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国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40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包括设置在枕垫中间区域的仰卧区和设置在仰卧区两边的左右侧卧区,所述仰卧区根据人体背面自然曲度设计制作,其包括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侧卧区根据人体背面曲弧度设计制作,包括头部支撑、颈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人体背面和侧面自然曲弧度的不同而分区设置护腰、护颈和护头枕,从而保证了在睡眠休息期间颈椎、脊椎、腰椎的自然曲度和健康,增加了睡眠的舒适感,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和腰椎病起到了明显作用,推广使用能明显促进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
技术介绍
人们睡觉有仰面睡觉和侧身睡觉交替睡觉的习惯,根据人体构造特征,侧身睡觉时使用与肩部到头部的直线距离相等厚度的枕头会睡的更舒服,也有利于颈椎健康,而仰面睡觉时头部无需垫护枕头便能与身体保持自然直线状态,更有益于腰椎、颈椎健康,但仰面睡觉时不用枕头头部比心脏位置低,不用枕头垫高头部会使流入头部的血液增多而使头部有肿胀等系列不适感而影响身体健康和睡眠休息,但仰面睡觉使用较高枕头又会使颈椎和颈部肌肉处于牵拉状态,使颈椎在睡眠休息期间不仅得不到休息保养,相反造成颈椎自然曲弧度强性拉直,对已有的颈椎病人或在医院治疗中或通过按摩缓解不适的颈部问题,晚上睡觉时在使用与个人体型和颈部自然曲弧度不相符合的枕头使颈椎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休息,一夜之间使通过按摩和治疗缓解的颈部僵硬又变回原点,更为治疗增加负能量。目前市场上有5-12公分厚度不等、软硬不同各式各样的枕头,人们购买和使用枕头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和参考的数据,很多人因为长时间使用与自己体型和颈部曲线不合的枕头而引起颈椎病和腰椎病,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亿颈椎病患者,其中40岁以上的人群占百分之六十,而长期使用与自己体型和颈部曲弧度不符的枕头是导致颈椎病病变和形成的重要原因。为了缓解现有枕头对颈椎带来的不适,市场上相应的推出各种蝶形枕头,各种曲线形护颈枕等,但这些枕头的高度和形状都是根据一般人的体型和颈部曲线制作而成,体型符合的人使用有些效果,体型不符合枕垫高度和形状的人使用不仅得不到预期效果,相反带来负作用,使颈椎自然曲度变形,加重病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无论是仰面睡觉还是侧身睡觉都能保证身体腰部和颈部的自然曲弧度不变形的护腰、护颈枕,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完成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它能有效契合人体背面和侧面的曲弧度,从而保护颈椎、脊椎、腰椎在睡眠休息期间维持身体自然的曲度状态,实现在睡眠期间腰椎和颈椎充分放松休息并完成维护保养过程,从而保护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包括设置在枕垫中间区域的仰卧区和设置在仰卧区两边的左右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包人体背面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45cm,优选为28-35cm,所述仰卧区从头部开始依次设置有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侧卧区包括人体侧卧时头部和腰部的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50cm,优选为30-40cm,所述侧卧区包括头部支撑、颈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分别与床单连接为一整体枕垫。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为软体支撑,例如枕头支撑,比背部支撑水平位置高,头部支撑从底面到上表面的厚度为2-8cm,优选为3-6cm,所述仰卧区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为整体连接,其与侧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也可以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颈部支撑为向上凸弧形支撑结构,比头部支撑水平位置高出1-4cm,优选为1-3cm,所述颈部支撑向上凸出的高度和曲弧度与人体水平仰卧时背面颈部的曲弧度相适应或匹配,所述仰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上表面也可以是平面形,其水平位置比背部支撑高。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背部支撑上表面为轻度倾斜(与水平面呈1-20度角)支撑结构,其与颈部支撑的连接处高于其与腰部支撑的连接处的倾斜结构,例如高1-5cm,且高度低于颈部支撑和头部支撑。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腰部支撑为向上凸弧形支撑结构,其向上凸出的高度为1-5cm,优选为1-3cm,所述腰部支撑向上凸弧曲度和到颈部支撑的距离与人体水平仰卧时腰部的曲弧度和腰部到颈部的距离相适应或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左右侧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为软体支撑结构,例如枕头支撑,其厚度为5-12cm,优选为6-10cm,所述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的厚度与人体侧面头部到肩部的直线距离相匹配,从头部支撑到颈部支撑的长度为25-40cm,所述颈部支撑为向上凸弧形支撑结构(例如比头部支撑上表面高1-4cm,优选为1-3cm),所述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上表面也可以是平面形支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侧卧区腰部支撑为向上凸弧形支撑结构,其向上凸出的高度为1-5cm,优选为1-3cm,所述腰部支撑向上凸弧曲度和到颈部支撑的距离与人体侧卧时腰部的曲弧度和腰部到颈部的距离相适应或匹配,例如腰部支撑到颈部支撑的距离为20-45cm。进一步地,所述侧卧区也可以没有腰部支撑,侧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与仰卧区的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也可以连接为整体。进一步地,所述仰卧区也可以没有腰部凸弧形结构,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上表面为整体斜平面式结构支撑,从颈部支撑到腰部支撑最边缘长度为30-70cm,优选为40-55cm。本专利技术优点枕头是人们在睡觉时用来垫护头部的垫护品,人体从头部到肩背部、腰部、臀部具有曲线形,头、颈部背面的曲线形状和侧面的曲线形状更是不同,一个枕头怎样才能满足仰卧和侧卧对枕头高低和形状不同需求,并在舒睡的同时能保护颈椎、脊椎的自然曲度和健康睡眠是公认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科学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具体突出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将现有单人用枕长度加长,并分区为仰卧区和侧卧区,在仰卧区设置一轻度倾斜背垫(与水平面呈1-20度角),背垫将以臀部为支点的头部区升高2-6公分,其宽度包括人体背面实际宽度,使仰卧时身体呈轻度倾斜状态,这样在保证头颈部自然曲线状态下使头部的水平位置比心脏高,从而保证仰卧时头部与身体的血液正常流通,避免了在水平仰卧时因保护头、颈部与身体的自然曲度而不用枕头导致因头部比心脏位置低而流入头部的血液过多产生的各种不适。2.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人体头、颈部背面和侧面实际身体曲线定制枕头,使仰卧区和侧卧区枕头高度和形状能真正科学合理的垫护头部,使颈椎不牵拉并得以放松休息。3.颈椎病的保养和治疗首先得恢复颈椎的自然曲度,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是根据人体头、肩、脊及腰部背面和侧面的身体曲线制作而成,长期使用能辅助颈椎、脊椎回归自然曲度状态,从而对颈椎病、腰椎病起到积极地辅助治疗效果。4.人生三分之一时间在床上度过,长期使用与个人头部与颈部曲线不相吻合,或过高过低枕头是引发颈椎病变的重要原因,普及推广按个人头颈肩部生理曲线定制的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能有效减少和降低颈椎病的发生,并显著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的仰卧区和侧卧区分别满足了仰卧和侧卧时身体背面和侧面所需要的实际宽度,当开始睡眠在还有意识的情况下或仰卧或左侧卧或右侧卧可随意选择,一旦进入睡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即便是仰卧在侧卧区或侧卧在仰卧区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适感,只是不会有睡在设置的睡眠区那样的舒适感和对颈椎、脊椎、腰椎的保护作用,推广使用,能有效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促进人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枕垫中间区域的仰卧区和设置在仰卧区两边的左右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包括人体背面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45cm,优选为28-35cm,所述仰卧区从头部开始依次设置有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侧卧区包括人体侧卧时头部和腰部的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50cm,优选为30-40cm,所述侧卧区包括头部支撑、颈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分别与床单连接为整体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枕垫中间区域的仰卧区和设置在仰卧区两边的左右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包括人体背面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45cm,优选为28-35cm,所述仰卧区从头部开始依次设置有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侧卧区包括人体侧卧时头部和腰部的实际宽度,其宽度为25-50cm,优选为30-40cm,所述侧卧区包括头部支撑、颈部支撑和腰部支撑,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分别与床单连接为整体枕。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为软体支撑,例如枕头支撑,比背部支撑水平位置高,头部支撑从底面到上表面的厚度为2-8cm,优选为3-6cm,所述仰卧区头部支撑、颈部支撑、背部支撑和腰部支撑为整体连接,与侧卧区头部支撑和颈部支撑也可以固定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腰、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区颈部支撑为向上凸弧形结构支撑,比头部支撑水平位置高1-4cm,优选为1-3cm,所述颈部支撑向上凸出的高度和曲弧度与人体水平仰卧时背面颈部的曲弧度相适应或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田国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