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涂药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6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涂药套件,包括涂抹棒、搅拌管;涂抹棒包括涂抹头、棒体、弹性气囊;涂抹头左端的外边角圆弧弧度设为2π/3,涂抹头右端外边角圆弧弧度设为π/3,涂抹头的右端粘接棒体,棒体内设有通孔,棒体的右端粘接粘接有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包括弹性气囊本体与连接部,搅拌管设为试管状,搅拌管底部边角设为圆弧状,且其圆弧的弧度与涂抹头的右端的外边角圆弧弧度相同;把涂抹棒的涂抹头做成外边角圆弧,通过在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棒体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和凹槽,并在其内放置有固定塞,棒体的尾端设有弹性气囊,通过手捏弹性气囊推动固定塞使硅胶套膨胀,使硅胶套得避免残留药物凸出再使用,避免药物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涂药套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搅拌涂药套件。
技术介绍
涂药器用于搅拌药物和涂药,现有的技术中涂药器包括搅拌管和涂抹棒,且涂抹棒使用棉签棒代替,但是使用棉签棒搅拌和涂药会将药物残留到棉签棒的头部,会造成浪费,特别是对于昂贵的艾拉光动力药剂而言。艾拉光动力药剂(学名盐酸氨酮戊酸散)调和搅拌后为糊状,价格非常昂贵,针对一个患者仅仅微量使用,一个产品包装是0.118克,若依然使用棉签棒搅拌和涂药,则会造成药物的很大浪费和使用支出的显著增高,在做艾拉光动力治疗时,仅仅需要在光照处均匀涂抹薄薄的一层,使用棉签会明显造成浪费,使用勺状物又会造成取药剂不方便且涂抹不均匀的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浪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搅拌涂药物,使用方便的同时节省药物,避免药物的浪费,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涂药套件,以使小剂量的昂贵药剂在搅拌后得到充分利用,在使用时可以均匀地涂抹在凹凸不平的体表患处,尤其是均匀地在体表的凹坑处涂抹一层药剂薄膜,操作方便而避免药物的浪费,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涂药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抹棒和搅拌管;所述涂抹棒由前端向后依次设有涂抹头、棒体和弹性气囊;所述涂抹头为中空的扁平状,涂抹头扁平面的外轮廓为外凸的平滑圆弧状,两侧圆弧弧度为2π/3~π,涂抹头端部的外轮廓圆弧弧度为π/2±50%;涂抹头的扁平面设有通气孔,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硅胶套的末端与涂抹头的末端外侧面、或与棒体的前端外侧面固定套接;所述棒体为管状,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通孔内后部固定嵌设有固定塞,固定塞内轴向设有连通固定塞两端的吹气孔,吹气孔内设有仅可向前方单向送气的吹气单向阀;在固定塞后方的棒体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的进气嘴,进气嘴内设有仅能向内进气的进气单向阀,固定塞前方的棒体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的排气嘴,排气嘴的外端设有可开启或封堵排气嘴的气嘴帽;所述弹性气囊为直径2~4cm的球状,具有挤压变形后自动恢复形状的弹性,弹性气囊与棒体的末端固定套接;所述搅拌管为透明玻璃的瓶底碗状或试管状,搅拌管的内侧壁平滑,底部边角设为圆弧状,弧度小于或等于涂抹头前端弧度,搅拌管的内径是涂抹头的外径的1~5倍。所述涂抹头的扁平面宽度为0.5~1.5cm,涂抹头的厚度为1.5~4mm。一种搅拌管的实施例为,所述搅拌管的内部中心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凸柱,凸柱与搅拌管的内侧壁围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轮廓与配套的涂抹棒的涂抹头前部轮廓形状一致。另一种搅拌管的实施例为,所述搅拌管为内侧壁圆柱状,内侧壁的直径与涂抹头的直径相当,底部圆弧的弧度与配套的涂抹棒的涂抹头前部弧度一致。优选地,所述硅胶套的厚度为0.6~2.5mm,硅胶套的外表面粗糙度小于1.6微米。优选地,所述棒体的中部设有向一侧8°~18°的弯曲,弯曲部位到前端的长度大于配套的所述搅拌管的深度。涂抹头的前端与涂抹头中部平滑过渡。优选地,涂抹头的前端与涂抹头中部平滑过渡。优选地,涂抹头的前端到棒体前端的距离为0.8~2.8cm。一种实施例为,涂抹头两侧最宽处向后保持与涂抹头的中轴线平行的直线轮廓。本技术把涂抹棒的涂抹头做成外边角圆弧,并与匹配的搅拌管大小、形状配套,使得取药方便,对于艾拉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搅拌药剂或其他用量少而昂贵的药剂而言,可以一次即取尽所搅拌的药物,通过在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棒体通过手捏弹性气囊推动固定塞使硅胶套膨胀,在凹凸不平部位体表时,可以按要求均匀地涂抹薄薄一层,不会造成药剂浪费,且可以一次操作即完美地完成取药和涂抹。本技术将涂抹棒做成外边角圆弧,搅拌管底部边角带圆弧且与涂抹棒的弧度一致,这样便于膏状药的搅拌,并能一次刮取干净。涂抹头设为外覆硅胶套的空心扁平结构,一方面便于拾取药剂,另一方面便于涂抹药剂。棒体内设有通孔和凹槽,凹槽另一端设有带单向阀的固定塞,可通过捏挤弹性气囊将弹性气囊内的气体推动到涂抹头,使涂抹头的硅胶套膨胀,使硅胶套表面残留的药物凸出,便于将涂抹头上残留的药物直接均匀地涂抹到体表的凹坑部位,使药剂得到完全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涂抹棒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搅拌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图1中B处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搅拌管、2-硅胶套、3-涂抹头、4-通气孔、5-棒体、6凹槽、7-弹性气囊、8-固定塞、9-通孔、10-气嘴帽、11-进气单向阀、12-排气嘴、13-涂抹棒、14-凸柱、15-环形槽、16-吹气单向阀、17-吹气孔、18-进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各实施例之间可以混合交叉选取使用,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述的搅拌涂药套件,包括涂抹棒13和搅拌管1;所述涂抹棒13起到对艾拉光动力药剂的搅拌和涂抹的作用,由于艾拉光动力药剂极为昂贵,使得对药剂的搅拌和涂抹使用时的充分利用更有意义。尤其是对于体表有凹坑的部位,常用的工具涂抹时难以涂抹上薄薄的一层,或者涂抹不到,或者填满凹坑,使得光照效果达不到要求。所述涂抹棒13由前端向后依次设有涂抹头3、棒体5和弹性气囊7。所述涂抹头3起到搅拌、拾取和涂抹的作用,涂抹头3为中空的扁平状,涂抹头3的厚度为1.5~4mm,可以同时起到搅拌和拾取的作用,涂抹头可以以合金、玻璃或硬质的木、塑料等材料制作,涂抹头扁平面的外轮廓边缘为平滑外凸的圆弧状,两侧圆弧弧度为2π/3~π,也即是涂抹头两侧的外凸圆弧较为平缓,极端情况是与涂抹头前端过度后的直线。而涂抹头两侧最宽处向后保持直线轮廓、且直线与涂抹头的中轴线平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涂抹头的两侧直线便于将搅拌管的侧壁药物轻松刮下,提高药物利用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涂抹头3端部的外轮廓圆弧弧度为π/2±50%,涂抹头前端弧度不宜过大,以便于大面积拾取残药。中空的涂抹头扁平面设有通气孔4,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2,所述硅胶套2的厚度为0.6~2.5mm,硅胶套的外表面粗糙度低于1.6微米,因此表面光滑完整,膏状的药剂难以残留。涂抹头一方面要便于从搅拌管内拾取药剂,另一方面需要便于涂抹药剂,涂抹头与搅拌管内壁弧度一致时最便于一次性将药剂全部拾取,涂抹时需要厚薄均匀地在患处表面涂抹一层,尤其是针对凹坑处的体表,不要直接填满,只需要薄薄地涂抹一层即可。由于药剂量非常小,一瓶盐酸氨酮戊酸散包装仅为0.118克,药剂只需一次操作即可拾取、涂抹到患处。硅胶套在涂抹时对皮肤的刺激较小,而扁平状的涂抹头可以从搅拌管内刮取药膏。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涂药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抹棒(13)和搅拌管(1);/n所述涂抹棒(13)由前端向后依次设有涂抹头(3)、棒体(5)和弹性气囊(7);/n所述涂抹头(3)为中空的扁平状,涂抹头扁平面的外轮廓为外凸的平滑圆弧状,两侧圆弧弧度为2π/3~π,涂抹头(3)端部的外轮廓圆弧弧度为π/2±50%;涂抹头的扁平面设有通气孔(4),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2),硅胶套的末端与涂抹头的末端外侧面、或与棒体的前端外侧面固定套接;/n所述棒体(5)为管状,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9),通孔内后部固定嵌设有固定塞(8),固定塞内轴向设有连通固定塞两端的吹气孔(17),吹气孔(17)内设有仅可向前方单向送气的吹气单向阀(16);/n在固定塞(8)后方的棒体(5)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9)的进气嘴(18),进气嘴内设有仅能向内进气的进气单向阀(11);固定塞(8)前方的棒体(5)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9)的排气嘴(12),排气嘴(12)的外端设有可开启或封堵排气嘴的气嘴帽(10);/n所述弹性气囊(7)为直径2~4cm的球状,具有挤压变形后自动恢复形状的弹性,弹性气囊(7)与棒体的末端固定套接;/n所述搅拌管(1)为透明玻璃的瓶底碗状或试管状,搅拌管(1)的内侧壁平滑,底部边角设为圆弧状,弧度小于或等于涂抹头前端弧度,搅拌管(1)的内径是涂抹头(3)的外径的1~5倍;/n所述涂抹头(3)的扁平面宽度为0.5~1.5cm,涂抹头(3)的厚度为1.5~4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涂药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抹棒(13)和搅拌管(1);
所述涂抹棒(13)由前端向后依次设有涂抹头(3)、棒体(5)和弹性气囊(7);
所述涂抹头(3)为中空的扁平状,涂抹头扁平面的外轮廓为外凸的平滑圆弧状,两侧圆弧弧度为2π/3~π,涂抹头(3)端部的外轮廓圆弧弧度为π/2±50%;涂抹头的扁平面设有通气孔(4),涂抹头外套有硅胶套(2),硅胶套的末端与涂抹头的末端外侧面、或与棒体的前端外侧面固定套接;
所述棒体(5)为管状,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通孔(9),通孔内后部固定嵌设有固定塞(8),固定塞内轴向设有连通固定塞两端的吹气孔(17),吹气孔(17)内设有仅可向前方单向送气的吹气单向阀(16);
在固定塞(8)后方的棒体(5)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9)的进气嘴(18),进气嘴内设有仅能向内进气的进气单向阀(11);固定塞(8)前方的棒体(5)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通孔(9)的排气嘴(12),排气嘴(12)的外端设有可开启或封堵排气嘴的气嘴帽(10);
所述弹性气囊(7)为直径2~4cm的球状,具有挤压变形后自动恢复形状的弹性,弹性气囊(7)与棒体的末端固定套接;
所述搅拌管(1)为透明玻璃的瓶底碗状或试管状,搅拌管(1)的内侧壁平滑,底部边角设为圆弧状,弧度小于或等于涂抹头前端弧度,搅拌管(1)的内径是涂抹头(3)的外径的1~5倍;
所述涂抹头(3)的扁平面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敏程芳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