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881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减重机构、慢跑机构和虚拟现实机构。减重机构包括环形天轨、减重机头、减重悬架和减重马甲;慢跑机构包括条形平台、条形跑带、传动组件和坡度调节组件;虚拟现实机构包括显示屏和头部佩戴组件。显示屏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虚拟现实场景,减重机头为患者提供恒定的减重拉力,条形跑带为患者提供慢速行走或跑步的模拟跑道,并通过坡度调节组件调节坡度还原真实步行环境,条形平台为患者提供真实跑道,进行真实的步行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尤其适于肌痉挛较重或姿势异常的情况,解决了训练形式单一问题,增加趣味性,提升了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平衡功能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运动技能,是指人体无论处于何种位置时通过抵抗破坏人体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一般认为,人体平衡的维持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1)正常的肌张力,能支撑自己并能抗重力运动,但却不会阻碍运动;2)正常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3)交互支配或交互抑制,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稳定,同时有选择性地运动身体其它部位;4)大脑的整合作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形成产生运动的方案;5)骨骼肌系统,能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以上各方面综合作用,使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能保持平衡;否则,人体就失去平衡,产生平衡功能障碍。人体出现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如卒中、骨质疏松、脑外伤、下肢损伤等疾病,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也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在公知的
,传统的网架可以给患者一定的支撑,从而使得患者在减重状态下能够站立、步行,对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减重机构,包括环形天轨、与所述环形天轨可滑动连接的减重机头、设置在所述减重机头上可调节高度的减重悬架、设置在所述减重悬架上供患者穿戴的减重马甲;/n慢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天轨一侧下方的条形平台、设置在所述环形天轨另一侧下方并与所述条形平台平行的条形跑带、设置在所述条形跑带上的传动组件和坡度调节组件;/n虚拟现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平台和所述条形跑带正前方的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的头部佩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重机构,包括环形天轨、与所述环形天轨可滑动连接的减重机头、设置在所述减重机头上可调节高度的减重悬架、设置在所述减重悬架上供患者穿戴的减重马甲;
慢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天轨一侧下方的条形平台、设置在所述环形天轨另一侧下方并与所述条形平台平行的条形跑带、设置在所述条形跑带上的传动组件和坡度调节组件;
虚拟现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平台和所述条形跑带正前方的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的头部佩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悬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重机头上的第一螺杆和螺母、通过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的套环、设置在所述套环上的四边形框架;所述减重马甲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跑带两端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以及与所述第一滚筒相连接的双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贤锴张莹莹郭凯杨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