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58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和支腿,支腿的底端面均安装有吸附盘,床体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床体的上方设置有拱形架,拱形架的端部均安装有双刹轮,拱形架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孔高度相同的通孔,通孔内均插接有螺栓;拱形架上横板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弹性绳,且弹性绳上均连接有多个上下同轴的挂置环,弹性绳的底端均通过吊绳连接有弧形板,且横板的底端面上均沿弹性绳的后侧固定有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骨科患者的肢体进行恢复训练,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患者在进行骨科手术后需要将手术部位加压固定一段时间后方可进行恢复,其中,脚踝骨折术后恢复过程中,通过踩踏地面来进行脚踝压力锻炼,同时配合拉伸以及牵引,促进骨骼恢复,加快康复速度。恢复训练是指是综合、协调地应用恢复训练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及社会功能障碍,增强其自立能力,改变其生活状态,使其最终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骨科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各类骨科疾病、创伤的保守治疗以及术前、术后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恢复训练的规律,在运动强度不大时人可以轻松规律的完成有节奏的运动,当运动强度超出人体承受范围时,规律性会变差;此外由于人体对于超声波的传递是可以通过骨骼传递的,当人体有节奏的运动时,骨骼会产生有规律的改变,从而导致超声波会产生有规律的节奏,这个节奏和人运动的节奏是相同的。申请号为CN201821512803.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腿部恢复装置,通过在床板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孔,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来进行位置的移动,伸缩架和吊杆都是可以进行伸缩的,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高度的调整,在床尾板的左侧设置有弹簧和踏板,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腿部的锻炼。但是,其存在如下的缺点和不足:1)只能放置一条腿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时另一条腿不能进行有效支撑,患者身体不容易保持平衡,实用性不高;2)弹簧没有进行有效限位,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容易用力不当导致弹簧歪斜,从而产生二次伤害。因此需要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恢复训练装置训练方式较为单一,且不能够同时对患者的下肢和上肢进行恢复训练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和支腿,所述支腿的底端面均安装有吸附盘,所述床体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床体的上方设置有拱形架,所述拱形架的端部均安装有双刹轮,拱形架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孔高度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均插接有螺栓;所述拱形架上横板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弹性绳,且弹性绳上均连接有多个上下同轴的挂置环,所述弹性绳的底端均通过吊绳连接有弧形板,且横板的底端面上均沿弹性绳的后侧固定有挂钩;所述床体的后端通过支杆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多条导轨槽,且L型支撑板的前侧壁上通过弹簧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推板,所述推板的底端均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面上均嵌设有沿导轨槽内自由滚动的滚珠。更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底端面的前端固定有左右对称的收纳筐,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本装置的收纳功能。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的螺孔前后排列整齐且高度一致,所述螺栓可穿过通孔螺旋连接螺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绳上均连接有个挂置环,且所述挂置环均可挂在与其相近的挂钩上,通过将不同的挂置环挂在挂钩上能够对弧形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滚珠均抵在导轨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和推板前后移动时,所述滚珠通过滚动的方式沿导轨槽内前后移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板内部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等长的三段式结构,且第一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三段弹簧的弹性系数。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拱形架、弹性绳、挂置环、吊绳、弧形板和挂钩的设计,能够通过弧形板和弹性绳的配合作用对患者的上肢或下肢进行恢复训练。2、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L型支撑板、弹簧、导轨槽、推板、压板和滚珠的设计,能够通过前后推动推板的方式来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拱形架设置两个弹性绳、弧形板、挂置环、吊绳所组成的上下肢恢复装置,在患者进行恢复训练时,可放置另一条腿或上肢在弧形板上,便于患者用力和保持平衡。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杆16内部为可伸缩结构,调节L型支撑板与床体1的角度,可以使得患者进行多体位的恢复训练,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弹簧为等长的三段式结构,且第一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三段弹簧的弹性系数,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下肢的恢复训练,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而且由于弹簧的弹性系数逐渐降低,当压缩弹簧到极限时,也不容易使得患者受到的弹性力过大而使患者受到二次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床体;2-支腿;3-吸附盘;4-连接板;5-螺孔;6-拱形架;7-双刹轮;8-通孔;9-螺栓;10-横板;11-弹性绳;12-挂置环;13-吊绳;14-弧形板;15-挂钩;16-支杆;17-L型支撑板;18-导轨槽;19-弹簧;20-推板;21-压板;22-滚珠;23-收纳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参照图1-3:包括床体1和支腿2,支腿2的底端面均安装有吸附盘3,床体1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5;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拱形架6,拱形架6的端部均安装有双刹轮7,拱形架6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孔5高度相同的通孔8,通孔8内均插接有螺栓9;拱形架6上横板10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弹性绳11,且弹性绳11上均连接有多个上下同轴的挂置环12,弹性绳11的底端均通过吊绳13连接有弧形板14,且横板10的底端面上均沿弹性绳11的后侧固定有挂钩15;床体1的后端通过支杆16连接有L型支撑板17,L型支撑板17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多条导轨槽18,且L型支撑板17的前侧壁上通过弹簧19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推板20,推板20的底端均连接有压板21,压板21的底端面上均嵌设有沿导轨槽18内自由滚动的滚珠22。支杆16内部具有可伸缩的结构,可以通过支杆16的伸长或收缩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底端面均安装有吸附盘(3),所述床体(1)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5);所述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拱形架(6),所述拱形架(6)的端部均安装有双刹轮(7),拱形架(6)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孔(5)高度相同的通孔(8),所述通孔(8)内均插接有螺栓(9)。所述拱形架(6)上横板(10)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弹性绳(11),且弹性绳(11)上均连接有多个上下同轴的挂置环(12),所述弹性绳(11)的底端均通过吊绳(13)连接有弧形板(14),且横板(10)的底端面上均沿弹性绳(11)的后侧固定有挂钩(15);所述床体(1)的后端通过支杆(16)连接有L型支撑板(17),所述支杆(16)内部具有可伸缩的结构,所述L型支撑板(17)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多条导轨槽(18),且L型支撑板(17)的前侧壁上通过弹簧(9)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推板(20),所述推板(20)的底端均连接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底端面上均嵌设有沿导轨槽(18)内自由滚动的滚珠(22),所述弹簧(9)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滚珠(22)均抵在导轨槽(18)内,所述弹簧(9)为等长的三段式结构,与推板20连接的一端为第一段、中间为第二段,与L型支撑板17前侧壁连接的为第三段,并且第一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第二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第三段弹簧的弹性系数,所述压板(21)和推板(20)前后移动时,所述滚珠(22)通过滚动的方式沿导轨槽(18)内前后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的底端面均安装有吸附盘(3),所述床体(1)底端面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螺孔(5);所述床体(1)的上方设置有拱形架(6),所述拱形架(6)的端部均安装有双刹轮(7),拱形架(6)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与螺孔(5)高度相同的通孔(8),所述通孔(8)内均插接有螺栓(9)。所述拱形架(6)上横板(10)的底端面上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弹性绳(11),且弹性绳(11)上均连接有多个上下同轴的挂置环(12),所述弹性绳(11)的底端均通过吊绳(13)连接有弧形板(14),且横板(10)的底端面上均沿弹性绳(11)的后侧固定有挂钩(15);所述床体(1)的后端通过支杆(16)连接有L型支撑板(17),所述支杆(16)内部具有可伸缩的结构,所述L型支撑板(17)的顶端面上开设有多条导轨槽(18),且L型支撑板(17)的前侧壁上通过弹簧(9)连接有左右对称的推板(20),所述推板(20)的底端均连接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慧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邦特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