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羽毛球拍及其拍框,其中拍框,其上设有若干环绕拍框布置的穿线孔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穿线孔内的护线套,部分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单条拍线的单线孔,余下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双条拍线的双线孔,其中所述单线孔的孔径为1.8mm,所述双线孔的孔径为2.6mm,相应的安装于单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0.8mm而外径为1.7mm,相应的安装于双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1.6mm而外径为2.5mm;各护线套的内径与拍线的线径相差0.1mm~0.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减少了拍框的钻孔面积,可减小断丝率,利于保证拍框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缩小了拍线于护线套内的活动空间,击球时抖动则会相对较小,可提高击球的速度和控球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羽毛球拍及其拍框
本技术涉及羽拍
,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羽毛球拍及其拍框。
技术介绍
传统的羽拍的单线护线套的外径为2.1mm而内径为1.2mm,双线护线套的外径为2.6mm而内径为1.7mm,相应的在拍框上钻出的单线穿线孔孔径为2.2mm,双线穿线孔孔径为2.8mm,而所采用的拍线线径一般在0.63mm~0.7mm,如此拍线与护线套存在较大间隙,击球时会产生抖动,影响控球的准确性,也降低了击球的速度。并且,由于羽毛球拍拍框的截面窄小,一个拍框的钻孔数量常用有72孔、76孔、84孔和88孔等,以碳纤维拍框为例,碳纤维拍框由很多条的碳纤维单丝和环氧树脂经高温高压成型,每一条碳纤维单丝都有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一旦单丝断了,就失去了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也就失去了产品的抗压和拉伸等强度。而断丝率大小可直接反映出整体拍框的拉伸强度,断丝率即是由于钻孔导致拍框上的碳纤维单丝被断的数量与截面上所有碳纤维数量的比值,如图8所示,拍框截面面积为S,钻孔直径为D,拍框的内框板和外框板的厚度之和为H=H1+H2,单位面积的拍框上有碳纤维单丝数量为N,钻孔处所占的面积为S1=D*H,由于钻孔导致的断丝率X=(D*H*N)/(S*N),显然钻孔直径大小直接影响拍框断丝率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羽毛球拍及其拍框,减少钻孔面积,提高拍框的强度,降低断丝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拍框,其上设有若干环绕拍框布置的穿线孔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穿线孔内的护线套,部分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单条拍线的单线孔,余下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双条拍线的双线孔,其中所述单线孔的孔径为1.8mm,所述双线孔的孔径为2.6mm,相应的安装于单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0.8mm而外径为1.7mm,相应的安装于双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1.6mm而外径为2.5mm;各护线套的内径与拍线的线径相差0.1mm~0.2mm。优选地,所述拍框由外框板、A面框板、内框板及B面框板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面框板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和外框板的同侧端部,所述B面框板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和外框板的同侧端部,且所述穿线孔内外贯穿外框板和内框板。优选地,所述外框板、A面框板、内框板及B面框板内具有中空腔室。优选地,所述外框板沿平行于拍面的方向投影到内框板上的投影面完全在内框板上。优选地,所述内框板的截面呈朝向拍框中心内凸的圆弧线。优选地,沿拍框周向相邻布置的两个穿线孔为一个线孔组,同一个线孔组的一个用于由内向外穿线的穿线孔设为出孔,而同一个线孔组的另一个用于由外向内穿线的穿线孔设为进孔,所述外框板外侧面对应各线孔组的区域分别具有朝向拍框中心凹设的线沟。优选地,所述线沟连贯环绕或间断环绕外框板全周。优选地,所述线孔组包括仅用于穿设单条拍线的单线孔组,所述线沟内设有多个分别覆盖同一个单线孔组的拱形弹片,所述拱形弹片正对进孔的位置处设有孔A,所述拱形弹片的与出孔相错位的位置处设有孔B。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型羽毛球拍,包括上述拍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缩小了护线套与拍线之间的间隙,钻孔的孔径也相应变小,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拍框的钻孔面积,可减小断丝率,利于保证拍框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缩小了拍线于护线套内的活动空间,击球时抖动则会相对较小,可提高击球的速度和控球的准确性,适合追求高品质的球欲。另外,进一步在单线孔组所在的线沟处安装拱形弹片,同一单线孔组的进出孔之间的拍线穿设于拱形弹片上的孔A和孔B并抵压在拱形弹片上,当球拍击球时拍线受到球的冲击把拱形弹片的穿线处向内拉,使得拍线的弹性行程得到很大提高,减少了预留下来的会造成震荡的能量,同时可以采用较高拉线磅数获得很好的控制;当击球结束后,拍框和拍线恢复原来的位置,残余的能量导致震荡,但是这时处在应力状态的拱形弹片起到了缓冲拍框和拍线的弹性恢复的往复强度以及消耗往复震荡能量的作用,使得残余的能量造成的震动也很微小,减少了拍框和拍线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羽毛球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拍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拍框外侧视图。图4为沿图3中所示的A-A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拍框外侧视图。图6为沿图5中所示的B-B的剖面图。图7为沿图5中所示的C-C的剖面图。图8为拍框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拍框;101、外框板;102、内框板;103、A面框板;104、B面框板;105、线沟;106、定位卡槽;200、拍杆;300、拍线;10、穿线孔;11、出孔;12、进孔;20、护线套;30、拱形弹片;31、孔B;32、孔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型羽毛球拍,包括拍框100、与拍框100相连接的拍杆200以及穿绕在拍框100内形成拍面的拍线300,所述拍框100上设有若干环绕拍框100布置的穿线孔10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穿线孔10内的护线套20,拍线300穿过护线套20,通过护线套20可减少对拍线300的磨损。优选地,护线套20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在穿线孔10上。本实施例为克服由于拍线300与护线套20之间间隙过大而导致击球时产生抖动,本实施例的各穿线孔10的孔径与护线套20的外径相差0~1mm,各护线套20的内径与拍线300的线径相差0.1mm~0.2mm。即,部分穿线孔10为用于穿设单条拍线300的单线孔,余下穿线孔10为用于穿设双条拍线300的双线孔,其中所述单线孔的孔径为1.8mm,所述双线孔的孔径为2.6mm,相应的安装于单线孔内的护线套20内径为0.8mm而外径为1.7mm,相应的安装于双线孔内的护线套20内径为1.6mm而外径为2.5mm。本实施例的所述拍框100由外框板101、A面框板103、内框板102及B面框板10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面框板103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101和外框板102的同侧端部,所述B面框板104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101和外框板102的同侧端部,且所述穿线孔10内外贯穿外框板101和内框板102。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拍框100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所述外框板101、A面框板103、内框板102及B面框板104内具有中空腔室,所述外框板101沿平行于拍面的方向投影到内框板102上的投影面完全在内框板102上,也就是A面框板103由内及外朝向B面框板104倾斜,同时B面框板104由内及外朝向A面框板103倾斜,这样的拍框100在两面任一击球时均可在拍框100处降低风阻。进一步地,提高拍框100内周的美观度以及增强内框板102的强度,所述内框板102的截面呈朝向拍框100中心内凸的圆弧线。再进一步地,为避免拍线300外凸外框板101而可能导致拍线300直接与外界比如地面摩擦损耗甚至断线,沿拍框100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拍框,其特征在于,该拍框上设有若干环绕拍框布置的穿线孔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穿线孔内的护线套,部分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单条拍线的单线孔,余下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双条拍线的双线孔,其中所述单线孔的孔径为1.8mm,所述双线孔的孔径为2.6mm,相应的安装于单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0.8mm而外径为1.7mm,相应的安装于双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1.6mm而外径为2.5mm;各护线套的内径与拍线的线径相差0.1mm~0.2mm。/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4 CN 20192001243601.拍框,其特征在于,该拍框上设有若干环绕拍框布置的穿线孔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穿线孔内的护线套,部分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单条拍线的单线孔,余下穿线孔为用于穿设双条拍线的双线孔,其中所述单线孔的孔径为1.8mm,所述双线孔的孔径为2.6mm,相应的安装于单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0.8mm而外径为1.7mm,相应的安装于双线孔内的护线套内径为1.6mm而外径为2.5mm;各护线套的内径与拍线的线径相差0.1mm~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框由外框板、A面框板、内框板及B面框板依次连接而成,所述A面框板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和外框板的同侧端部,所述B面框板的内外两端分别连接内框板和外框板的同侧端部,且所述穿线孔内外贯穿外框板和内框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板、A面框板、内框板及B面框板内具有中空腔室。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蕴雅,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鸿兴文体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