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誉超专利>正文

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22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具体涉及五金脱模领域,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板,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固定支架,所述活动固定支架的右侧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固器,所述滑轮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镶嵌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通过设置海绵板和滑轮,使得在脱模过程中因为有滑轮的设置,得以在向下挤压和向上拉伸的时候更加省力,脱模完毕之后制造物从模具落下因为有海绵板对其造成一个缓冲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五金脱模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单独用途,也可以做协助用具,例如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脱模装置是一种将模具内部已经定型的的钢锭,将它从中挤压出去的装置,其中包括一种五金件模具脱模装置。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脱模装置时有一些不足,在握住脱模装置顶部把手时因为是弹簧式挤压,使得在脱模时费耗大量的力气,且在将脱模时因为没有固定装置使得,在工作时模具会左右晃动,又因为在脱模完毕后制造物从模具向下脱落,没有防护措施会让制造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亟需一种五金模具脱模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通过设置缓冲气垫和滑轮,使得在脱模过程中因为有滑轮的设置,得以在向下挤压和向上拉伸的时候更加省力,脱模完毕之后制造物从模具落下因为有缓冲气垫对其造成一个缓冲的作用,使其伤害最小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板,所述承载板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固定支架,所述活动固定支架的右侧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固器,所述滑轮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镶嵌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中部拆卸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连接柱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板的中部内壁开设有凹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器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腔壁,所述内腔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拆卸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活塞。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所述活塞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活动顶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垫。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有U型活动夹板,所述U型活动夹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活动夹板和滑轮的材质为铝合金构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柱和缓冲气垫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承载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实用型新通过设置缓冲气垫和滑轮,使得在脱模过程中因为有滑轮的设置,得以在向下挤压和向上拉伸的时候更加省力,脱模完毕之后制造物从模具落下因为有缓冲气垫对其造成一个缓冲的作用,使其伤害最小化;2、本实用型新通过设置缓冲气垫和滑轮的组合使用,在使用脱模装置时能更加的省力,在制造物脱落时因为用缓冲气垫的作用让制造物能受到最小化的伤害,通过滑轮和缓冲气垫减少了力气的损耗,同时也提高制造物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轮板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承载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轮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承载板;2、固定块;3、滑轮板;4、托板;5、活动固定支架;6、加固器;8、滑轮;9、平衡板;10、固定板;11、连接柱;12、活动杆;13、液压杆;14、底板;15、伸缩装置;16、挤压板;17、弹簧;31、凹槽;61、内腔壁;62、固定底板;63、第一弹簧;64、活塞;65、连接螺丝;66、活动顶板;67、第二弹簧;71、缓冲柱;72、缓冲气垫;81、吊顶;82、U型活动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包括承载板1,所述承载板1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板3,所述承载板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固定支架5,所述活动固定支架5的右侧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固器6,所述滑轮板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和底部镶嵌安装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中部拆卸安装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4,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伸缩装置15,所述伸缩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6。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所述滑轮板3的中部内壁开设有凹槽31;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凹槽31使得滑轮8能从滑轮板3的表面正常运动并工作,既避免了工作问题,又解决了省力问题。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所述加固器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腔壁61,所述内腔壁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62,所述固定底板62的顶部拆卸安装有第一弹簧63,所述第一弹簧6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活塞64,所述活塞6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65,所述活塞6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弹簧67,所述第二弹簧67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活动顶板66;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第一弹簧63和第二弹簧67,使得活动固定支架5在固定模具时,由加固器6内部的第一弹簧63和第二弹簧67对活动固定支架5一个向外的力,从而对模具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述承载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柱71,所述缓冲柱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垫72;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缓冲柱71和缓冲气垫72,使得承载板1在保护制造物时,因为有缓冲柱71和缓冲气垫72对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既避免了保护的问题,又解决了缓冲的问题。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述滑轮8的左侧和右侧活动连接有U型活动夹板82,所述U型活动夹板8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顶81;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吊顶81和U型活动夹板82使得滑轮8能在U型活动夹板82的夹持下能顺利的运转工作,既避免了滑轮8工作问题,又解决了滑轮8固定问题。本技术工作原理:首先安装好各部位零件,并将模具固定在活动固定支架5上,然后握住活动杆12和底板14增大受力面积,并向下推动连接柱11平衡板左侧和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板(3),所述承载板(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固定支架(5),所述活动固定支架(5)的右侧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固器(6),所述滑轮板(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和底部镶嵌安装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4),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底部拆卸连接有伸缩装置(15),所述伸缩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轮板(3),所述承载板(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托板(4),所述托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固定支架(5),所述活动固定支架(5)的右侧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加固器(6),所述滑轮板(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滑轮(8),所述滑轮(8)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平衡板(9),所述平衡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顶部和底部镶嵌安装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中部可拆卸安装有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4),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底部拆卸连接有伸缩装置(15),所述伸缩装置(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板(3)的中部内壁开设有凹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金磨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器(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内腔壁(61),所述内腔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誉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誉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