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86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坐垫本体、连接轴和腰靠本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将坐垫本体放置在座椅上,使用者坐在坐垫本体上方时,通过远红外电极片发热对患者腰部及臀部进行红外热疗,同时设置有中药包,加热时挥发药性,增强疗效;然后可通过转动柱头将腰靠本体向后翻转,当使用者坐在坐垫本体上,通过复位弹簧的拉动,腰靠本体自然贴合人体腰部及臀部;震动按摩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靠本体内侧,腰靠背板固定在腰部脊椎处,侧面围板在弹性连接件带动下自然收紧,紧贴人体腰部两侧曲线,同时打开震动按摩带,对腰部进行震动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及窦椎神经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众所周知,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强大的压应力。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并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从多项临床数据证明,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驾驶汽车时,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可达0.5kPa/cm2,在踩离合器时压力可增加至1kPa/cm2,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者因过度负荷更易造成椎间盘退变,因在弯腰状态下,如果提20kg的重物,椎间盘内的压力可增加到30kPa/cm2以上。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平时的理疗保健分不开,但是现有的大型热疗装备较为固定,而小型的理疗带等功能性不强,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坐垫本体、连接轴和腰靠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承压板和远红外电极片,承压板上设置有硅胶垫层;所述硅胶垫层上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远红外电极片,远红外电极片连接至可充电电源;所述远红外电极片之间设置有中药包,远红外电极片上方设置有透气海绵层,透气海绵层外侧设置有亲肤层;所述承压板侧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转动柱头,转动柱头上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末端连接至承压板内侧;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腰靠本体,腰靠本体包括腰靠背板和侧面围板,腰靠背板两侧设置有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连接有侧面围板;所述腰靠背板及侧面围板外侧设置有硅胶套,硅胶套外侧设置有震动按摩带,震动按摩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靠本体内侧。优选的,所述可充电电源固定在硅胶垫层一侧,可充电电源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座。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远红外电极片同轴设置在硅胶垫层上方,硅胶垫层活动安装在承压板上;所述中药包为相同的环形结构,中药包间隔固定在相邻的远红外电极片之间。优选的,所述透气海绵层上方设置有对应于人体臀部曲线的弧形凸起,亲肤层包覆在透气海绵层及承压板外侧,形成坐垫本体;安装槽口处的亲肤层设置有锁边缝线,亲肤层侧边设置有拉链。优选的,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记忆弹簧和弹性拉轴,腰靠背板和侧面围板对应侧边设置有安装孔,弹性拉轴两端固定在安装孔上,弹性拉轴外侧套装有记忆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方便随时进行理疗,防止坐姿不正加重病症;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将坐垫本体放置在座椅上,使用者坐在坐垫本体上方时,通过远红外电极片发热对患者腰部及臀部进行红外热疗,同时设置有中药包,加热时挥发药性,增强疗效;然后可通过转动柱头将腰靠本体向后翻转,当使用者坐在坐垫本体上,通过复位弹簧的拉动,腰靠本体自然贴合人体腰部及臀部;震动按摩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靠本体内侧,腰靠背板固定在腰部脊椎处,侧面围板在弹性连接件带动下自然收紧,紧贴人体腰部两侧曲线,同时打开震动按摩带,对腰部进行震动按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腰靠本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垫本体;11、承压板;12、硅胶垫层;13、远红外电极片;14、中药包;15、可充电电源;16、透气海绵层;17、亲肤层;2、转动柱头;3、连接轴;4、复位弹簧;5、腰靠本体;51、腰靠背板;52、弹性连接件;53、侧面围板;54、硅胶套;6、震动按摩带;7、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包括坐垫本体1、连接轴3和腰靠本体5;所述坐垫本体1包括承压板11和远红外电极片13,承压板11上设置有硅胶垫层12;所述硅胶垫层12上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远红外电极片13,远红外电极片13连接至可充电电源15;所述远红外电极片13之间设置有中药包14,远红外电极片13上方设置有透气海绵层16,透气海绵层16外侧设置有亲肤层17;所述承压板11侧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转动柱头2,转动柱头2上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末端连接至承压板11内侧;所述连接轴3上安装有腰靠本体5,腰靠本体5包括腰靠背板51和侧面围板53,腰靠背板51两侧设置有弹性连接件52,弹性连接件52连接有侧面围板53;所述腰靠背板51及侧面围板53外侧设置有硅胶套54,硅胶套54外侧设置有震动按摩带6,震动按摩带6通过魔术贴7固定在腰靠本体5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可充电电源15固定在硅胶垫层12一侧,可充电电源15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座。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远红外电极片13同轴设置在硅胶垫层12上方,硅胶垫层12活动安装在承压板11上;所述中药包14为相同的环形结构,中药包14间隔固定在相邻的远红外电极片13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海绵层16上方设置有对应于人体臀部曲线的弧形凸起,亲肤层17包覆在透气海绵层16及承压板11外侧,形成坐垫本体1;安装槽口处的亲肤层设置有锁边缝线,亲肤层17侧边设置有拉链。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52包括记忆弹簧和弹性拉轴,腰靠背板51和侧面围板53对应侧边设置有安装孔,弹性拉轴两端固定在安装孔上,弹性拉轴外侧套装有记忆弹簧。工作原理:使用者使用本技术时,将坐垫本体1放置在座椅上,使用者坐在坐垫本体1上方时,通过远红外电极片13发热对患者腰部及臀部进行红外热疗,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连接轴(3)和腰靠本体(5);所述坐垫本体(1)包括承压板(11)和远红外电极片(13),承压板(11)上设置有硅胶垫层(12);所述硅胶垫层(12)上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远红外电极片(13),远红外电极片(13)连接至可充电电源(15);所述远红外电极片(13)之间设置有中药包(14),远红外电极片(13)上方设置有透气海绵层(16),透气海绵层(16)外侧设置有亲肤层(17);所述承压板(11)侧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转动柱头(2),转动柱头(2)上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末端连接至承压板(11)内侧;所述连接轴(3)上安装有腰靠本体(5),腰靠本体(5)包括腰靠背板(51)和侧面围板(53),腰靠背板(51)两侧设置有弹性连接件(52),弹性连接件(52)连接有侧面围板(53);所述腰靠背板(51)及侧面围板(53)外侧设置有硅胶套(54),硅胶套(54)外侧设置有震动按摩带(6),震动按摩带(6)通过魔术贴(7)固定在腰靠本体(5)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连接轴(3)和腰靠本体(5);所述坐垫本体(1)包括承压板(11)和远红外电极片(13),承压板(11)上设置有硅胶垫层(12);所述硅胶垫层(12)上方设置有环形结构的远红外电极片(13),远红外电极片(13)连接至可充电电源(15);所述远红外电极片(13)之间设置有中药包(14),远红外电极片(13)上方设置有透气海绵层(16),透气海绵层(16)外侧设置有亲肤层(17);所述承压板(11)侧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转动柱头(2),转动柱头(2)上连接有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内侧面设置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末端连接至承压板(11)内侧;所述连接轴(3)上安装有腰靠本体(5),腰靠本体(5)包括腰靠背板(51)和侧面围板(53),腰靠背板(51)两侧设置有弹性连接件(52),弹性连接件(52)连接有侧面围板(53);所述腰靠背板(51)及侧面围板(53)外侧设置有硅胶套(54),硅胶套(54)外侧设置有震动按摩带(6),震动按摩带(6)通过魔术贴(7)固定在腰靠本体(5)内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保医堂中医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