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234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卡位套件、第二卡位套件、连接支架套件和工作台,其中底座、第一卡位套件、第二卡位套件、连接支架套件和工作台之间顺序连接,工作台之上设置有钻杆,可对钢管的侧面进行钻孔,该装置通过准确锁定钻孔位置来控制钻孔方向,从而实现对钢管的侧面进行钻孔,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好、钻孔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能够对钢管进行侧面钻孔的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由于抵抗弯曲和抵抗扭转的性能相对较高,因而在机械制造及结构工程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方便连接,通常需要在钢管的侧面进行打孔,因此,钢管的打孔精度和质量关系着工程的安装质量;通常的钢管侧面打孔装置采用冲孔或钻孔两种方式进行设计,冲孔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钻孔的质量和精度相对较好,但是有些装置不能对钢管进行准确定位,导致打孔位置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这将严重削弱钢管的连接强度,进而降低钢管的极限使用强度,导致钢管在较高的工作强度下在打孔的部位发生断裂,产生灾难性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包括:底座,其包括底板(1a)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a)两端的第一侧板(1b)和第二侧板(1c);第一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一卡位块(2),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a)之上;第二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二卡位块(4),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块(2)之上;连接支架套件,包括两个连接支架(3),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与两个所述第二卡位块(4)交替布置,所述连接支架(3)与所述第二卡位块(4)活动连接;工作台(8),其两端与所述两个连接支架(3)连接,所述工作台(8)之上设置有钻杆(9)。上述底板(1a)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卡位块(2)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1)相适配的轮子(a10);优选地,所述第一卡位块(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轮子(a10)相适配的第一通槽(202),所述第一通槽(20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03),所述第一轮子(a10)通过第一铰(a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202)之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轮子(a10)为四个。上述第一侧板(1b)还设置有两个第一螺孔(102),所述第一螺孔(102)之内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螺杆(a5),所述第一螺杆(a5)可与所述第一卡位块(2)接触。上述第一卡位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二卡位块(4)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01)相适配的第二轮子(b10);优选地,所述第二卡位块(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轮子(b10)相适配的第三凹槽(403),所述第三凹槽(403)的两侧设置有第四通孔(404);所述第二轮子(b10)通过第二铰(b7)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403)之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轮子(b10)为四个。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通过四根连接杆(6)与两个所述第二卡位块(4)连接;上述第二卡位块(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通槽(401),所述第三通槽(40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三通孔(402),相应地,所述连接支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槽(302),所述第二通槽(302)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二通孔(303)。上述连接支架(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接支架(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螺孔(301),所述第二螺孔(301)之内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二螺杆(b5);所述工作台(8)的两端相应地设置有第三螺孔(803),其中所述第二螺杆(b5)穿过所述第二螺孔(301)与第三螺孔(803)连接。上述工作台(8)之上还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三轮子(c10),所述工作台(8)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轮子(c10)相适配的第四通槽(802),所述第四通槽(802)的两侧设置有第七通孔(804),所述第三轮子(c10)通过第三铰(c7)设置在所述第四通槽(802)之内;优选地,所述第三轮子(c10)为两个。上述工作台(8)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钻杆(9)设置在所述工作台(8)的第六通孔(801)之内。上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块(2)和第二卡位块(4)之间的垫位块(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垫位块(12)为两个。上述垫位块(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轮子(b10)相适配的第四凹槽(1201),所述垫位块(1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01)相适配的凸台(1202)。本技术中的钻杆、螺杆、轮子和铰均为标准件,所述螺杆、轮子和铰,在不影响其使用功效的前提下,可以改变结构的比例关系或调整结构的大小。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提供的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能对钢管的钻孔位置进行准确锁定,能够提高钢管的极限使用强度,保证钢管在较高的工作强度下不会发生断裂,从而遏制事故的产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所使用的材料普通,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因此,该装置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2)第一卡位套件能在底板上定向移动,第二卡位套件能在第一卡位套件或者垫位块上定向移动,并且螺杆能够对钢管进行固定,因此,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相对较好;3)装置采用对称结构设计,根据钢管不同的外径规格,选择螺杆在连接支架的螺孔之内的拧接深度,由第二卡位块、连接杆与连接支架所组成的八边形状的框架能够将钢管进行垂直平分,这就能够保证钻杆沿着钢管的径线方向进行钻孔,因此,该装置的钻孔精度相对较高;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装置,可以实现对钢管进行侧面钻孔的目的,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好、钻孔精度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小口径钢管钻孔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小口径钢管钻孔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小口径钢管钻孔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大口径钢管钻孔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大口径钢管钻孔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在大口径钢管钻孔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第一卡位块和垫位块在组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第一卡位块和垫位块在组装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第二卡位块和轮子在组装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第二卡位块和轮子在组装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工作台和轮子在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工作台、轮子和钻杆在组装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工作台和轮子在组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连接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连接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螺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连接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a:底板;1b:第一侧板;1c:第二侧板;101:第一凹槽;102:第一螺孔;2:第一卡位块;201:第二凹槽;202:第一通槽;203:第一通孔;3:连接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其包括底板(1a)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a)两端的第一侧板(1b)和第二侧板(1c);/n第一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一卡位块(2),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a)之上;/n第二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二卡位块(4),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块(2)之上;/n连接支架套件,包括两个连接支架(3),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与两个所述第二卡位块(4)交替布置,所述连接支架(3)与所述第二卡位块(4)活动连接;/n工作台(8),其两端与所述两个连接支架(3)连接,所述工作台(8)之上设置有钻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的侧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包括底板(1a)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a)两端的第一侧板(1b)和第二侧板(1c);
第一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一卡位块(2),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a)之上;
第二卡位套件,包括两个第二卡位块(4),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位块(2)之上;
连接支架套件,包括两个连接支架(3),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与两个所述第二卡位块(4)交替布置,所述连接支架(3)与所述第二卡位块(4)活动连接;
工作台(8),其两端与所述两个连接支架(3)连接,所述工作台(8)之上设置有钻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a)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卡位块(2)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1)相适配的第一轮子(a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块(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轮子(a10)相适配的第一通槽(202),所述第一通槽(20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03),所述第一轮子(a10)通过第一铰(a7)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202)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子(a10)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b)还设置有两个第一螺孔(102),所述第一螺孔(102)之内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螺杆(a5),所述第一螺杆(a5)可与所述第一卡位块(2)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二卡位块(4)之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01)相适配的第二轮子(b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位块(4)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轮子(b10)相适配的第三凹槽(403),所述第三凹槽(403)的两侧设置有第四通孔(404);所述第二轮子(b10)通过第二铰(b7)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403)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小冬皮亚明吕刚姜海龙樊秀梅王海明赵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