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九洲专利>正文

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37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具体涉及机床领域,包括机床本体、底座、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防护门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套杆,所述液压套杆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液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防护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且在第二防护门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相适配的卡接槽,同时卡接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从而可以在防护门关闭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此外通过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橡胶层,从而可以降低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在关闭时所产生的的震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随着科技得不断进步,机床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因此机床的运转速度也越来越快,因而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着想,大部分的机床上都安装有机床防护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机床防护门一般采用PLC来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来自动实现防护门的开关与闭合,但是由于PLC控制属于自动化操作,因而当在处于防护门关闭过程中,若由工作人员的手或者身体扔处于防护门内部,从而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防护门关闭时,由于防护门两侧相互撞击,会导致防护门发生损坏,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本产品亟需提供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通过设有支撑柱、弹性杆、复位弹簧和挡板,且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底部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卡接槽,从而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关闭时,提供缓冲的作用,同时通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中部出现异物时,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使得气缸关闭,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通过设有红外接收面板,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关闭时,使得气缸停止工作,从而达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准确闭合,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包括机床本体、底座、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防护门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组件,所述驱动装置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套杆,所述液压套杆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端位于液压套杆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底端位于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的顶端位于第二防护门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底端位于第二防护门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底座的中部位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位于弹性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顶部一体形成有保护层,所述支撑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接收面板,所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顶部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卡接槽,且卡接槽的长度值等于挡板、支撑柱和弹性杆的长度值之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顶端位于第一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底端位于第二气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红外接收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接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防护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且在第二防护门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相适配的卡接槽,同时卡接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从而可以在防护门关闭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此外通过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橡胶层,从而可以降低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在关闭时所产生的的震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有支撑柱、弹性杆、复位弹簧和挡板,且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底部开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卡接槽,从而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关闭时,提供缓冲的作用,同时通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中部出现异物时,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使得气缸关闭,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通过设有红外接收面板,可以在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关闭时,使得气缸停止工作,从而达到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的准确闭合,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机床本体;2、底座;3、第一防护门;31、卡接柱;32、橡胶层;33、卡接槽;34、减震垫;4、第二防护门;5、控制面板;6、驱动装置组件;61、气缸;62、第一气管;63、第一电磁阀;64、第一驱动装置;65、第二气管;66、第二电磁阀;67、第二驱动装置;7、液压套杆;8、液压杆;9、卡接块;10、红外线传感器;11、移动底座;111、支撑柱;112、弹性杆;113、复位弹簧;114、挡板;115、红外接收面板;12、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的: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底座2、第一防护门3、第二防护门4和控制面板5,第一防护门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组件6,驱动装置组件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套杆7,液压套杆7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液压杆8,液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卡接块9的顶端位于液压套杆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10,红外线传感器10的底端位于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11,移动底座1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采用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在第一防护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31,且在第二防护门4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31相适配的卡接槽33,同时卡接槽3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34,从而可以在防护门关闭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此外通过在第一防护门3和第二防护门4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橡胶层32,从而可以降低第一防护门3和第二防护门4在关闭时所产生的的震动,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支撑柱111、弹性杆112、复位弹簧113和挡板114,且在第一防护门3和第二防护门4的底部开设有与挡板114相适配的卡接槽,从而可以在第一防护门3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底座(2)、第一防护门(3)、第二防护门(4)和控制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组件(6),所述驱动装置组件(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套杆(7),所述液压套杆(7)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所述卡接块(9)的顶端位于液压套杆(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10),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的底端位于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11),所述移动底座(1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底座(2)、第一防护门(3)、第二防护门(4)和控制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组件(6),所述驱动装置组件(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套杆(7),所述液压套杆(7)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液压杆(8),所述液压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块(9),所述卡接块(9)的顶端位于液压套杆(7)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10),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0)的底端位于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底座(11),所述移动底座(1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门(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柱(31),所述卡接柱(31)的顶端位于第二防护门(4)的顶部一体形成有橡胶层(32),所述橡胶层(32)的底端位于第二防护门(4)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接柱(31)相适配的卡接槽(33),所述卡接槽(3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防护门的防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1)的中部位于固定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1),所述支撑柱(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杆(112),所述弹性杆(112)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复位弹簧(113),所述复位弹簧(113)的顶端位于弹性杆(1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九洲
申请(专利权)人:胡九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