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双导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机械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双导板系统。
技术介绍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胫骨近端内翻引起的膝关节早中期骨关节炎的重要术式。虽然该术式很早便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早期截骨方式、內植物刚度等因素的制约,受到很多诟病。近年来AO组织(“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良、标准化,并应用了特制的胫骨内侧接骨板,使得胫骨高位截骨术在全球骨科领域又重新得到了发展。该术式的关节步骤为克氏针定位,截骨位置、截骨质量和安全以及力线的调整确认。其中截骨位置的确认、截骨的实施是手术能否安全、成功进行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胫骨高位截骨手术也称为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该术式有两个截骨面:下方的主截骨面和与之相连的上斜截骨面。这种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有以下两种常见实现方式:一种实现方式是,确定截骨平面的方式为结合透视的盲打克氏针定位。手术时,要靠医生通过手触摸患者腓骨头的位置,然后从胫骨内侧皮质向外指向腓骨头上1/3盲打钻入;待透视确认此克氏针位置无误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双导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双导板系统包括:腓骨头端定位架、胫骨端定位架、胫骨截骨导板连接杆、水平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水平截骨导板形状相同的上斜截骨导板;/n所述腓骨头端定位架的两端分别为:腓骨头定位尖端和第一连接端;/n所述胫骨端定位架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n所述胫骨截骨导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为:第四连接端和第五连接端;/n所述腓骨头定位尖端用于对腓骨头中部进行定位;/n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n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相连接;/n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水平截骨导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n所述水平截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截骨双导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双导板系统包括:腓骨头端定位架、胫骨端定位架、胫骨截骨导板连接杆、水平截骨导板以及与所述水平截骨导板形状相同的上斜截骨导板;
所述腓骨头端定位架的两端分别为:腓骨头定位尖端和第一连接端;
所述胫骨端定位架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
所述胫骨截骨导板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为:第四连接端和第五连接端;
所述腓骨头定位尖端用于对腓骨头中部进行定位;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相连接;
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水平截骨导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水平截骨导板的呈平行四边形;
所述水平截骨导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水平截骨导板、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克氏针定位孔、第二克氏针定位孔和第一克氏针定位槽;
所述水平截骨导板上设置有第一水平截骨槽,其底部为开口设计;
所述第一水平截骨槽、所述水平截骨导板的长边以及所述第一克氏针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克氏针定位孔的连线三者平行设置;
在所述第一水平截骨槽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平截骨槽相连接的第一上斜截骨槽,所述第一上斜截骨槽为底部闭合的半槽结构;
所述上斜截骨导板上设置有贯通所述上斜截骨导板、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克氏针定位孔、第四克氏针定位孔和第二克氏针定位槽;
所述上斜截骨导板上设置有第二水平截骨槽,所述第二水平截骨槽为底部闭合的半槽结构;
所述第二水平截骨槽、所述上斜截骨导板的长边以及所述第三克氏针定位孔和所述第四克氏针定位孔的连线三者平行设置;
在所述第二水平截骨槽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截骨槽相连接的第二上斜截骨槽,所述第二上斜截骨槽的端部为开口设计;
所述第一克氏针定位孔与所述第三克氏针定位孔相对应;
所述第二克氏针定位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任鹏,倪明,郑清源,李俊成,孔祥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