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检测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042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检测芯片,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由生物检测芯片的旋转中心沿径向向外顺次连通的前处理腔、分配腔、导流腔和反应腔,导流腔与反应腔之间连通有限压弯管,导流腔的上端入口的两内侧分别设计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收口结构,前处理腔上设有加样口,基体上还设有连通其内部各腔室与外部环境的排气孔。该生物检测芯片具有控流阀门作用的限压弯管,只需通过控制离心转速就可以实现液体的分步转移,无需借助额外的流体控制机构,操作过程简单易行,中间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干预,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检测芯片
本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配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检测芯片。
技术介绍
现阶段,微流控芯片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发展的热点领域,它是以芯片为操作平台,并通过与生物、化学、药物筛选等技术的结合,完成包括试剂加载、分离、反应、检测等在内的整个过程的装置。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流控芯片因具有集成小型化与自动化、试剂体积少、高通量等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不仅是针对常规生物检测领域,对其他具有特殊作业环境或操作需求的相关领域而言也日趋重要。以航天生物医学为例,空间微生物是长期载人航天面临的一个重大安全性问题,严重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和航天器的长期安全运行。载人航天器内微生物滋生会污染环境,导致航天员感染或生病,腐蚀材料,导致设备故障,在空间发生变异的微生物如被带回地球,还会威胁地球生态安全。因此,发展先进的空间站潜在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以便帮助在出现人员感染和环境异常时迅速查明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对保障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身心健康和航天任务的顺利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1),所述基体(11)上设置有由所述生物检测芯片的旋转中心沿径向向外顺次连通的前处理腔(111)、分配腔(112)、导流腔(113)和反应腔(12),所述导流腔(113)与所述反应腔(12)之间连通有限压弯管(122),所述导流腔(113)的上端入口的两内侧分别设计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收口结构(14),所述前处理腔(111)上设有加样口(114),所述基体(11)上还设有连通其内部各腔室与外部环境的排气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1),所述基体(11)上设置有由所述生物检测芯片的旋转中心沿径向向外顺次连通的前处理腔(111)、分配腔(112)、导流腔(113)和反应腔(12),所述导流腔(113)与所述反应腔(12)之间连通有限压弯管(122),所述导流腔(113)的上端入口的两内侧分别设计有一个向内侧延伸的收口结构(14),所述前处理腔(111)上设有加样口(114),所述基体(11)上还设有连通其内部各腔室与外部环境的排气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结构(14)的长度小于所述导流腔(113)宽度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13)沿所述生物检测芯片的离心旋转圆周的周向或者沿所述生物检测芯片的离心旋转圆周的渐开线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弯管(122)的中部为U型管段,所述U型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沿所述导流腔(113)的导流方向延伸的直管段,所述U型管段的主体直管与所述直管段相对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113)与所述反应腔(12)之间连通有缓冲腔(121),所述限压弯管(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娟邢婉丽王磊陈翔周鑫颖郭腾飞王虎袁莹程京
申请(专利权)人: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