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孔鼻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0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孔鼻导管,包括,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孔和第二组孔,所述第一组孔包括第一左连接孔和第一右连接孔,所述第二组孔包括第二左连接孔和第二右连接孔,所述第一左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与第二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导气组件,包括第一鼻塞管、第二鼻塞管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与所述第一组孔和所述第二组孔任一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组孔与所述第二组孔设于所述第一导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孔鼻导管提供了两个鼻塞管可以拆卸以选择不同间距,选择较大的间距可有效地避免插入鼻塞管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鼻中隔的接触,减少对患者鼻中隔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孔鼻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孔鼻导管。
技术介绍
鼻中隔位于左右鼻腔之间,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表面被覆黏膜。正常人的鼻中隔很少完全正中,多数稍有偏曲,分隔两侧鼻腔、居于鼻腔正中部位的隔板。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软骨膜和骨膜外覆有黏膜。吸氧即吸入氧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氧疗主要是缓解缺氧的一种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鼻导管吸氧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婴幼儿患有鼻中隔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及先天鼻中隔疾病,且需要吸氧治疗时,插入鼻中的两个导管(鼻塞管)其间隔长度固定,相对于鼻中隔有疾病的患者,其间隔较小,虽然导管为软塑料,但在导管插入鼻中的过程中仍然容易损伤婴幼儿脆弱的鼻中隔,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鼻导管对鼻中隔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两个鼻塞管有不同间距的双孔鼻导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孔鼻导管,包括,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孔和第二组孔,所述第一组孔包括第一左连接孔和第一右连接孔,所述第二组孔包括第二左连接孔和第二右连接孔,所述第一左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与第二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导气组件,包括第一鼻塞管、第二鼻塞管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鼻塞管和所述第二鼻塞管与所述第一组孔和所述第二组孔任一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组孔与所述第二组孔设于所述第一导管上。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鼻塞管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第一鼻塞管底部,所述第二鼻塞管与所述第一鼻塞管完全相同。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鼻塞管还包括褶皱部,所述褶皱部设于所述第一鼻塞管中部,所述褶皱部能够拉伸。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鼻塞管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鼻塞管顶部,所述凸起为半球形,其上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组孔和第四组孔,所述第三组孔包括第三左连接孔和第三右连接孔,所述第四组孔包括第四左连接孔和第四右连接孔,所述第三左连接孔和第三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四左连接孔和第四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与第二右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左连接孔包括卡扣孔,所述卡扣孔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内,所述卡扣孔与所述卡扣件扣合,所述第一右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完全相同。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气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贯穿于所述第一导管内,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4组导气孔,每组所述导气孔有2个,每组所述导气孔之间的间距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孔、第二组孔、第三组孔和第四组孔的连接孔间距对应。作为本技术所述双孔鼻导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包括凹槽,所述凹槽有4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管一侧内边缘,所述第二导管包括凸块,所述凸块有4个,与所述凹槽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双孔鼻导管提供了两个鼻塞管可以拆卸以选择不同间距,选择较大的间距可有效地避免插入鼻塞管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鼻中隔的接触,减少对患者鼻中隔的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一鼻塞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一组孔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一鼻塞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一鼻塞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二导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一导管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第二导管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双孔鼻导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双孔鼻导管,包括连接组件100和导气组件200,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组孔101和第二组孔102,第一组孔101包括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第二组孔102包括第二左连接孔102a和第二右连接孔102b,第一左连接孔101a与第一右连接孔101b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左连接孔102a与第二右连接孔102b之间的间距;导气组件200包括第一鼻塞管201、第二鼻塞管202和第一导管203,第一鼻塞管201和第二鼻塞管202与第一组孔101和第二组孔102任一可拆卸连接,第一组孔101与第二组孔102设于第一导管20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组孔101由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构成,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左右并排设置,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其形状为中间贯穿的圆筒,用于连接第一鼻塞管201和第二鼻塞管202,即第一左连接孔101a与第一鼻塞管201连接,第一右连接孔101b与第二鼻塞管202连接。第二组孔102其结构和形状与第一组孔完全相同,与第一组孔101唯一的区别就是两个左右连接孔的间距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左连接孔101a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孔鼻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组孔(101)和第二组孔(102),所述第一组孔(101)包括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所述第二组孔(102)包括第二左连接孔(102a)和第二右连接孔(102b),所述第一左连接孔(101a)与所述第一右连接孔(101b)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102a)与第二右连接孔(102b)之间的间距;/n导气组件(200),包括第一鼻塞管(201)、第二鼻塞管(202)和第一导管(203),所述第一鼻塞管(201)和所述第二鼻塞管(202)与所述第一组孔(101)和所述第二组孔(102)任一连接,所述第一组孔(101)与所述第二组孔(102)设于所述第一导管(20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孔鼻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组孔(101)和第二组孔(102),所述第一组孔(101)包括第一左连接孔(101a)和第一右连接孔(101b),所述第二组孔(102)包括第二左连接孔(102a)和第二右连接孔(102b),所述第一左连接孔(101a)与所述第一右连接孔(101b)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左连接孔(102a)与第二右连接孔(102b)之间的间距;
导气组件(200),包括第一鼻塞管(201)、第二鼻塞管(202)和第一导管(203),所述第一鼻塞管(201)和所述第二鼻塞管(202)与所述第一组孔(101)和所述第二组孔(102)任一连接,所述第一组孔(101)与所述第二组孔(102)设于所述第一导管(20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孔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塞管(201)包括卡扣件(201a),所述卡扣件(201a)设于所述第一鼻塞管(201)底部,所述第二鼻塞管(202)与所述第一鼻塞管(201)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孔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101a)包括卡扣孔(101a-1),所述卡扣孔(101a-1)设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101a)内,所述卡扣孔(101a-1)与所述卡扣件(201a)扣合,所述第一右连接孔(101b)与所述第一左连接孔(101a)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孔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鼻塞管(201)还包括褶皱部(201b),所述褶皱部(201b)设于所述第一鼻塞管(201)中部,所述褶皱部(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韦艳飞陈庆玲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