从而避免第二相被吸入第二存储室中。在此基础上,应急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界位计6,该界位计6设置于排出液中。基于界位计6反馈的分层位置,能够控制分离组件是否继续进行抽吸。当界位计6反馈分层消失,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以及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存储室(2)上连接有引流管(1)以接收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排出液,所述第一存储室(2)的上部敞开且所述第二存储室(3)封闭,所述第一存储室(2)中的所述第一相通过所述分离组件被排出至所述第二存储室(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存储室(2)和第二存储室(3)以及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存储室(2)上连接有引流管(1)以接收包括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排出液,所述第一存储室(2)的上部敞开且所述第二存储室(3)封闭,所述第一存储室(2)中的所述第一相通过所述分离组件被排出至所述第二存储室(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吸油管(9)以及设置在吸油管(9)上的抽吸泵(4),所述吸油管(9)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室(2)内的第一相中,所述吸油管(9)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存储室(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9)的位于所述第一存储室(2)内的第一相中的一端的管材密度大于第一相密度且小于第二相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装置还包括界位计(6),该界位计(6)设置于所述排出液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贾学五刘静如王振刚费轶徐伟石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