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静专利>正文

移动式冲洗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3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冲洗托架,包括盛液盆、导流件、收集桶及底座箱;盛液盆设有用于盛装污液的内腔,盛液盆的顶部边沿覆盖有柔性支撑层;盛液盆的底端由一固定支撑杆和一长度可调的可调式支撑杆支撑;内腔底部设有漏液孔,导流件连接于盛液盆且用于将从漏液孔流出的污液导流至收集桶内;固定支撑杆及可调式支撑杆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顶部,收集桶置于底座箱内;底座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移动轮,移动轮上连接有用于使移动轮制动的制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收集伤口冲洗时流下的污液,且可在冲洗时对人体相关部位进行支撑,让人体能够保持较为舒服的姿势,提高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冲洗托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冲洗托架。
技术介绍
人们受伤时需要对伤口进行冲洗处理,目前,在使用消毒液消毒冲洗时需要用污物盘接下污液,稍有不慎,污液就会四下溅开,污染周围环境,伤口消毒后的污液带有细菌,极易感染其他人员,存在二重感染的危险。此外,在冲洗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支撑设备,所需要保持的姿势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极易感到疲劳和引起身体疼痛,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冲洗托架,能够有效收集伤口冲洗时流下的污液,且可在冲洗时对人体相关部位进行支撑,让人体能够保持较为舒服的姿势,提高使用舒适度。本技术的移动式冲洗托架,包括盛液盆、导流件、收集桶及底座箱;所述盛液盆设有用于盛装污液的内腔,所述盛液盆的顶部边沿覆盖有柔性支撑层;所述盛液盆的底端由一固定支撑杆和一长度可调的可调式支撑杆支撑;所述内腔底部设有漏液孔,所述导流件连接于盛液盆且用于将从漏液孔流出的污液导流至收集桶内;所述固定支撑杆及可调式支撑杆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顶部,所述收集桶置于底座箱内;所述底座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连接有用于使移动轮制动的制动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腔中设有下凹的曲面,所述漏液孔设在曲面的最低点位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支撑层为厚度在10mm-15mm的硅胶层。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式支撑杆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外的外杆及穿过外杆的锁紧螺钉,所述内杆可沿外杆的轴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定位;所述内杆与盛液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铰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件为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与漏液孔相连、下端伸至收集桶内。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位于盛液盆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与盛液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漏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移动式冲洗托架还包括一底座箱,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顶部,所述收集桶置于底座箱内。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移动式冲洗托架,使用时,人体的手臂、腿部等部位可放置在柔性支撑层上,使伤口正对盛液盆的上开口,然后在上开口处对伤口进行消毒冲洗,消毒后的污液首先流入盛液盆的内腔,然后通过漏液孔和导流件流至收集桶内,从而能够有效收集污液,且可在冲洗时对患者相关部位进行支撑,加上可调式支撑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节盛液盆的倾斜度和支撑高度,让人体能够保持较为舒服的姿势,降低了冲洗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式冲洗托架,包括盛液盆1、导流件3、收集桶4及底座箱7;所述盛液盆1设有用于盛装污液的内腔11和上开口,所述盛液盆1的顶部边沿覆盖有柔性支撑层5;所述盛液盆1的底端由由一固定支撑杆8和一长度可调的可调式支撑杆2支撑;所述内腔11底部设有漏液孔6,所述导流件3连接于盛液盆1且用于将从漏液孔6流出的污液导流至收集桶4内;所述可调式支撑杆2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7顶部,所述收集桶4置于底座箱7内;底座箱7将盛液盆1、固定支撑杆8、可调式支撑杆2及收集桶4连接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托架的整体性,便于使用;固定支撑杆8的长度固定,可调式支撑杆2的长度则可调节。所述底座箱7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移动轮71,便于底座箱7的移动,所述移动轮71上还连接有用于使移动轮71制动的制动器72,从而便于底座箱7的定位;底座箱7的一侧壁上可开设侧盖口,底座箱上合页连接有与侧盖口相匹配的侧盖,所述侧盖与底座箱之间连接有卡扣,侧盖打开后即可放入或者取出收集桶4;同时侧盖上可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上固定连接有透明亚克力玻璃板,便于对收集桶进行观察。柔性支撑层5例如可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其可全面覆盖在盛液盆1的口部,也可部分设在盛液盆1的口部;盛液盆1通过导流件3与收集桶4连通,在位置上只需保证盛液盆1位于收集桶4上方即可实现;导流件3可为板式或者管式结构,能实现导流即可;使用时,人体的手臂、腿部等部位可放置在柔性支撑层5上,使伤口正对盛液盆1的上开口,然后在上开口处对伤口进行消毒冲洗,消毒后的污液首先流入盛液盆1的内腔11,然后通过漏液孔6和导流件3流至收集桶4内,从而能够有效收集污液,且可在冲洗时对人体相关部位进行支撑,加上可调式支撑杆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节盛液盆1的倾斜度及一定范围内的高度,让人体能够保持较为舒服的姿势,降低了冲洗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腔11中设有下凹的曲面12,所述漏液孔6设在曲面12的最低点位置;曲面12例如可为球面,有利于促进内腔11中污液的流动,便于将污液导至漏液孔,防止污液长时间滞留;优选地,漏液孔6设在内腔11的一侧,此时曲面12为圆滑的下凹面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支撑层5为厚度在10mm-15mm的硅胶层,硅胶的柔软度高,且便于清洗。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支撑杆2包括内杆21、套设在内杆21外的外杆22及穿过外杆22的锁紧螺钉23,所述内杆21可沿外杆22的轴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钉23进行定位;内杆21的顶端与盛液盆1底部相连,通过调节内杆21的伸出度即可调节可调式支撑杆2的整体长度,从而改变盛液盆1的倾斜角度;在内杆21上可设置若干高度不一的定位孔,锁紧螺钉23可通过插入至不同的定位孔中而锁定内杆21,当然在不设置定位孔的情况下锁紧螺钉23也可通过挤压内杆21而实现锁定;内杆21与盛液盆1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4相铰接;当可调式支撑杆2的长度与固定支撑杆8的长度不一致时,由于内杆21与盛液盆1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4相铰接,盛液盆1则为倾斜于水平面的状态,从而便于对人体部位进行适应,提高托架的通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3为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上端与漏液孔6相连、下端伸至收集桶4内;导流管可为塑料波纹管,从而便于调节其位置度和长度;所述导流管位于盛液盆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1,可防止导流管的堵塞;且所述导流管与盛液盆1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漏圈32,防止造成污液的泄漏。最后说明的是,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冲洗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盆、导流件、收集桶及底座箱;所述盛液盆设有用于盛装污液的内腔,所述盛液盆的顶部边沿覆盖有柔性支撑层;所述盛液盆的底端由一固定支撑杆和一长度可调的可调式支撑杆支撑;所述内腔底部设有漏液孔,所述导流件连接于盛液盆且用于将从漏液孔流出的污液导流至收集桶内;所述固定支撑杆及可调式支撑杆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顶部,所述收集桶置于底座箱内;所述底座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连接有用于使移动轮制动的制动器;所述可调式支撑杆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外的外杆及穿过外杆的锁紧螺钉,所述内杆可沿外杆的轴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定位;所述内杆与盛液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冲洗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液盆、导流件、收集桶及底座箱;所述盛液盆设有用于盛装污液的内腔,所述盛液盆的顶部边沿覆盖有柔性支撑层;所述盛液盆的底端由一固定支撑杆和一长度可调的可调式支撑杆支撑;所述内腔底部设有漏液孔,所述导流件连接于盛液盆且用于将从漏液孔流出的污液导流至收集桶内;所述固定支撑杆及可调式支撑杆的下端固定于底座箱顶部,所述收集桶置于底座箱内;所述底座箱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连接有用于使移动轮制动的制动器;所述可调式支撑杆包括内杆、套设在内杆外的外杆及穿过外杆的锁紧螺钉,所述内杆可沿外杆的轴向移动并通过锁紧螺钉进行定位;所述内杆与盛液盆之间通过第一转轴相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静王俊俨刘山平
申请(专利权)人:唐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