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93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包括外壳、连接外部水管的进水连接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连接部与所述出水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外壳螺纹配合,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该外壳内部的空腔在进水连接部与所述出水部之间形成过滤水的流道,该流道内设置有滤芯;所述进水连接部内设置有进水滤网,所述进水滤网上成型有锥形的进水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进水时多孔式设计,水流经孔式时能分散及有均匀有序地流入,并进行散射,从而提高进水与滤芯接触的均匀度,使滤芯内部结构的接触更充分,从而提交过滤的效果,并且各部分的老化时间均匀,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
本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日常用水的洁净度成为重要的参考点。由于自来水经过自来水厂处理后,需要经过长距离管道的运输,因此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较大,容易含有管道内的铁锈、污渍或者随水源含有一定的沙粒等污染物。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净水器对自来水进行净化,以使其达到日常的饮用和使用需求,而由于不同的生活应用场景,有需要安装于水龙头处,有安装于厨下的,有应用洗澡沐浴的,那么各种形形式式的净水器应运而生,大多数滤芯的结构要么从侧面进入,要么两端进水,并且内部一体化,难以多层及便携组合,使用净水器的净化效率有限,往往难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滤芯结构无法适应于各种场景需求;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可安装在水龙头上的水龙头净水器和安装在管道上的前置过滤器,其中,现有的水龙头净水器滤芯结构外部多为PP棉或陶瓷,主要用于过滤泥沙和铁锈,内部的净化结构难以更换,在净化结构堵塞后只能丢弃,使用成本较高;而前置过滤器安装操作复杂,且难以与现有的管道直接配套使用;同时现有的净水装置由于进水位置集中或两侧多侧边进水,使内部过滤结构难以充分均匀,特别是侧边进水的如遇水压不稳定,经常会出现部分无法过滤的问题,从而会导致外层的的PP棉或陶瓷局部老化过快,里面过滤材料不均匀,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便捷组装式结构,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且装配便捷、操作简单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包括外壳、连接外部水管的进水连接部和出水部,所述进水连接部与所述出水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外壳螺纹配合,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该外壳内部的空腔在进水连接部与所述出水部之间形成过滤水的流道,该流道内设置有滤芯;所述进水连接部内设置有进水滤网,所述进水滤网上成型有锥形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所述外壳一侧孔径大于其另一侧的孔径。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包括壳体、上螺纹部和下螺纹部,所述上螺纹部用于与所述进水连接部连接,所述下螺纹部用于与所述出水连接部连接;所述上螺纹部与所述下螺纹部分别为外螺纹和内螺纹,且螺距和直径相互匹配。作为优选,所述进水连接部包括连接套管和接口管,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上螺纹部螺纹配合,所述接口管上成型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外部管道。作为优选,所述出水连接部包括端盖、出水口和出水连接管,所述出水连接管外侧成型有外螺纹,与所述下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出水连接管与所述下螺纹部连接后,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的端部相接。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为成型在所述端盖中部的网状结构,由若干均匀排列的出水孔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为管状,且与所述端盖一体成型,所述端盖表面连接所述出水口处成型有对应所述出水口端部的出水滤网,该出水滤网由均匀分布在所述端盖上的出水孔组成;所述出水口上成型有连接外部管道的螺纹。作为优选,所述进水连接部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和所述出水部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垫圈。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模块式的装配结构,可独立使用进行用水的初级过滤,也可组合后提高净化水的洁净度,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2、拆装操作便捷,可快速安装在水龙头、花洒等装置上,且可快速拆卸后进行滤芯的更换和内部清洁,使用方便;3、通过在进水时对其进行多孔分散布,可提高进水与滤芯接触的均匀度,从而使滤芯各部分的老化时间均匀,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壳;1a、壳体;1b、上螺纹部;1c、下螺纹部;2、进水连接部;2a、连接套管;2b、接口管;3、橡胶垫圈;4、出水部;4a、出水连接管;4b、端盖;4c、出水口;5、滤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包括外壳1、连接外部水管的进水连接部2和出水部4,进水连接部2与出水部4分别位于外壳1的两端,且均与外壳1螺纹配合,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该外壳1内部的空腔在进水连接部2与出水部4之间形成过滤水的流道,该流道内设置有滤芯5;进水连接部2与外壳1的连接处和出水部4与外壳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垫圈3,以提高外壳1与进水连接部2和出水部4连接处的密封性;外壳1包括壳体1a、上螺纹部1b和下螺纹部1c,上螺纹部1b用于与进水连接部2连接,下螺纹部1c用于与出水连接部4a连接;上螺纹部1b与下螺纹部1c分别为外螺纹和内螺纹,且螺距和直径相互匹配,如此设置后,可通过将两根或多根外壳1的上螺纹部1b和下螺纹部1c相互配合,并在每个外壳1内均装入滤芯5,实现对水的多级过滤;进水连接部2包括连接套管2a和接口管2b,连接套管2a与上螺纹部1b螺纹配合,接口管2b上成型有外螺纹,用于连接外部管道;进水连接部2内设置有进水滤网,进水滤网上成型有锥形的进水孔,进水孔朝向外壳1一侧孔径大于其另一侧的孔径,外部水经进水孔的小口进、大口出,可在水喷出时形成散射,配合多个进水孔,可扩大进水连接部2进水与滤芯5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污渍在滤芯5的局部聚集,从而提高滤芯5的使用效率。出水连接部4a包括端盖、出水口4c和出水连接管,出水连接管外侧成型有外螺纹,与下螺纹部1c螺纹连接;出水连接管与下螺纹部1c连接后,端盖与壳体1a的端部相接;出水口4c为成型在端盖中部的网状结构,由若干均匀排列的出水孔组成。本实施例可直接对接在水龙头上固定,出水部4可直接作为水龙头的出水口4c,通过其网状结构分散出水,可在过滤水的同时,提高水的散射面,弱化水的冲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连接外部水管的进水连接部(2)和出水部(4),所述进水连接部(2)与所述出水部(4)分别位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外壳(1)螺纹配合,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该外壳(1)内部的空腔在进水连接部(2)与所述出水部(4)之间形成过滤水的流道,该流道内设置有滤芯(5);所述进水连接部(2)内设置有进水滤网,所述进水滤网上成型有锥形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所述外壳(1)一侧孔径大于其另一侧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连接外部水管的进水连接部(2)和出水部(4),所述进水连接部(2)与所述出水部(4)分别位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外壳(1)螺纹配合,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开口,该外壳(1)内部的空腔在进水连接部(2)与所述出水部(4)之间形成过滤水的流道,该流道内设置有滤芯(5);所述进水连接部(2)内设置有进水滤网,所述进水滤网上成型有锥形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朝向所述外壳(1)一侧孔径大于其另一侧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a)、上螺纹部(1b)和下螺纹部(1c),所述上螺纹部(1b)用于与所述进水连接部(2)连接,所述下螺纹部(1c)用于与出水连接部(4a)连接;所述上螺纹部(1b)与所述下螺纹部(1c)分别为外螺纹和内螺纹,且螺距和直径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增效便捷水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连接部(2)包括连接套管(2a)和接口管(2b),所述连接套管(2a)与所述上螺纹部(1b)螺纹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育林柯楚婵柯楚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增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