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33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为赪桐地上部分经石油醚提取物溶解稀释后制成,对斜纹夜蛾幼虫,蜡螟,小绿叶蝉灭杀效果最佳。其具有环保、绿色、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杀虫剂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为确保作物和蔬菜产量,降低病虫害对种作物的影响,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大量的杀虫剂,现有的市场上的杀虫剂多为混配杀虫剂,其大多数为化学农药之间的混配,其污染严重、对人畜的毒性大,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会产生多种药物抗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害虫的防治难度,其从绿色、环保、生态、安全来说都非常不利。在此情况下,生物杀虫剂具有环境友好,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与环境高度相容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非化学杀虫剂代替化学杀虫剂是目前发展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安全、环保的生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杀虫剂,其为赪桐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物经溶解稀释后制成。上述的生物杀虫剂所用的的溶解稀释材料为吐温系列溶液、乙醇或甲醇。上述的生物杀虫剂所用的溶解稀释材料为5%的吐温-80、吐温-85、吐温-60、吐温-20。上述的生物杀虫剂释后的浓度为4%-8%。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蜡螟和小绿叶蝉灭杀效果最佳灭杀效果最佳。该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准确称取赪桐粗粉50质量份,加入石油醚224-231份,温度60℃~9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2)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50℃,真空度0.09MPa);(3)根据使用要求加入溶解稀释材料得不同浓度的生物杀虫剂。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赪桐植物在江苏、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均有种植,区分布广泛,资源较多,易种植,为廉价易得的生物农药原料,其作为本专利技术配料具有成本低的优点;(2)制作加工简单,可进一步降低成本;(3)作为生物杀虫剂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4)其对斜纹夜蛾幼虫灭杀效果最佳。同时为了证明本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灭杀效果,采用以下试验进行验证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5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6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0.924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800mg、600mg、400mg、200mg、100mg、50mg、25m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加入5%的吐温-80水溶液至刻度,配置成浓度为80.0mg/mL、60.0mg/mL、40.0mg/mL、20.0mg/mL、10.0mg/mL、5.0mg/mL、2.5mg/mL的供试药液,震荡摇匀备用。以5%的吐温-80水溶液和纯水做空白对照。3、斜纹夜蛾的饲养斜纹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参照杜鹃等研究的饲养方法。斜纹夜蛾虫卵放在洗净晾干的白菜叶上,放入在500mL烧杯中,于相对湿度40%,光照L:D=16:8,温度27℃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饲养。孵化出幼虫后温度保持不变。每48h定时更换菜叶,更换新鲜菜叶时用软毛刷将幼虫转移至新鲜菜叶上,重新放入烧杯。幼虫蜕皮1次为1日龄,幼虫达到3日龄用于杀虫试验。挑选出大小相同的幼虫,每30只一组,备用。4、浸虫、浸叶实验将菜叶去梗洗净晾干,剪成5cm×5cm的小片。选择810只健康、大小相同的3日龄斜纹夜蛾幼虫,实验有7个浓度,2个空白对照,每30只为一组,每个浓度做3个平行组,共27组。采用浸虫浸叶法,将每片叶子分别放置于不同浓度供试药液中浸泡20s,取出晾干,分别放置于编号为A1、A2、A3(80.0mg/mL),B1、B2、B3(60.0mg/mL),C1、C2、C3(40.0mg/mL),D1、D2、D3(20.0mg/mL),E1、E2、E3(10.0mg/mL),F1、F2、F3(5.0mg/mL),G1、G2、G3(2.5mg/mL),H1、H2、H3(5%的吐温-80水溶液),I1、I2、I3(纯水)烧杯中,再将每个幼虫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供试药液中浸泡5s后取出放入各组对应的有菜叶的烧杯中。将27组幼虫放入的恒温恒湿箱中培养。每24h观察一次并记录幼虫死亡数据,共观察三次,用棉签轻轻拨动其尾部,有反应的判断为活,无反应的或者干瘪的判断为死亡。根据其死亡数量计算其死亡率,试验结果如表1:表1赪桐浸虫、浸叶法杀虫实验结果由上述试验可以看出,本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幼虫灭杀效果,特别是浓度在4%-8%时灭杀率在93%以上。同样的试验步骤与方法,发现本明对蜡螟和小绿叶蝉也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5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6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0.924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800mg、加入溶解稀释材料5%的吐温-80,配置成浓度为80.0mg/mL的生物杀虫剂。实施例2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10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75℃,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1.85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600mg、加入溶解稀释材料5%的吐温-80配置成浓度为60.0mg/mL的生物杀虫剂。实施例3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10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9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1.91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400mg、加入溶解稀释材料5%的吐温-85配置成浓度为40.0mg/mL的生物杀虫剂。实施例4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10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9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1.91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400mg、加入溶解稀释材料5%的吐温-60配置成浓度为40.0mg/mL的生物杀虫剂。实施例5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10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75℃,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得墨绿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提取物1.85g。2、精确称量赪桐石油醚提取物600mg、加入溶解稀释材料5%的乙醇配置成浓度为60.0mg/mL的生物杀虫剂。实施例61、提取物的制备赪桐地上部分粉碎,未过筛,准确称取赪桐粗粉50g,加入石油醚350mL,温度60℃,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为赪桐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物经溶解稀释后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为赪桐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物经溶解稀释后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很在于:所述的溶解稀释材料为吐温系列溶液、乙醇或甲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很在于:所述的溶解稀释材料为5%的吐温-80、吐温-85、吐温-60、吐温-2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很在于:所述的赪桐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物经溶解稀释后的浓度为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承建田雯薛站霍晓敏刘丽娜周康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