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32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及其应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诱捕器本体、设置于诱捕器本体内的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复合型性信息素载体;复合型性信息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顺11‑十八碳烯醛50‑70份、顺13‑十八碳烯醛400‑600份、顺11‑十八碳烯醇50‑70份、顺13‑十八碳烯醇80‑200份、顺11‑十六碳烯醛40‑50份、顺9‑十六碳烯醛20‑60份、芳樟醇60‑80份、(E)‑α‑香柑油烯40‑60份、香根草提取液100‑200份、抗氧化剂1‑3份、抗紫外线剂2‑5份;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应用于水稻大螟、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治范围大、防治专一性好、防治效果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用于联络交流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之间进行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信息素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可引起其他个体的某种行为反应,包括交配、产卵、聚集、报警等功能。其中,同种昆虫雌雄之间用于吸引交配的信息素称为性信息素(也称性诱剂),其具有高度专一性和灵敏性。传统的植物害虫防治主要通过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化学农药虽然具有药效高、易于大规模喷洒应用的优点,但其毒害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副作用较大,且容易产生昆虫耐药性而导致药效大幅降低。雌虫在性成熟后释放出性信息素,专一性地吸引同种雄虫与之交配,繁殖后代。通过在防治区域释放人工合成的害虫雌虫性信息素,引诱雄虫到专用诱捕器中,可以大大降低雌雄交配次数,降低害虫后代种群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目的。因此,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捕防治害虫的绿色生物化学防治方法逐渐被研究和应用。现有专利1:申请公布号为CN10307017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器本体(2),所述诱捕器本体(2)包括底座(22)、设置于底座(22)上表面中心的诱虫灯管(23)、环设于诱虫灯管(23)外围的电网(24),所述底座(22)上表面位于诱虫灯管(23)外围还设有支杆(3),所述支杆(3)顶端设有与电网(24)、诱虫灯管(23)电连接的电器盒(4),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网(24)内部的电器盒(4)底壁设置有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所述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包括壳体(6)、设置于壳体(6)内的复合型性信息素载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器本体(2),所述诱捕器本体(2)包括底座(22)、设置于底座(22)上表面中心的诱虫灯管(23)、环设于诱虫灯管(23)外围的电网(24),所述底座(22)上表面位于诱虫灯管(23)外围还设有支杆(3),所述支杆(3)顶端设有与电网(24)、诱虫灯管(23)电连接的电器盒(4),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网(24)内部的电器盒(4)底壁设置有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所述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包括壳体(6)、设置于壳体(6)内的复合型性信息素载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4)底壁环绕诱虫灯管(23)设有多个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所述电器盒(4)底壁环绕诱虫灯管(23)一体连接多个固定凸起(41),所述复合型性信息素诱芯(5)与固定凸起(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包括与固定凸起(41)过盈套接的连接端部(61)、一体成型于连接端部(61)其远离固定凸起(41)方向一侧用于释放复合型性信息素的释放端部(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复合型昆虫性信息素诱芯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端部(62)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复合型性信息素载体(7)的容置腔(621),所述连接端部(61)靠近容置腔(621)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复合型性信息素载体(7)放入容置腔(621)的放置口(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世军宫香武宫相全杨涛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稻田农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