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92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包括漏斗、吸滤罩、导管和气囊。通过反复压缩和松开气囊,气囊与吸滤罩排气孔上的单向通气装置,使气体只能从吸滤罩沿导气管被抽入气囊,并被排出气囊外;吸滤罩内气体被抽走形成负压,从而加速液体渗过滤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有效提升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漏斗分离溶液中的不溶性物质。现有漏斗进行过滤时,液体靠自身重力作用渗过滤纸完成过滤,过滤速度比较缓慢;如果进行减压过滤则需要改变漏斗的结构和使用真空泵等设备辅助才能完成。综上所述,如何简单便捷地提升化学实验中漏斗的过滤操作效率,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实验室用吸滤漏斗。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包括漏斗、吸滤罩、导管和气囊。作为优选,所述漏斗与所述吸滤罩通过孔塞塞紧密闭,所述吸滤罩的排气孔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吸滤罩底部设有对流孔。作为优选,所述吸滤罩的排气孔与所述气囊均设有单向通气装置,所述单向通气装置设有瓣膜固定轴,其上部设有与瓣膜固定轴匹配的换气瓣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通过反复压缩和松开所述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吸滤罩的排气孔上的所述单向通气装置,使气体只能从所述吸滤罩沿所述导气管被抽入所述气囊,并被排出所述气囊外;所述吸滤罩内形成负压,能加速液体渗过滤纸,从而提高液体过滤的操作效率。所述吸滤罩底部设有对流孔,吸滤出的滤液能进入到烧杯内的滤液中。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有效提升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漏斗,2、烧杯,3、吸滤罩,4、孔塞,5、排气孔,6、对流孔,7、单向通气装置,7-1、固定轴,7-2、换气瓣膜,8、导气管,9、气囊,10、滤液。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滤纸放入漏斗1内,注入待过滤溶液,挤压气囊9时,气囊9前端的单向通气装置7关闭,气囊9尾端的单向通气装置7打开,气体不能向导气管8流动,只能从气囊9的尾部排出;松开气囊9时,气囊9内形成负压,气囊9尾端的单向通气装置7关闭,气囊9前端和排气孔5的单向通气装置7打开,气体从吸滤罩3内通过导气管8被吸入气囊9,吸滤罩3内形成负压,加速液体渗过滤纸;往复挤压和松开气囊9,吸滤罩3内能保持形成负压,保证吸滤持续进行,被吸滤出的滤液通过对流孔6能及时排入到烧杯2内的滤液10中。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吸滤罩、导管和气囊,所述漏斗与所述吸滤罩通过孔塞塞紧密闭,所述吸滤罩的排气孔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吸滤罩底部设有对流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吸滤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吸滤罩、导管和气囊,所述漏斗与所述吸滤罩通过孔塞塞紧密闭,所述吸滤罩的排气孔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吸滤罩底部设有对流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寒罗雪燕侯礼曾平周晓渝程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